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4-12-26 20:56罗仁周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

罗仁周

摘  要: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让学生亲近文字、走进文本,成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24-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性教学的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与阅读能力。

一、确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出发,遵循初中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从而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因此,阅读教学前,先要指导学生有明确的阅读目标。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可以以一个月或一周甚至一篇文章作为基本单元。近期目标应与具体学习内容结合起来,配合课堂文本解读,补充必要的额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起到真正读有所用的效果。而远期目标一般以每学年作为一个层次,远期目标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让学生明白这一学年主要在哪些方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阅读哪些文体的文章。

二、教给学生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精读和略读。精读要求完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略读只求浏览大意,捕捉关键信息,是一种囫囵吞枣式的读书方法;2、朗读和默读;3、诵读和浏览。

初中的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时应针对不同的文章有重点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要根据各种阅读方法的特点和不同的文体,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在此我主要谈谈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通过朗读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运用略读,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通过浏览,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揣摩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精读和略读,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了解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技巧。如课文《老王》中的老王给我送冰、车费减半、送香油鸡蛋这几件事,表现出老王是一个朴实、善良、乐于帮助别人、懂得感恩的人;同时从文章的人物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可怜的人,例如:“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再如《藤野先生》中的外貌描写:“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着笔虽然不多,但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形象。

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语感、丰富积累、学会阅读,达到阅读成瘾的境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三、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多种形式的阅读,以“真阅读”替换“假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在有效的语文课堂里,朗读应贯穿始终。在教学中,教师们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要综合运用,通过浏览迅速选择阅读材料,通过略读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通过精读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例如:文言文教学主体设计基本环节(《孙权劝学》):一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二读,读出语气,培养语感;三读,读出情感,理解文意;四读,品读文句,体会内涵;五读,背读课文,积累词句。再如:文学记叙类教学的环节(《春》):一、美读——基础环节;二、悟读——理解环节;三、赏读——深层理解;四、写读——进层体验。诗歌教学主体设计基本环节(《黄河颂》):一、自由诵读,初步体会;二、指导诵读,把握节奏;三、想像诵读,进入意境;四、理解诵读,领悟内涵;五、品味诵读,体会韵味;六、汇报诵读,表达情感。此外,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整体性阅读”、“寻找性阅读”、“浏览性阅读”、“鉴别性阅读”、“筛选性阅读”等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地探索和运用。

以“真阅读”替换“假阅读”。阅读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课文所传达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真阅读首先是真实体验,体验首先是感知,没有感知就没有感悟,当然就没有体验;“真阅读”呼唤“共鸣”,体现“有我阅读”。真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真阅读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真阅读能够从容教师教学;不是为了教案,不是为了预设,而是在生成的精彩中提升课堂的魅力。有学生的参与才有调控;有生成才能有调控。没有真阅读的课堂是最不“人道”的课堂!“真阅读”才有生命的参与,才有生命的感动,才有课堂的生机。

四、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多样化、多侧面、多形式的阅读作业更能够改善学生的阅读心态,更能影响其阅读行为,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作业形式:

1、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诗歌、读新闻、讲故事、说笑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读书手抄报的活动。读书剪报要求选择报纸杂志上的精彩文章,我要求学生要加上自己的评语,或者写明推荐理由,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可按照内容设计不同的栏目,并进行排版和美术设计。

3、结合阅读课,完成每学期的名著阅读任务。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我要求学生精读一本、略读一本。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原著,收集、整理与原著相关的资料,并根据相关资料,完成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4、要求写日记或周记。在阅读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与体验,将其形成文字。倡导学生做的一项阅读作业就是写日记或周记。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设计为学生终生的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观照自身的教学实际行动,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