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教育问题

2014-12-26 20:10周书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行为心理教育

周书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离婚率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就初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从心理、行为、社会问题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心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05-02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在一个现实家庭生活之中,父亲和母亲当中的一方缺失的家庭。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中国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但是,伴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女的数量急骤上升。毋容置疑,单亲子女其思想、学习、性格甚至健康都有别于正常家庭子女,带有极大的特殊性。这个事实,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新课题——如何教育单亲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本文选择初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群体在教育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初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随着初中生身心的发展,心理更加敏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然而,作为微观环境中对人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家庭环境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对初中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实际工作中的调查了解情况看,学生在心理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心理情感的自我封闭。家庭的变故,使这些子女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及对环境的不满怨愤。这些情绪容易导致他们心理意识上的自我封闭,他们不愿与人交往,有什么问题都放在心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同学难以建立较好友谊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这种不良情感会逐渐积累,导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碍。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她)们基本上都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觉得自己处在孤独的世界当中。这样的心理必然导致无法与人有效地沟通。严重的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轻生。

2、单亲家庭的子女比其他正常家庭环境的子女更加叛逆。首先是对教育的抵触心理。在家庭的教育上,他们大多数会认为父母的行为对他们不公平,因而他们对父亲或母亲的许多方面的言行都存在抵制或反叛的心理,对父亲或母亲的教导不愿接受。有时还可能表现得很激烈,甚至于为一些小的争端而离家出走等。对学校里的许多教育也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其次,这种叛逆还表现在不守规则或无规则意识。在集体中不愿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我行我素,或故意在集体中制造一些混乱,心理上就感觉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而对于别人的劝阻不加理会甚至对抗,进而引起更大程度上上的反叛行为。

3、发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强烈的自卑感也是这一群体问题的之一。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家庭发生改变,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于是他们的心理的那种自卑感就会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往消极方向思考,在学业上表现为缺乏上进心。从所了解学生的来看,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都处于中下的水平,而学习比较好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却较少,并且他们的成绩的取得明显伴随着压抑感和艰难的努力。自卑感还让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不敢提问,长期积累将会造成沟通障碍。

二、由于心理上的刺激,或缺乏良性引导,导致行为上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1、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其他同龄人来说更易于染上不良习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根据直接和间接的调查,大部分的单亲家庭子女都有许多通宵达旦上网的经历,比健全家庭子女比例高得多。除此之外,抽烟、喝酒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长期的有效的家庭管理,更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交。“‘群体动力学”代表人物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人的行为是个人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①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本身就存在着比较强的叛逆思想,又处在初中这样一个思想不成熟的阶段,对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的种种行为,认为与众不同,很容易被诱惑,从而去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结交,甚至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称兄道弟,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拉帮结派,并有意无意之中把这些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带入校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学习气氛带来消极影响。

3、单亲家庭子女的组织纪律性更为松散。在课堂学习上,存在着有意无意的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比如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与其他同学讲话聊天。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不关心讲课的内容。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之中,不愿遵守集体纪律,组织纪律性十分淡薄,他们喜欢我行我素,散漫自由。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有的不愿接受,不以为然;有的虽愿意接受,但是长期散漫自由的习惯已经养成,又缺乏毅力,难以改变。在生活之中,亦由于经常触犯一些既定的规则,发生许多冲突。

三、单亲家庭子女许多问题的形成、积累还会造成某些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许多方面:首先,不利于社会对个人提出的社会化要求,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单亲家庭情况影响到这些青少年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也影响到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目标。而任何社会都向其全体成员提出需要遵从的行为准则和方式,单亲家庭产生的问题也影响到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问题还表现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不足。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家庭来进行的,某些成员角色的缺失,以及角色教育的不足,会导致性别角色的混乱。

其次,产生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它包括三种:第一种是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社会规范的行为。把头发染成各种

颜色,整理一些奇型怪状的发型,违背了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也有违作为学生的教育行为规范。第二种是违章行为,这种行为虽然不象违法行为那样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但对实际的社会生活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就如与社会上的人拉帮结派,聚众闹事,在公共场所违反社会秩序等。

参考文献:

[1] 曹建平等《现代心理学》新华出版社,1999.1

[2]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

[3] 陈秋荣等《现代教育学》新华出版社,1999.1

[4] 张学曾《道德概论》海河大学出版社,1999.1

猜你喜欢
行为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