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环酰菌胺悬浮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15-01-03 11:35江小勤伍智华王冬梅李洪浩
四川化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环标样悬浮剂

江小勤 伍智华 王冬梅 李洪浩

(1.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简阳,6414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环酰菌胺是一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属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用于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病害的防治[1-3],它对哺乳动物低毒,对鸟、水生生物和蚯蚓中等毒,对蜜蜂低毒,对人无严重的健康风险。由于其对作物、人类、环境安全,被认为是理想的综合防治药剂。目前对环酰菌胺的分析报道多集中在残留分析上,贾福艳[4]报道了环酰菌胺在黄瓜与西葫芦中的残留分析,其方法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而在农药产品分析上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农药产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50%环酰菌胺悬浮剂进行分析,旨在建立环酰菌胺制剂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安捷伦1260液相色谱系统化学工作站;KQ2200B超声波清洗器;WP-VP-Ⅲ-10型纯水机;液相色谱柱:150mm×4.6mm(i.d.)不锈钢柱,内装Eclipse XDB-C18、5μm 填充物;微量进样器:50 μL;孔径0.45μm过滤器。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超纯水(电阻率18.2MΩ·cm,25℃);环酰菌胺标样:已知质量分数≥99.0%;标样和50%环酰菌胺悬浮剂样品均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提供。

1.3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 70∶3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环酰菌胺保留时间:6.0min。50%环酰菌胺悬浮剂试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1。

图1 环酰菌胺试样高效液相色谱图

1.4 测定步骤

1.4.1 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环酰菌胺标样约0.03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超纯水,超声波分散5min,加入甲醇溶解完全并定容;用移液管精确移取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后备用。

1.4.2 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含环酰菌胺0.03g(精确至0.0002g)的试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超纯水,超声波分散5min,加入甲醇溶解完全并定容;用移液管精确移取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用滤膜孔径约0.45μm的过滤器过滤,备用。

1.4.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液相色谱仪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环酰菌胺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5%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1.5 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环酰菌胺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

试样中环酰菌胺的质量分数 W1(%),按式(1)计算:

式中:A1——标样溶液中环酰菌胺峰面积的平均值;

A2——试样溶液中环酰菌胺峰面积的平均值;

m1——环酰菌胺标样的质量,g;

m2——环酰菌胺悬浮剂试样的质量,g;

P——标样中环酰菌胺的质量分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利用安捷伦液相色谱仪的紫外光谱采集功能,在190~400nm波长下对环酰菌胺进行扫描,得到紫外吸收谱图见图2。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峰在200nm附近,在210nm处也有较大的吸收,为了减少溶剂的干扰,将检测波长定为210nm。

2.2 流动相的选择

试验采用了常规的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通过调整两者的体积比和流速来确定环酰菌胺与杂质的分离效果,最后确定最佳条件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1.0mL/min。在该条件下,环酰菌胺与杂质能有效分离,且色谱峰尖锐,分离度高,对称性好,见图3、图4。

图2 环酰菌胺波长扫描图

图3 环酰菌胺标样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4 环酰菌胺试样高效液相色谱图

2.3 方法线性关系的测定

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006、0.015、0.030、0.045、0.060g/L的环酰菌胺标准溶液,按照1.3的条件进行测定,以质量浓度-峰面积计算环酰菌胺的线性方程为y=52198x+68.878,相关系数为:R2=0.9999。表明环酰菌胺在质量浓度0.006~0.06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5 环酰菌胺线性关系图

2.4 方法的精密度

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分别配制5份环酰菌胺悬浮剂试样溶液进行测定,计算得到环酰菌胺的标准偏差为0.067,变异系数为0.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方法的精密度较高(见表1)。

表1 分析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

2.5 方法的准确度

做添加回收试验,先分别称取已知含量的环酰菌胺悬浮剂试样,将不同量的环酰菌胺标准溶液加入到试样中,按照1.3试验条件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98.87%,测定方法中环酰菌胺的回收率范围为98.59%~99.14%(见表2)。

3 结论

以上试验表明:本试验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精密度高,分离效果良好,完全能够满足环酰菌胺悬浮剂产品定量分析的要求,可快捷测定环酰菌胺含量,适用于农药生产质量控制与成分分析。

表2 环酰菌胺分析方法准确度试验结果

[1]胡伟群,陈杰.灰霉病的化学防治进展[J].现代农药,2002,04:8-11.

[2]黄伟,柴嫔姬,谭成侠.环酰菌胺合成工艺[J].农药,2012,51(8):562-564.

[3]赵卫光,刘桂龙,王素华,等.新型稻田杀菌剂环酰菌胺[J].农药,2003,42(10):47-48.

[4]贾福艳,刘志军,刘永利,等.黄瓜与西葫芦中环酰菌胺的残留分析[J].农药,2012,08:590-591.

猜你喜欢
中环标样悬浮剂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thé ATRE茶聚场北京王府中环店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光伏:“531”新政严控规模 中环、隆基联合降价
中环股份收购遇挫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浅谈化学检测中标样量值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