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措施

2014-12-26 05:50杨花妹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能力教学效果

杨花妹

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数学的应用变得愈发广泛,而这种数学能力的培养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须从小学时代就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让数学能力随孩子的成长而融入到自身血液里面。可遗憾的是,就目前的状况看来,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根据近几年的报告,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在整体上处于下滑的趋势,缺乏足够的兴趣,基本功不扎实,甚至于过度依赖计算器及辅助设备等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的数学学习。因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加强沟通,改善教学方式,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效果,使数学得以散发其无穷魅力。

关键词:数学计算;兴趣培养;专业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68-01

数学计算是最基本的一项数学能力,也是每个小学生都应当熟练掌握的技能,其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鉴于目前的教学情况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一番探讨,寻找更为合理,高效的措施来提升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效果,而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是笔者在进行相关研究的动力之一。

而要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效果,兴趣与专业训练二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就从这两大方面,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一、提升兴趣

数学因其特有的学科属性,很容易令学习者感到枯燥,产生厌烦的情绪,若没有从一开始就建立良好的兴趣,对于数学的学习将很难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在考量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效果的措施时,首先就该从调动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找一个长期的“老师”,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延续性。

1、创设情境,实际教学

在数学教学实务中,学生经常会发觉书本上的东西非常抽象,所列的题目也十分生硬,很多时候,能否在脑中呈现出来,是学生能否接受某一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其自身的教学能力,要尽量弱化书本上那些计算题目的概念性,最好是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老师亲自来给学生出题目,在题目叙述的过程中,加入低年级的小学生容易想象的元素,循循善诱,带领孩子们解决问题,学会计算。

比如说,如果是问孩子10加7等于几,学生可能不能第一时间反应出来,这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似乎还很抽象,这时,老师就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近乎实际的情境,在叙述上做些改变,如将上面的计算题说成:妈妈今天给了你10个苹果,如果明天爸爸又给了你7个苹果,那你手里会有多少个苹果呀?这时,即使学生不能马上说出答案,至少也都会在脑袋里浮现出那十几个大苹果抱在怀里的画面,脑中有了想象,计算就会变得更容易,当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想象完成计算后,教师的教学也就有了回应,课堂的气氛也就会跟着改变,同时,由于是学生自己做出的题目,所以印象也会比较深,此种方式对于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效果,助益良多。

2、转变老师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老师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是学校里的绝对不能冒犯的权威,这虽有助于教师教学地位的提升,却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应该来说,教师如果能在自身定位时,把自己当做学生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或某个与学生地位差距没那么明显的普通人,对于教学尤其是数学这种容易枯燥的学科的知识传授会更容易,也更有成效。简而言之,就是令学生把教师当做一个朋友,上课就如同朋友之间的一次闲聊。这样做所带来的效果就是,消除了学生在听课时的恐惧与担忧情绪,因为没有哪个人在与朋友聊天时会害怕,同时,消弭了师生之间因心理地位不平等而产生的鸿沟,从而使二者在交流方面变得容易起来,毕竟相较于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长辈,学生更乐意与朋友交谈。一旦有了平易近人的形象,有了亲和力,在传授知识时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这,对于在像数学这类复杂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3、兴趣,始于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虽算不得难,但也不算简单,教师应当以简单题切入,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独立解决题目的经历,这点很重要,因为没有成功过,就不会知道如何成功。而我们所说的兴趣,除了天生的那一种,多半都是来源于后天在某一领域一次一次的成功之中。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就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在课堂中,出一道“5加6等于几”来考大家时,可以依据计算的难易及学生的能力来匹配回答,比如这道题比较简单,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名计算能力不是很出色的孩子来回答,再如“6×7+14”这道就比较难了,这时选一个程度好一些的学生来作答,这样,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容易回答错,同时又可以体会到计算成功的快感,就会逐步建立起对计算的自信心,而做到这里,就已经算是排除了计算能力提升方面最大的障碍,因为孩子计算能力不强,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心理上的恐惧,想要回避。而对于数学计算,乃至这一学科的兴趣,正不知不觉地在孩子心里萌发。

二、专业训练

1、加强基础练习

无论天赋有多好,基础的练习终归是不能缺少的,数学计算更是如此,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多做才能有提高

2、拒绝计算器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尽量避免孩子使用计算器,因为小学的数学计算本就不是很复杂,没有必要使用,而且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养成对计算器的依赖,以后就很难在计算能力上面有什么提高了。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加深对学科的理解,有利于数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同时,计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频频使用,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也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参考文献:

[1] 林  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新思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3)

[2] 林  青.数学计算教学的新思路[J].教学与管理 2002(29)

[3] 高子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实施“自主尝试学习”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3(10)

[4] 杜学霞,郑振江.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 科技信息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计算能力教学效果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