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2015-01-03 01:29陈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儿科对策护理

陈华

云南省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蒙自661199

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陈华

云南省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蒙自661199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应对对策。方法该文针对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寻找相应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果指出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完善的教学体制、缺乏明确的儿科护理培养目标定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及滞后的教学理念等等。结论只有在分析存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针对性的对策,包括彻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实施“双导师”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儿科;护理教学;存在问题;应对对策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从课堂到临床、理论到实践、感性到理性所必经的一个过程,同样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1]。我校每年接收的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将近有400名,而如何有效解决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1 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教学体制

就从整体上来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缺乏必要、完善的规范管理体系,并未形成统一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考核系统,不具备合理化、统一化的内部监管机制,未能形成对学生教学的合理分层,导致无法将儿科护理教学的质量全面反映出来。

1.2 未能明确儿科护理教学目标定位

现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掌握能力还未能深入了解,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方面还未能形成全面培养。儿科护理知识涉及到诸多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一系列基础护理服务,除此之外还包括在新时期下形成的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等诸多新的护理方式。但是在日常的儿科护理教学中,缺乏对上述各方面的相关介绍与培养,也由此造成儿科护理教学受到一定阻碍,不利于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滞后的护理教学方法

现阶段应用最为普遍的护理教学都是属于“一带一”的师徒式带教模式,就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多偏向理论缺乏实践的传授,加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又是处于主导地位,是权威性的存在,在基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由于教师的权威性自然也就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拉近[2]。教学手段多以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实践操作这样进行,使教学形式太过于简单、单调,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自然不利于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意见、见解表达出来,学生面对自己存在的疑惑得不到正确解答,从而无法使教学效果理想化。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并未能充分了解,自然教学也就缺乏目标性。

1.4 缺乏双师型人才

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专科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去,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此适应儿科护理教育发展的根本需求。现阶段很多护理专科教师虽然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并未参加临床实践,不具备熟练的护理实践技能,更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1.5 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儿科护理教育中的相关考试方法与评价方法均以卷面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而儿科护理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教学内容相当广泛,不仅要求学生应具备大量、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其具备综合能力,而当前在大部分儿科护理教学中考核形式均较为单一,还未实现多样化。

2 儿科护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基于上述种种问题的分析,应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儿科护理教学效果的理想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包括以下几点:

2.1 从根本上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出发的教学理念,这显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此,要求教师应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落实新课改对儿科护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的新型教学理念,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还应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参与护理实践,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对于遇到的问题询问教师得到答案,教师同样也实现了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可以增进师生间沟通与交流,还可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2 精准定位儿科护理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上,应首先与学校现有资源相结合,再树立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在与学生当前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精准定位,使儿科护理成为学生培养的重点所在,完善学生日常儿科护理教学。在精准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进度变得愈为科学、合理,提高教学质量。

2.3 施行“双导师”带教制度

由于传统教学中采用的“一带一”的师徒带教模式存在局制性无法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相关儿科护理知识。由于只由一个教师包办一个学生的教学、评价、考核等诸多环节,缺少必要的规范、合理、科学性。若施行“双导师”的带教制度,学生便可以从不同的教师那里学习到类型各不相同的诸多知识[3]。

施行“双导师”带教制度的具体举措为:聘请业务精良、学历高的护师作为学生的专科导师,注重对护理实践的教学,针对性地向学生教授有关儿科的日常护理知识。同时设置一名全职导师,其职责在于面向学生进行教学管理,要求全职导师不仅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业务水平必须要高,除此之外还应有较强的教学管理素养,可落实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以及心理方面的培养。

在施行“双导师”带教制度下,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理论、实践知识,教师同样也可以结合自己不同的教学特点,采取有效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为全面、深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护理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深入发展[4]。

2.4 注重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基于当前护理专业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刚从学校毕业的中青年教师也越来越多,应定期安排他们到医院参与临床实践,以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丰富实际工作经验,让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更好的结合。而对于担任教学任务多年的高级教师,也应定期进入临床学习,了解儿科护理中的新进展,以免知识教学和临床脱节。

2.5 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基于传统的考核方法多以理论考核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思想,不利于增强其动手能力。所以,应该让儿科护理教学考核的方法多元化,控制、降低单纯理论考试所占比例,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方法创新等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6 相应调整教学内容

医学领域新技术、新理论以及新知识的不断涌现,虽然儿科护理教学大纲随之也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教材内容仍然相对滞后,应鼓励支持指导教师参与到临床实践,并相应地调整更新日常教学内容,实现与临床实际的零对接。

3 实证结果

于护理教学年略调整前后,抽取该校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护理实践,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70例患儿,对强化护理教学前后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于强化护理教学后,患儿护理满意度较之于教学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n(%)]

4 结论

结果表明:这些具体的改进对策取得明显效果。儿科护理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科学的过程,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儿科患儿护理满意度。

[1]熊杰平,陈晓,黄建安,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7.

[2]梁萍.儿科护理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 73-74.

[3]徐文兰.儿科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94-95.

[4]张杨.新形势下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613-614.

Existing Problems in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CHEN Hua
Yunnan province red river health of Career Academy,Mengzi,Yunnan Province,661199 China

ObjectiveTo anlysze the problems of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and propose practical response countermeasures.MethodsConducted for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problems in-depth analysis,summarize,and to find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Results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Problems include lack of proper education system,the lack of clear targeting pediatric nursing training,the lack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lag and so on.ConclusionBasic problems exist only in the analysis exists on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propose practical,targeted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mpletely transform teaching philosophy,the"double mentor"of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diatrics;Nursing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R-4

A

1672-5654(2015)04(b)-0123-02

2015-01-16)

陈华(1977-)女,彝族,红河元阳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教学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儿科对策护理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走,找对策去!
圆梦儿科大联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