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

2014-12-26 13:07王红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化学学习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王红丽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演进,“自主学习”成了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去获取知识成为趋势,基础教育的普及,科技手段的多元化,也使得人们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培养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理念的形成过程,最好是在低龄阶段便开始萌芽,因此,笔者就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化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04-01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化学学习为例,应当分成几个重要阶段,首先,是要确立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自信心,理由很简单,一个人若是十分惧怕某一学科,理论上是不会主动去了解它的。其次,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个很奇怪的老师,这个老师在教课时,不需要给学生压力,但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很有可能是持续一生的引导。最后一点,是课外的延展,结合实际,不局限与书本,俗语讲“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要真正拿来使用,才算是学到家了,同时,在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时,心里对获取这门知识的渴望也会更加强烈,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一、差异化、匹配式地提问,建立学生的自信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化学这种难度较大的学科,消除学生对学科心理上的恐惧非常重要,而方法就是让学生拥有独立理解知识点和解答化学题目的成功先例。道理很浅显,在面对手下败将时,没几个人会胡思乱想,担心害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一些小脑筋。

学生一般分为三类:水平高的、低的和中等的。而题目的设置通常按照难度的不同,也会分为3个层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对简单问题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倾向于叫程度差一些的学生来回答,而难一些的题目,让成绩好的学生来作答,比如,当问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时,因为比较基础,可以让那些原本基础知识有所欠缺的学生来回答,若问题是要写出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或更难一些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时,就可以叫成绩好的同学来做。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题目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向匹配,就不会出现太多因回答不上来而冷场的情况,不会使学生因难度层次错位而产生乏味或压力大的感觉,其理想结果就是:水平高的学生,因巧妙解答了难题,对化学更有感觉,程度差些的学生也因能够正确地回答课堂提问,而逐步消除了内心的恐惧,建立起对化学的自信,重燃学习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在有了战胜化学的自信之后,教师就应当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的自主学习了,教材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组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此,在引导时,首先就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前独立阅读化学课本。理科教材不像历史政治等文科课本那样侧重记忆,而是注重理解,这也就决定了化学课,预习与不预习,其听课效果天差地别。

教师要在学生中间树立“课前必自主预习”的观念。比如在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预先提几个问题,如“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空气都有些什么成分?”“我们家里平常做饭使用的煤气,其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啥?”“要是给你一团空气,如何得到其中氧气,而把其他成分去掉?”等等,作为学生的课前作业,引导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地学习,带着教师的疑问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正是上课时,教师再次抛出这些问题,并对那些自主学习课本教材而对问题有一定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榜样,从而达到鼓励其他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俗语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兴趣,才有可能主动地去了解这一门科学的知识架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多地以现实中常见的情境入手。

幸运的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是一副眼镜或一支普通的签字笔都具有值得研究的化学知识,而化学的学科特点也使其具备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可能性。举实例,创设更加真实、直观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联系运用抽象的化学原理,理解干瘪的方程式及化学反应,让学生明白,化学并非高大上,而恰恰相反,是很接地气的科学,这样就跟容易接受。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其背后却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原理,通过这些实际情境的引入,可以学生对化学更感兴趣,从而在这些问题的带动下,主动去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

四、延展及运用

学了就要会用,会用了才会更想要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应用其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利用实验室的经验和一些自己的猜想,去做些有益的尝试。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从建立自信开始,到熟练运用,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兴趣被逐步地发掘,当我们发现,从心里爱上了某一类知识,如历史、物理、音乐等我们也就真正地踏上自主学习这一门类学科的道路。每个人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不同,也就决定了其自主性的强弱差异,通过良好的教学诱导,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成为决定人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管家元,王伟群.高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07)

[2] 柳世明.创设问题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Z1)

[3] 杨文斌.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J]. 化学教育. 2003(04)

[4] 李宏华.化学教学中指导学习方法的体会[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04)

[5] 郭  洪.在体验中学习——化学实验作用之我见[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Z1)

猜你喜欢
化学学习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