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德钟壶”的君子之风

2014-12-27 07:46费小霞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君子

费小霞

(宜兴 214221)

“德钟壶”相传为邵大亨先生所创制,一度有“只要能做出一把好的‘德钟壶’,就是一个合格的紫砂工艺师”的至高考量标准,也可见其在紫砂壶造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德钟壶”的壶型为钟,“德”是修辞,此壶器型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现以紫砂“德钟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光货的艺术美。

图1 德钟壶

1 紫砂“德钟壶”的造型美

紫砂“德钟壶”采用紫泥制作,泥色紫润,质地细腻,厚重的质感喷薄而出。壶身触摸舒服,手感极佳,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代宫廷之繁缛习气,令人沉醉于典雅的气韵之中慢慢回味。“德钟壶”的壶身为圆柱形,线条挺括,壶盖又比较高耸,更添一番清瘦高古之美;明接直流嘴修长昂扬,出水迅猛有力;端把方圆结合,端握起来舒适有力。此壶采用了传统压盖,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扁柱钮与壶身造型相称、和谐统一,予人以美的享受。

2 紫砂“德钟壶”的传统寓意

“德钟”又称作“钟德”。据历史读物记载,钟是一种乐器,经常在古代举行“礼乐”时用到。古人使用钟这种乐器为王礼颂,即赞颂王的功德。《德经》里记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为而不恃,后以颂之。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器喻大方无隅,形隐无名,善始且善成,视之,和之至也。尊道贵德,是以颂德。儒道皆大乘,帝王者,外儒内道,为器所记,喻方圆,刚柔济。”足见钟这种乐器对传统礼乐活动的重要性了。《康熙字典》解释“钟”字:“乐钟也。钟空也,内空受气多,故声大也。钟鼓乐之。”钟与鼓都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也是音乐的代称与象征。中国儒家学说有两个基点,即“礼、乐”,“乐,钟也。”“钟德”即乐德之意。以钟为造型而制作的紫砂“德钟壶”,既是对传统“德”文化的继承,也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3 紫砂“德钟壶”的命名争议

顾景舟主持编写的《宜兴紫砂珍赏》记载:“德清俭素,儒雅中和胡付照与壶有缘之人,若有缘遇见此尊宝器,定能心生正气,肃起恭敬之心。如此造型的砂壶,其称谓大致有:德钟、钟德、德中、中德之名。究竟哪一种称呼才是正宗?”当下壶界还没有定论。宜兴紫砂壶的命名,尤其是一些传统壶式,同一壶式的名称很多,这也使得爱壶者痴迷。面对壶名,“曲解”其意,似乎也有味外之味,隐隐彰显中华语言的艺术与文化内涵的博大。这款紫砂“德钟壶”泥色纯一、庄重儒雅、质朴大度、沉稳周正、圆润涵光,壶身造型取自“盅”型,圆形平钮与器身形似,直流、耳形鋬,有清正直谏君子之风度。壶肩线条圆转,过渡自然,鋬流根部与肩线自然结合,各自延伸化转,呈疏朗大气之韵。静默交流,感受到了此壶为中华谦谦君子的化身。中华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修身立德、兼济天下。艺人以手抟器,心手相合,以器载道。“德钟壶”以“盅”字为创意心源,而不辨“钟”型,这是为什么呢?《辞海》是这样解释的:“盅,器皿空虚。《说文·皿部》引《老子》:‘道盅而用之’。另一涵义是指杯类”。面对“德钟壶”,我们不难发觉,它与当今的“圆盅”器型相似。以圆整周正、以内心虚空之器为创意,这正是追求以正器示道。“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此款“德钟壶”以虚空俭素之心容天下之茶,必为君子所为。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的民间工艺,之所以魅力四射受到大家的钟爱,是因为它蕴含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具备了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抗拒的美好力量,这种力量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正如此款“德钟壶”,它是一款经典壶型,因其简约大方、稳重实用的特性,一直深受大众喜爱。此壶小巧轻便,280cc的壶身容量,泡茶更易聚拢茶香。它以美好的品德来处事,寓意美好,极富君子之风。

[1]李俊华.上德若谷,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之道德修养标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111-112.

[2]龚妮丽.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音乐存在论阐释[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4):10-14.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