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牛津英语阅读课教学浅见

2014-12-26 20:37李续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

李续红

摘  要:语言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为阅读与交流服务,因此,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要点与基本环节,是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牛津英语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对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行了探索与优化,本文试图就这一方面谈点个人的拙见,以期对初中牛津英语的阅读教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牛津英语;阅读教学;基本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16-01

语言教学其主要宗旨在于为阅读与交流服务,因此,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人想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企盼得到同仁们的指教。

一、初中牛津英语阅读课的总体要求

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采用课文整体化教学,运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既侧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又重视文章结构的分析;尽可能多地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二、初中牛津英语阅读课的基本环节与做法

初中牛津英语阅读课的基本环节分为:读前,读中,读后和作业布置。

1、读前

主要为单词和词组的导入,导入内容要尽可能选择学生所熟悉或了解的内容,以便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通过建立或激活学生的已有相关知识,初步感知阅读内容,为正式阅读做好准备。导入要做到自然、简洁,避免生硬、复杂。要防止喧宾夺主。

主要方法有:

(1)生活话题导入法:所选话题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焦点问题与阅读内容,尽可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

(2)背景介绍导入法:要以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为主,目的在于扩展学生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扫清学生阅读和理解中的障碍。

(3)头脑风暴导入法:既要注意激活学生的已有词汇积累,又要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4)音像播放导入法:所选音像材料尽可能生动,要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并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中

主要分为快读、细读和研究性阅读。下面介绍三种阅读方法的具体运用。

(1)快速阅读要求整体理解所读语篇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有关信息的能力。如运用跳读、寻读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文体设计不同的阅读目标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之前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要求,并规定阅读的时间。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比较复杂的任务或者活动,老师最好给出一至两个示范。常用方法有;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引导学生运用跳读的方法,对阅读材料的大意进行概括或推断;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主旨句;指导学生善于判断、发现每个段落主旨句的位置;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层次划分,这项任务对于理解篇章结构,故事发展情节和作者思路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细节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捕捉具体信息及重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语篇中细节的理解。结合阅读材料不同段落或层次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培养学生对信息搜索、归纳、概括等简单处理能力。常见方法有:问题导读(可以给学生提供yes-no问题或者wh-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文中寻找相关答案);归纳阅读(指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信息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提炼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排序阅读(一些阅读材料中有叙述比较复杂的事件,可要求学生对已经打乱顺序的事件结合对课文的快速阅读重新进行排序,从而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

(3)研习性阅读是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究和理解。如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以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的目的。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和比较典型的语言研习材料。常用方法有: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要交给学生猜测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同义词、反义词、同位语、插入语以及相关的构词法知识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进行猜测);对精彩段落结构的赏析(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所赏析段落的精彩之处,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看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文章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文中的事实或细节、作者的语气等,分析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寓意,属于深层理解)。

3、读后

读后任务体现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可设计口头或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运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常见方法及要求:找出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给出话题,通过小组讨论,然后进行课堂展示;同座位之间对文章内容进行问答活动;采访教师指定或设置话题,同座位或小组之间进行采访,准备后进行现场演示;分角色表演,引导学生针对戏剧剧本或其它文体中相关的情节分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对文中的情节和语言进行改编等。

4、作业布置

这是一堂完整的阅读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目的是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和自己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反思;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课下作业或练习,用来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和发展相关能力。常见的作业有(1)讨论(就文章中的某个或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进一步的讨论);(2)课文复述(要求学生根据课上归纳的内容、图表或关键词复述文章的某一部分或整篇课文);(3)扩展性阅读(要求学生在课后寻找相关话题的文章进行扩展性阅读,或给学生印发相关阅读材料);(4)课上未完成的其它练习;(5)教师设计需要在课后完成的任务。

猜你喜欢
初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