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5-01-03 02:03蔡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儿科纠纷风险管理

蔡萍

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蔡萍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7~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6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1~6月收治的1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1.79%、0.60%,低于对照组的7.27%、4.85%(P<0.05);护理满意率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儿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之一,患儿病情进展变化快,患儿家长对医护服务质量的要求高,是医疗护理纠纷相对高发的科室[1]。本研究于2012年7~12月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本院儿科护理中,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6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89例,女79例;年龄40 d~13岁,平均年龄(5.5±2.6)岁。选择2012年1~6月收治的1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5例,女80例;年龄42 d~13岁,平均年龄(5.6±2.7)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对既往儿科病房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系统的病房风险管理和护理方案。(1)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与医疗有关的法律法规,分析国内及院外的医疗护理纠纷,从中吸取教训,消除各种儿科病区风险因素可能引起的不安全护理行为,使护理人员从患儿入院开始即重视护理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避免护理差错发生,(2)加强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质量控制。护士长加强对护理质量及环节质量的管理,落实重点患儿的交接班工作,对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差、散漫等现象,及时处理,奖罚分明。对医嘱用药、节假日值班、新生儿操作及并发症护理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管理,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3)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的理论技能培训。科室定期由科主任、护士长讲解儿科危重症及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使遇到急症病例时,护理人员能做到预见性护理。定期进行小儿新肺复苏等急救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定期派护理骨干进修,学习新技术,回院后传授给每个护理人员,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护理风险包括:管道脱落、感染、突发意见风险等。(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1.79%、0.60%,低于对照组的7.27%、4.85%(P<0.05);护理满意率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是高风险科室,儿科急症起病急,并发症危重,病死率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强化儿科重症监护室的风险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4]。

我院儿科于2012年7~12月对168例患儿实施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疗效确切。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已有及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及科学的分析,并系统地制定护理措施以防范和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危害,提高护理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将护理责任贯穿于每个环节、每个班次,每个护士都必须认真去落实,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使其对风险有预见性,有利于管理者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全面严格地执行。同时,合理安排其作息时间,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培养护理人员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对危险征象的识别,有预见性地评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并在并发症发生后积极果断处理,改善预后和临床结局。此外,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技巧,做好护患沟通和解释,使家长对患儿病情有正确了解,知晓可能出现的风险,获得家长的理解,也可以减少护患纠纷[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1.79%、0.60%,低于对照组的7.27%、4.85%(P<0.05);护理满意率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这与有关报道结果一致[6-8]。可见,风险因素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1]陈清.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85-186.

[2]刘璇,孜依丹·买买提. 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2):161-162.

[3]刘妙盛.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8):104-106.

[4]张明霞. 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6):97-98.

[5]王芳.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92-93.

[6]谭海玲. 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44,46.

[7]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 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2):38-39.

[8]张桂香.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346-347.

Effect Evalu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Nursing

CAI P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People's Hospital of Zepu County, Kashgar 8448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nursing.Methods168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group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165 cases of children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2.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he research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ResultsThe occurr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nursing disput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79% and 0.60%,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27%, 4.85%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8.81%,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9.29% (P<0.05).ConclusionRisk factor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car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nursing dispute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Pediatric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R473

A

1674-9308(2015)32-023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72

844800喀什,新疆泽普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猜你喜欢
儿科纠纷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误帮倒忙引纠纷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纠纷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