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14-12-26 18:39王永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新课主体性学生

王永红

摘  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升温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导入新课时就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导入新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新课;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67-01

不少教师在上课伊始,导入新课时就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上课初期就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被动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而慢慢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之后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导入新课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导入新课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期为教师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想在上课伊始就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保持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顺畅,教师就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就要具有与学生平等的角色意识,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一进入课堂,教师就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的拘谨心态。同时,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的学习活动时,要照顾到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不能一开始就把学生问倒了,一开始就把学生难住了。学生一开头就碰了壁,要让他再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积极让学生参与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中来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情绪饱满的状态,整堂课能始终保持一种亢奋状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用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唤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迅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巧设悬念,使学生处于始终亢奋的状态之中,使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

猜谜语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而导入新课。如袁晓君老师上《青蛙》一课,先让学生猜青蛙的谜语,当学生猜对时,老师在黑板上画青蛙简笔画并板书课题“青蛙”。这样的导入自然有趣,既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处于始终亢奋的状态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师力求做到“课伊始,就有情”

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是决定一堂课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课始就对课文产生极大的热情或对这节课的学习方式产生莫大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学习,学生才能在课堂中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1、让学生一下子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我们要善于在课文与学生中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文。这样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会促进教与学。

2、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感情。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不贴近,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无法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为此,在导入新课初期,可以为学生创设有关课文内容的情景,诱发学生的感情,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景,促进有效教学的形成。例如,孙双金老师在教《春望》一诗时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课件出示《春望》全诗)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叛军攻入长安城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都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来到长安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接着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孙老师用短短的几句话作为导语,却震撼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同时在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很快进入诗情诗境。

四、教师要用美妙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渲染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一上课就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学习、去参与,教师就要有激情,就要采用美妙的教学语言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四射的教学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课中享受到乐趣,进而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无边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的导入,使学生进入到教师用语言营造的课堂气氛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性,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新课导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要想顺利开展好每一堂课,教师就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或者辅之相应的动作巧妙地引入新课,要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时刻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积极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瑞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内蒙古教育,2003:09.

[2] 安志平.导入新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软件:教学,2014:3.

[3] 孟永霞.浅谈语文教学导入新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成功(教育),2011:06.

猜你喜欢
新课主体性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