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初探

2014-12-26 19:32赵海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培养问题语文

赵海蓉

摘  要:思维起源于疑问,有了问题才有思考的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倍受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策略,带着问题下课等方面来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

关键词:语文;问题;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89-01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而且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并运用合作等等的学习方式共同的探讨疑问。由此可见新课标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随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广大老师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了,不少老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很简单,看到不懂的问题总是爱问。爱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喜欢问一问,甚至问的很天真,这让很多的老师或者家长产生不耐烦的心理,要么不屑一顾有,要么搪塞一下,这样的做法很不妥,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也扼杀了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事实上,疑问是打开科学知识大门的钥匙,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也不能随意的批评他们,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并要用和蔼的态度,微笑的表情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从而让学生大胆的提问。

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上的真正的主人。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老师都要认真的倾听,即使提出的问题很幼稚,也不能嘲笑,要挖掘其闪光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学生有了提问的积极性后,就会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老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争取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是比较疑难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尽最大努力让学生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每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后,内心是十分喜悦的,这种成功的喜悦体会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就高了。因此,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地位突显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策略

1、找关键。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比如在进行《草船借箭》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问:谁要借箭?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么借箭?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2、揭中心。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由此引导学生提问:诸葛亮算准了什么而敢于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借箭?从神机妙算这个词语中看出了什么?

3、找矛盾。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中有焦急一词,又有耐心一词,让人听起来有矛盾。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矛盾,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而焦急?又为什么能耐心?

4、词语比较。分析课文语句,看看哪些用词可以替换的,然后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课文里用的是这个词语。比如,《荷花》这篇课文里有这样的语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有冒出来一词,能不能用其他词语替换呢?不少学生说,这里可以用长出来。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长出来?用冒出来一词,有什么好处?

四、带着问题下课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习惯于将所有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如果把问题留到课后去解决,就会被认为是上课失败,不是好课。其实,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是满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假如将某些问题留给学生用课后时间思考,会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进而促进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再思考、再分析,而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会产生新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使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里,学生会不得不思考的,从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媒体有很强大的模拟功能,能轻而易举的模拟各种社会场景与自然景观,比如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找到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能一厢情愿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将所有问题都由自己解决,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方林《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现代教育论丛

[2] 王情懿《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中国远程教育

[3] 张建伟《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思考》中小学电教

猜你喜欢
培养问题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