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双重指向

2014-12-26 21:30张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张敏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下,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就得肩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语文是美的化身,学习语文可以提升人的素养以及审美,语文对于培养高中生品质起到重要作用,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在高中时期是学生心智成熟的主要时期,是易于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的关键时刻,语文中文学作品可以带给他们美学的喜悦,在文学里面可以净化心灵,提升学生人格。知识经济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创造力的要求都与审美有着一定的关联,而语文具有培养审美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双重作用,素质教育应重视语文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38-01

美在对学生塑造中很关键,美可以净化心灵,让学生心灵美好,美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学生心里的真实状况。语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让学生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善良、正直的品质,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语文起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全学生人格,语文老师应意识到只有教育走进人心中才能感化一个人,才能提升学生品质,学生才能拥有一定创造力。素质教育下,美学居于重要地位,语文作为熏陶人性的重要手段,将会在教育中的地位慢慢显现。

一、转化审美效果,建构审美人格。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神圣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意味着国家的兴旺,当代社会高的新人格”。语文阅读审美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课标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陶冶性情, 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是审美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审美人格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任务,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创造休闲的阅读环境,这样便可带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才能在文学阅读中将最美好的东西存于心中,这种自主性的教育比强迫性的效果更好,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获得好的个性发展。

二、语文审美教育有利于高中生审美人格的培养

美育是一个关乎人生意义的重大课题。蔡元培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有着超越其他学科的独特作用。因为文学是主情的,具有很强的情感化人功能,而从人格教育的方式看,最佳的方式莫过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语文作为母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影响与作用远远超过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课程。语文教学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完善心灵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使之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阅读,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语文教育的重心应在于帮助更多的人有目的、有热情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达到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某种文化的或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高中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这种反映越深刻、越全面,情感也就越高级。因为美的对象都是再现象征本质辨证统一,它是以丰富生动的具体感性品格而显现着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所以它能唤起主体的认识系统,激活主体的观察力。审美教育是个慢慢渗透的教育方式,不可急于求成。我们在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将这种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当中,使他们逐渐的有审美思维,不断地受到这种美的熏陶,自觉地形成认识美,不知不觉的接受美学思维,对于语文课堂上文学性东西更易理解,这样很容易形成美的人格。

四、发挥语文美育的审美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大多是文学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明,里边体现了浓烈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从现实主义的屈原到浪漫主义的杜甫。从金戈铁马的辛弃疾到花前月下的李清照,无一不在让学生领略古人的风骨,接受着美学和艺术形式的双重教育。对于现代文学来说。涌现出了诸如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世界级的作家,他们用那些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和杂文.创造了现代新学的里程碑,也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人文思想的机会,不论是《阿Q正传》,还是《雷雨》。让学生们在看到时代烙印的同时,也接受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这样从审美教育影响到人格教育,体现了语文独特的双重魅力。

五、结束语

高中语文以其独特的性质决定着素质教育,所以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语文教育,语言的美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及现代教育,审美教育已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审美教育到人格教育,审美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之间的阳光,体会文学作品的内心情感,熏陶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是一种综合素质学科,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文化的魅力,只有这些深入内心才能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自己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张朝栋.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及渗透方法[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01)

[2] 蒋士绚.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探求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期刊论文]-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3] 常金元.怎样将人格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

[4] 张秀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探微[期刊论文]-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1)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