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发展视角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4-12-30 20:58陈燕飞文浩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2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设计

陈燕飞+文浩

摘 要:《水文学原理》课程是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仅承担着引导学生学好本专业的任务,更要求通过本课堂的学习,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该文尝试引入多元智能理论,探讨多元智能发展视角下的水文学原理教学设计,实践中应用表明,运用多元智能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利用身边的自然、社会问题,启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鼓励学生质疑;多媒体科学设计等,较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能够使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水文学原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247-01

“水文学原理”课程是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水文循环四个基本要素作主线,研究降水,蒸发,下渗,产汇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现代智力理论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的综合体。然而,传统的学校一遍只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略如社交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教学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集中体现在他 1983年出版的《智能结构》一书中。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存在智力的概念,丰富了多元智能的内容。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论点有[1]:(1)智力的多元化。每个人具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彼此独立,但在解决问题时共同发挥作用;(2)智力的独立性。每个人的各种智能高低程度,具有一种很高的智能,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他智能;(3)智能的情景化。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潜能是需要人来开发的,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如何思考”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倡导研究性的学习,或称为探究性的教学方式[2]。作为大学教师,学习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我们在教学中:(1)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扩充能力范围。加德纳指出,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仍有许多陈旧的教学内容保留在课程里。我们应当重新确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使之利于传授急需的知识、技能和最重要的理解能力。传统的学校教育只重视学业智力,特别是语文和数理两种能力,对其他能力诸如社交智力、自我认识智力有所忽略,而这些能力对于现实生活极其重要。(2)注重个别性、个性化设计。智力既然是因人而异的,而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人尽其才。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方案。

2 多元智能发展视角下的水文学原理教学设计探讨

水文学原理内容丰富,目前市场上的任一水文学原理教材至少都有10章基本理论,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在教学课堂中结合科研和实际教学内容,通过大量的范例将众多的教学内容轻松地传递给学生。

2.1 利用身边的自然、社会问题,启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加德纳指出,智能是以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为背景的,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水灾害越来越严重。在学习水文学原理中第二章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时,设计出一些开放性题目如:你认为目前造成水问题严重的最根本的原因有哪些?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水文循环的?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对自己身边发生的社会问题——水问题更加关注,对自己专业更加热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强。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注意挑选一些既与学科相关又能显示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多样性、可变性和多种可能的内容,同时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以提供学生选择、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2 鼓励学生质疑

大学课堂的教学应该是研究性的教学[3]。教师应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找出书本上的错误和老师的错误,启发学生质疑思维、批判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确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如水文学原理中第四章中降水中,在讲述时段平均雨强这部分内容时,我提示学生表4-3有误,根据刚学习的时段雨强计算方法看看谁先发现错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逐步培养起一种主动质疑,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多媒体设计符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袁飞等[4]对学生各50名,任课教师各6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在促进学生的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方面优势明显。降水是最普遍的现象,通过图像,动画等可以很形象地展示降水的基本内容。在讲述水文循环中降水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水文学中要求的降水基本内容,同时要使学生明白降水不仅是一种水文要素,也是一种气象要素,注重讲述气候变化中的研究现状,结合科研工作,列举相关降水数据启发学生,挖掘降水的普遍性规律。学生初步掌握了创新知识的基本方法。

3 效果分析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讲课的时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水文学原理这门课程从苦学、难学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一门课。与传统教学比较,学生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增加10分以上。因此,以上教学方法较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能够使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 杨宜生.论基本多元智能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3] 彭远新.研究型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以水文学为例[J] 科技信息  博士论坛2007(7).

[4] 袁飞.多元智能发展视角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调查分析[J].高教前沿,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