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反思,优化化学教学

2014-12-29 22:41施雄飞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优化

施雄飞

[摘 要]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成长极为重要,新时期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效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自己的角色,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作业获取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发展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优化

古人云:思之不慎,行而失当。说明人类早就有了反思的意思。“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名言,更是古人反思的佐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是靠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而更需要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必将大大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说法不一,资料显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作为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我们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使老师成为学者型老师。

反思性教学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反思性教学以探究的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中,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处于深层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思性教学中的老师不是机械按照教材和大纲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教材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 。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层次。

3.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老师的过程,因为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的各个环节获得经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二、反思性教学的角度

1.对教师角色和人格的反思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书匠,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老师反思。在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支配地位。而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除注重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加强自我完善,在学生心目树立起优良的老师形象。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和感情上的朋友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父母和朋友,希望教师分担自己的痛苦和忧愁,分享自己的欢乐和幸福。老师应该反思师生关系,主动理解学生,尊敬学生,缩短与学生的认知距离和情感隔阂,主动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既做学生的“良师”—––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做学生的“益友”––––平等、理解、信任。

“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人格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巨大作用。老师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生活,以崇高的品质去影响感化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是通过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老师的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老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教。教师必须在反思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以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单元,一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是师生共同努力实现的方向,化学老师在每一个单元甚至是每一个课时教学前,均应该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围绕这一目标组织教学。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老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必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们应该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并在上课过程中,或者课后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反思,力求使以后的目标切实可行。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知识目标,也要考虑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而后两者正是我们的教学所欠缺。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许多老师只重视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结果造成了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问题。传统教学培养的人才,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更像一部考试机器,教训是深刻的。为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全面的。

如在制定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目标时,我们除了让学生周期律以及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我们还应该结合周期表让学生知道一张周期表的诞生所凝聚的科学家的心血和勤奋,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情感目标的体现。

3.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包括深度和广度,我们要在了解学生接受能力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既要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要全面把握考试要求,为培养学生能力做好准备。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这里指内容的深浅和可接受度,例如,在高中化学《甲烷》一节的教学中,对于甲烷的制法,尽管课本上没讲,但是老师完全可以对这个实验和反应的原理作补充教学,因为后来有很多和这个知识点有关的练习。盐类水解中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不应该太多的涉及,但也不能只字不提。具体教学中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下查阅有关资料自学,而对盐类水解的应用也不能仅仅仪在了解的程度上,应该结合所学原理深入研究,以弄清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是对教学内容广度的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印发,打破了化学教材单一格局,鼓励各地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师选用教材的余地进一步扩大。对于选定的教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或对教材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可以通过选修课或兴趣小组来实现。

4.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化枯燥平淡为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达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境界。

例如,《物质的量》一节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不好接受,我们反思后,在形象上下了功夫。我们没有直入主题,而是先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体会化整为零的处理方法,而物质的量正是与之相反的化零为整。为了让学生知道摩尔的用途范围,我们让学生进行有趣的计算:假定将一摩尔雨滴储存在一个直径30米的圆柱体内,求圆柱的高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多少倍?结果大在出乎学生意料,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80倍。有了这种认识后,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时就容易多了。

再如,我们可以把抽象的微观原理借助宏观现象加以解释,提高抽象知识的可接受性,我们把得失电子的难易和热闹非凡的商品交易进行类比,电子得失如同商品买卖,同样的商品买者付钱多,则购买力就强,如同得电子能力强;卖东西要收钱如同失电子要吸热,这种简单明了真实可感的比方,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也是比较难学的部分,仅靠书本、粉笔、黑板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我们可以利用模型、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其效果会大大提高。所以每节课我们都有必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老师反思的方式因人而异。反思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1.写教学后记

在第一节课结束后,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中存在的误解和难点,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及时向学生反馈,不断完善。建议每一个教师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这方面的问题。

2.观摩分析

有条件的老师可采用微格教学,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反复揣摩。积极参加校内或上级部门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评价别人、反省自己。也可以与其他化学老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并交换意见,以求共同进步。

3.行动研究

利用行动研究进行反思性教学,其具体步骤为调查研究、明确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解决问题,再反思。行动研究与教学同步进行,不仅能改善教学,而且能在老师中间形成调查研究的氛围。

总之,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反思,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业水平。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和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