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4-12-26 16:26达瓦罗布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达瓦罗布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不单单是认字,还要理解词义,解答习题,增强技能训练。”因此,语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13-01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身特点以及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展开联想和思考,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入导向,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跨越障碍,实现学习的最优化,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会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学好小学语文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将会对学习大有帮助,将会有源源不断的精力和不竭的动力,以百倍的热情投入进去。因为兴趣是激发人们获取知识、主动探索的最直接因素,一旦有了饱满的学习热情,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渴求知识,希望了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由于兴趣的带动,任何困难和艰苦也都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学习路上随时可以跨越而过的栏杆。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由于他们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的特点,很容易对陌生的事物产生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兴趣为主,为他们创设乐学的环境和氛围,对于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多媒体教学以其包容量大、调动感官比较多的优越性,一直为广大师生所青睐。而多媒体教学也是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一大法宝。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他们有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无法想象的事情,光靠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声、色、光、影多种功效合一的优势,将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加以整合。当饱含着教师深情的创意作品在讲台上呈现的时候,学生会非常高兴。他们用视觉、听觉游览了美丽的景色,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深入其中,不但为新学期开了个好头,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实现“本质”的转变

只有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对语文产生兴趣了,他们才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通过实践我们也发现,小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先天性的聪明和后天的勤奋,而在于他们能否去主动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在小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十分重要,这是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

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学习,我坚持让学生进行自由式学习,让他们主动去看、读、想、说,让他们敢于想,敢于发问,敢于回答,不拘泥于课本内容,让他们首先树立敢于发言、敢于质疑的信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为了让这个好习惯能够长久的巩固下去,要求每一位学生书包里都要时刻装着字典、词典,有不懂的地方就要随时去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会让学生印象深刻,会深深地烙在脑海中,也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优势。

三、以“疑”带“思”,多想多动脑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带动大脑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方法得当,将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好的开发,从而激活一节课,不但能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学习,同时也为他们的思维拓展进行了有力的铺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以疑带思,通过疑问促进大脑的运转,形成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回答问题。这同时也需要教师对课文中的关键部分和重点进行提炼,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更好地理解课文,抓住中心思想,找准重点难点,凸显自己课堂主人的位置。为了让学生多进行思考,我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与练习之中,通过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传递爱国热情,传递正能量,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四、扩大阅读,开阔眼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读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在读的过程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产生思想的交汇。读分很多种,如阅读、朗读、默读、速读等等,都是读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去体味作品的主旨,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优美词句的魅力。

为了培养学生对“读”的兴趣,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强化他们对语文的喜爱。因为阅读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有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是小学生都比较好动,难以安静下来,要让他们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读书,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兴趣朗读。基于此种情况,在课堂上要经常安排学生进行朗读。有的时候是一个学生进行朗读,其他学生聆听,有的时候是大家一起朗读。经过这样的练习,有的学生出口成章;有的学生将知识引用到写作中来,为作文增辉添彩。更多的学生由于读书的原因,变得胸有成竹,好像汲取了养分的小树,变得茁壮而挺拔。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课堂教学告别了过去呆板枯燥、乏味无趣的模式。当然还有一些不足,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不断开拓与奋进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彦.小学语文有效整合方法[J].教师,2010

[2]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青年教师,2007

[3] 刘明新.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四川教育,200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