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分析

2015-01-03 01:29孟毓岳献荣王静秦小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新乡同性

孟毓,岳献荣,王静,秦小敏

1.新乡市中心血站,河南新乡453000;2.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乡453000

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分析

孟毓1,岳献荣1,王静2,秦小敏1

1.新乡市中心血站,河南新乡453000;2.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乡453000

目的调查近年来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男男HIV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定无偿献血招募方案。方法对新乡地区2009—2015年4月份无偿献血者316 031人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LISA方法初筛,WB方法确认。结果确认阳性结果35例(0.11‰),97.1%通过性传播感染,其中7例通过男男性传播,占确认HIV阳性数的20.0%。结论新乡地区无偿献血队伍中存在一定数量的MNS人群,以未婚为主,学历相对较高,年龄在18~25岁,均为首次献血,隐蔽性较强。

无偿献血;HIV感染;男男性传播

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中HIV感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男男性接触人群成为HIV/AID最高危人群之一[2]。其中有部分人抱着体检的心理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给无偿献血事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对我站无偿献血者中MSM人群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无偿献血招募方案,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9—2015年4月份本站无偿献血者资料,以Shinow9.0管理系统资料为准。

1.2 试剂与仪器

一检试剂(北京万泰、北京科卫)、二检试剂(法国伯乐),以上试剂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设备为贝克曼离心机(美国贝克曼)、FeedomEVO全自动加样(瑞士帝肯)、Microlab 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瑞士Hamilton)、340Rt温控酶标仪(奥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仪器每年定期校验。

1.3 方法

抗-HIV检测采用ELISA方法,2种试剂均无反应性为HIV检测合格;2种试剂均有反应性或1种试剂有反应性,双孔复检,结果仍为有反应性的标本送至新乡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认,确证结果以反馈报告单为依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HIV感染者35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7例MSM感染,27例异性性接触感染(表1)。

表1 2009—2015年4月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感染途径情况

在确认7例MSM、HIV感染者中,18~25岁为5例,学历本科为主5例、学生和农民各占3例(表2)。

表2 HIV确认阳性的MSM人群流行病学情况

3 讨论

新乡地区2009—2015年4月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通过男男同性感染HIV的献血者为0.022‰,均为HIV-I型,低于台州市(0.051‰)[3]和长沙市(0.095‰)[4]。尽管各个地市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说明MSM人群潜在于无偿献血人群中,对临床用血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我站2009年至今共检测出7例通过男男性传播的HIV献血者,MSM人群年龄18~25岁占71.4%,符合相关文献报导[5]。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本科学历占71.4%,60%(3/5)为在校大学生,这说明近年来青少年性观念开放,好奇心强,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等特点。从婚姻状况看,未婚比例占85.7%,已婚占14.3%,这说明部分MSM人群会通过结婚掩盖自己的性取向[6],保持双向性行为,高危行为后一旦感染HIV病毒,势必会向普通人群扩散。从职业看,学生和农民比例各占42.85%,这种现象间接说明高知与低知并存,对艾滋病的认知不足,因此选择合适的路径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贯迫在眉睫。均为首次献血,虽然每个地市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有VCT门诊,但由于部分MSM人群对此认知程度较低,存在将无偿献血检测看作不受歧视的免费体检心理,而参加到无偿献血队伍中,这些危险行为增加了血液检测窗口期漏检的风险。

通过对新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MSM人群HI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方案,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①无偿献血宣传进校园,从小学到大学全覆盖,定期进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使学生从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②献血前征询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对体检医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征询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问诊,积极主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使献血者了解男男性行为的危害,尽可能地自我屏蔽。③做好保密性弃血工作,在采血车或献血屋的醒目位置张贴弃血联系电话。④加强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屏蔽功能,做好MSM人群的登记工作,对每个献血者献血前进行检测结果查询,杜绝他们再次献血。⑤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使用第4代HIVAg/ Ab检测试剂,缩短窗口期;尽早实施核酸检测,降低输血残余风险[7],最大限度地确保血液安全。

[1]尚红.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疫情特点及防治策略[J].微生物与感染,2013,12(4):197-202.

[2]许俊骏,罗西,刘司航,等.MSM中HIV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12):867-869.

[3]林云明.台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50-51.

[4]张亚男.长沙市无偿献血者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0):999-1001.

[5]英映,赵龙友,王锐,等.丽水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800-801.

[6]周建波,黎书炜,王金塔,等.常州市MSM的不同性取向的行为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2):127-131.

[7]李执如,李文,高加良,等.血站NAT检测试剂调查和血液筛检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4):2619-2622.

The Analysis of HIV Infection Situation of Male Gay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XinXiang

MENG Yu1,YUE Xian-rong1,WANG Jing2,QIN Xiao-min1
1.Center blood bank in Xinxiang,Xinxiang,Henan Province,453000 China;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Xinxiang,Xinxiang,Henan Province,453000 China

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HIV infection of male gay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XinXiang in recent years,targeted to make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recruitment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program.Methods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f the 316031 servings specimens from the unpaid blood donors in Xinxiang region from 2009 to April 2015,the test resuts were screened by ELISA,validated by WB method.Results35 cases of confirmed positive results(0.11‰),97.1%were infected through sexually transmitted,in which seven cases were spreaded through sex between men,accounting for 20%of confirmed HIV positive.ConclusionThe Xinxiang blood donation team contain a certain amount of MNS crowd,mainly unmarried,education is relatively high,aged 18 to 25 years old,both were the first to donate blood,the concealment is very high.

Blood donation;HIV infection;MSM spread

R446.6

A

1672-5654(2015)04(b)-0179-02

2015-01-11)

孟毓(1972-),女,河南新乡人,本科,输血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血站实验室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新乡同性
新乡医学院
同性极式感应子电机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同性危险性行为管理有空白
报告
2005~2013年盘锦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