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014-12-26 05:50陈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二氧化硫环境保护污染物

陈丽

摘  要:在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化学科目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41-01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必须从中学生抓起,让环境教育早日走进课堂,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对环境保护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化学课上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

一、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近几年的沙尘天气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及至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

二、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环保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上课效率。在实验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掌握了科学的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教学和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目前地球的状况,了解了环保方面的国情,了解了身边的环保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社会针对性原则。在我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我们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产生及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二氧化硫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0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倒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完的发展路程,但我们不能再走他们那条“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的老路,我们要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齐头并进的新路。落在我们每一个化学工作者身上的担子都是沉甸甸的,作为教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去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共同的地球。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学周刊,2011:07.

[2] 唐  波.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N].贵州民族报,2010.

猜你喜欢
二氧化硫环境保护污染物
环境保护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