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里生动的生活情趣

2014-12-27 07:46曹燕萍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
关键词:双鱼铜钱金鱼

曹燕萍

(宜兴 214221)

陶艺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追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源头,艺术发源于原始的农耕生产与存在要求而引发的对自然的崇拜,还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采集和耕作活动过程中翻云覆雨的自然神灵的祈福心愿。从美学艺术角度来讲,紫砂壶器上的装饰是由具象向抽象的精神形态发展的,并为中国陶瓷的装饰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注重综合的考虑,带有领悟神秘性和求同性的特点。民间多注重整体和辩证性,强调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主张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和谐美、自然美的统一。造型美观、内容广泛多样的紫砂壶设计,大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及朴实无华、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

紫砂陶艺造型丰富、变化无穷。自明代中期以来,经过历代名工巧匠的辛勤劳动,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各式茶壶、花瓶、花盆和其他陈设品,是我国陶瓷美术中造型最丰富的一个品种。按其不同的形式及特点,可将紫砂壶分为光器、花器、筋囊器三大类。各个时期,各类造型体系的紫砂壶各具特色,大多数的紫砂壶直接取材于自然,并反映出了生动的生活情趣。

紫砂“双鱼如意壶”(见图1)造型奇特,它是将鱼、铜钱和如意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融入到紫砂艺术当中,作品更贴近生活情趣。“双鱼如意壶”使用原矿底槽清泥全手工制作而成,使用这种泥料制作的壶泡茶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色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此壶的壶身扁圆,犹似六个叠加起来的铜钱;直壁腹,腹以下又斜收,平底;壶盖采用虚嵌式结构,大口平盖,以铜钱为壶盖,以双鱼为壶钮;一弯式圆方管流,扁方形圆形耳。作品的整体感强,线条自然舒畅。此壶充满闲适、舒展、轻松的情态,线条与器型都流露出闲适之情,同时雕刻如意纹装饰与之应和,符合了自古茶道中追求的道、情、性。在中国民间,人们常以铜钱来寓意发财。鱼是“余”之谐音,意为年年有余。此作以铜钱为壶身和壶盖,以双鱼为壶钮,以如意为装饰,意在愿人们都财源广进、年年有余,生活美满幸福。

图1 双鱼如意壶

紫砂“鱼乐壶”(见图2)取材于鱼和鱼缸,作品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人们生活的情趣。“鱼乐壶”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是壶钮雕塑一条生动的金鱼,游曳自如;壶身浑圆鼓起,威武大气;壶把从壶身肩部向上伸出,再巧妙收于壶腹之处,线条飘逸优美;壶嘴、把手等轮廓线既照应又和谐,生动自然,宛若生成;壶身饱满,采用横式筋纹设计,宛如身筒为在金鱼游动时产生的水花,一圈又一圈地荡漾开来。整体来看,此壶制作繁杂,但造型大气,布局严谨且做工精良。尤其是壶腹的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鱼乐壶”选用红泥纯手工制作,色泽明亮,触感舒适。壶嘴上翘仿佛在观望什么,壶把圆润有力、执握方便。壶钮雕塑的金鱼生动有趣,使用此款紫砂壶真是一种享乐。把玩紫砂“鱼乐壶”,自己也是乐在其中。

图1 鱼乐壶

紫砂“鱼乐壶”和“双鱼如意壶”都运用了“鱼”的造型作为装饰。鱼是“余”的谐音,因此,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在鱼形图案中,鲤鱼和金鱼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就是因为“鲤鱼”和“利余”同音、“金鱼”与“金余”同音而备受青睐。取其谐音,就有了大鲤鱼的“得利图”、“连年有余图”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鱼物图,类似鱼字口彩的还有:“金玉同贺”,画的是金鱼、荷花;“家家得利”,绘有许多人家买鲤鱼;“年年有余”,则用爆竹和鱼表现;“连年大吉”,有鲢鱼、桔子等。总之,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鱼趣,鱼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据说鲤鱼跃上龙门就可以变化成龙升上天,这就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的飞跃、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因此,紫砂“鱼乐壶”和“双鱼如意壶”直接对应了人们对富裕、吉庆、求福的心理,含义处处得利、生活幸福。此外,“双鱼如意壶”的铜钱和如意图案,也符合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吉祥如意的心理。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紫砂壶造型的宝库中,有许多完美而丰富多彩的紫砂壶型,孕蓄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但创意依旧是主流。为此,我们在继承传统中要注重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创意、构图、精神和韵味,可以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创作出新的壶艺作品。然而要使作品形象、神态、气质三者融会贯通,进而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以生动的生活情趣。这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必须向这一方向努力,主动吸收我国民间工艺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创新是紫砂壶在造就艺术个性化中延续生命,在蕴含时代精神中释放活力。创新又是紫砂技艺人员永恒的追求。只有强调作品的原创性,突出作者的主体意识,才能潜写自己的艺术人生。紫砂“鱼乐壶”和“双鱼如意壶”并无先人现成的壶器造型可模仿,但这两款壶又遵循了制壶的原则,运用了适当的制壶技法,洋溢着生动的生活情趣。

总而言之,紫砂艺人必须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景物,不论从创作理念、工艺手法和技巧上、造型的完整和难度上、泥料构造的搭配上,还是选料的限度上,必须深入挖掘大自然的因子,去大自然中寻找感觉、提高激情,发挥最佳的创作水平,让工艺品与艺术品相结合。只有源于自然的艺术,才能焕发出生动的生活情趣。

猜你喜欢
双鱼铜钱金鱼
星座邻居
可爱的小金鱼
双鱼“游”上天
铜钱草
福建省德化县 双鱼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展(一)
铜钱草上的小洞
小金鱼
小金鱼
扬州一座明代平民墓出土的铜钱释义
唐代酒器“双鱼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