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5-01-11 03:04内蒙古乌海市委党校林瑞琴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乌海新兴产业物流

内蒙古乌海市委党校 林瑞琴

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目前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战略机遇期。对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旋律,这需要我们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我市“1235”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其中,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承传统产业新型化、下启支柱产业多元化,在“一化带三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我市形成了10万吨1,4-丁二醇、25万吨有机硅、16万吨炭黑、9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产品及上千吨吡啶、2萘酚、芥酸吐氏酸、草甘膦等产业延伸的精细化工产业,形成了5000辆重型卡车、2000辆车厢、6万盏LED节能灯及法兰盘、轮胎等汽车配件的产业转型装备制造产业,也形成了20万吨煤系高岭土、5万吨高档涂料、36.4KM电线电缆等产业升级的新材料产业。

二、我市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类别少,不全面

根据国务院2009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普遍认可的新兴产业领域有6个,即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对比而言,我市目前新兴产业产品单一,存在产业类别少,不全面的突出问题。

(二)产业层次较低

我市因煤而建,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虽然我们通过转型升级发展了1,4-丁二醇、有机硅、炭黑、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但产业总体工艺简单,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三)政策机制不完备

目前,运输成本、物流效率、产业配套、投资环境等已经成为制约因素,不能顺利的承接先进新兴产业转移。我市现在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多产业部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产业配套能力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不当的政府作为及不健全的市场等这些软环境问题也对承接新兴产业能力有制约作用。我市虽然有一些鼓励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但仍不能满足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强的、比较完备、切实有效的鼓励政策机制。

同时,我们承接的新兴产业,大多是先进发达地区政府选择所谓“腾笼换鸟”的做法,就是把本地区一些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三高一低”产业转移出去,让出空间来引进高技术、高管理水平的产业。可是由于现行的财税制度以及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可以看出转出地的政府它担心大量资金和企业出现外流,税源出现流失,财政收入出现减少;可能导致外移产业“空心化”等问题的出现。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转出地政府与转入地政府他们之间是缺乏互利共赢机制的,目前一些做法还在探索阶段,比如建立两地联合的工业园区,这个做法受到财税体制和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们就要按照“利益共享”的原则,就园区产生的各种税收和各种规费由合作双方按协议分成,从而实现两地的“双赢”。

(四)规划滞后不到位

从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到我市的“1235”发展战略,再到“一化带三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到目前我市还没有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专门规划,导致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零散化、碎片化状况,产业组织分散,黏合度不高、耦合性不强。

(五)创新能力弱

发展新兴产业,必须要有高技术人才作支撑。近几年,我市培养和引进了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但由于企业对人才培养和引进重视不够,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流动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健全,高端科技人才和团队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同时,新兴产业的研发、中试、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生产中工艺的改进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目前来看,单靠企业自身的投入和政府部门的引导资金,很难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目前,还没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加上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工艺、管理企业的意识不强。目前,我市在新兴产业方面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较差,没有自己的核心与关键技术。

三、推进我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

(一)加强研究,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1、研究解决新兴产业集群结构的“畸形”问题

一是避免价值链低端化,产业链畸形化。我市要引进的新兴产业不能处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而是起点要高;同时,要注意避免“中间大、两头小”的这样的菱形组织结构,也就是在生产制造环节要有较强的能力,而在研发方面、设计环节以及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品牌战略等方面较弱。二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要避免技术手段的模仿化和跟风式的仿效,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减弱企业出现离散化的趋势。加强新兴产业集群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加强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减弱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于协作,进而解决各个产业组织的分散问题、融合度不高的问题,加强商会、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咨询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各类中介组织,与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完善互动。

2、提高承接新兴产业集群转移的程度

一是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汽车及配套产业,以陕汽重卡液化天然气专用车、冀东专用车改装项目为突破,不断提高产品配套和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大力发展特种专用汽车、天然气重型卡车、矿山机械、化工机械、建材机械等特色产品,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配套产业。推进五金及机械加工产业提升水平,重点培育海勃湾五金机械加工园区,进一步发展耐磨、耐热铸件等铸造行业,加快发展塑料加工和门窗制造业,积极发展非标件和耐火材料制造业。

二是加强投融资环境的建设。金融机构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开展一些新业务,满足转移企业各种的金融服务类的需求。对于重大的转移项目,可以给与“绿色通道”的信贷支持。对积极为产业转移项目发挥积极作用的金融机构,政府应该给予奖励。

三是加强物流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提升路网升级;打破物流行业的垄断和打破地方对物流的保护主义。

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相关企业提供完备的专业的配套服务。

(二)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

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的同时,从非资源特色工业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等多领域、多层面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

1、立足非煤资源开发,培育新的工业特色产业

——新材料产业。以天宇化工高岭土深加工项目为依托,使传统的材料生产企业向多性能的复合材料方向企业转型。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产业,公共建筑光伏屋顶发电产业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2、立足完善功能,把服务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亮点

——现代物流业。一是实施乌海地区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应用物联网等。二是加强重组物流企业,组建大型的专业物流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加强工商企业、运输、仓储、邮政等企业的联合,引导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逐步向综合服务型的物流企业转变,加快生产企业外包物流业务发展、提升生产型企业剥离物流功能。

——特色旅游业。一是建设特色景区。围绕“湖汗河木、神庙双湾”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重点打造乌海湖旅游景区、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国家级四合木旅游景区、太阳神岩画旅游景区、满巴拉僧庙旅游文化景区、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和金沙湾旅游景区。二是创新旅游项目。集中打造“环山环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等旅游产品,打造乌海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和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发展乌海的宗教文化、乌海的历史文化和乌海的工业等方面的特色旅游。三是加强周边旅游合作。打造具有西部特色和魅力的旅游经济圈,整合共同的旅游要素如“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商贸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鼓励发展区域性综合购物中心、集中式家居广场等新型业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家居、建材、文博、奇石、花鸟、农副产品等各类专业市场。着力完善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布局。

猜你喜欢
乌海新兴产业物流
乌海湖库区河床裸露监测分析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方案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乌海:太阳神照耀的地方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