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4-12-26 20:25次仁达瓦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次仁达瓦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11-01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能力真正有所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就有动力。反之,如果学生情感上就不喜欢、甚至厌烦学习,那么就算外界再对他进行帮助,也是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让学生放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同学之间友爱互助,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情感因素一定能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肯定高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观点、新材料的学习,他们在学习以前是不知不懂的,学后就能理解并充分运用的内容。可以说,学生的知识增长、智慧发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学的心理效应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所以,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

3、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小学生还很幼稚,还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所以,他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不高,非常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时、学生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时、需要总结概括知识要点时,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有效的教学过程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具有差异性特点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我能学好”的自信心,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4、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情境、熟知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在创造生活情境时要注意:一方面,生活情境的选取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情境的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就算是特别好的设计,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必须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情境,比如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学生熟悉的素材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情境创造,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教师创造的情境要比较简单、明确,不要繁复、啰嗦,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

二、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要创造的情境一定要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学生乐于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2、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和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关系、气氛中,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教师针对相关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学生或者小声讨论,或者高声辩论,争相举手,大胆发言,仔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们独具个性的发言,或肯定、赞扬,或让学生再多多考虑。总之,教师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多肯定、多鼓励,上好小学数学课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要多肯定、多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实行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来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讲、敢做,从而上好数学课。

总之,只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紧抓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杜沼讯.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2] 龚庆云.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