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中学给学生固定的职业体验

2015-01-16 01:20/
新校长 2015年9期
关键词:建平职业生涯中学

文 / 综 合

案例学校:建平中学

还未成年的高中生进入职场进行体验,白天穿着校服上班,晚上还要写“工作日记”……建平中学的学生走进了企事业单位,参加为期两周的“职业生涯体验”活动。

给学生固定的职业体验,建平中学是首个吃螃蟹者。从2011年开始,在建平中学,高二学生有两周时间不上课,他们将前往各大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业体验。四五百名学生的职业体验分布在教育、金融、科研、旅游、传媒、工程、酒店管理等各行各业。

校长杨振峰说,如果问幼儿园小朋友今后的理想,解放军、画家、科学家……答案会五花八门,但是问到高中生的目标,多数人的答案却只有一个:考大学。给学生体验职业的机会,不是只为了帮助他们确定未来职业,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职业视野,多给他们一些实践机会。“职业生涯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个人爱好、特长的清醒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做出合理调整,对自己的职业倾向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在高中阶段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准确定位,避免重大偏差。

以建平中学某届学生的职业体验数据为例:535位同学中有23%的同学前往金融行业,18%的同学从事文化传媒相关工作,16%的同学涉及教育和培训等岗位,其余依次为销售、卫生、社会保障、IT、工程建设、科研、商务贸易、法律等,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主流行业。经职业体验后,75.6%的学生表示对未来职业选择已有意向,而其中又有33.2%的学生的职业意向是在两周的体验之后确定下来的。在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调查中,22%的学生表示未来希望从事金融业,其次分别为文化传媒(20%)、教育培训(17%)、科研(15%)、法律(10%)等行业。

此外,据调查,高中生在文理分科和高考专业选择方面盲目性较大,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学习兴趣,不少学生需要换专业,甚至有人选择了退学,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建平中学的录取率近年始终保持在100%,这充分体现了学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成效。调查显示,高达83%的学生根据自己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已经明确了专业选择。其中,有18%的学生会选择经济学,其余为理学(14%),文学(12%),工学(11%),教育学(9%),这个结果与学生的职业意向是大致吻合的。

“大多数人就像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小部分人像是天上的星星,永远走在一条固定的路径上,地上的风吹不到他们,他们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人生需要规划,人生可以规划,能够有效地规划人生和事业是青少年学生的一项重要成长任务。建平中学的“职业生涯体验”就是一门帮助学生找准职业方向,把握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实践课程。

停课两周,家长担忧

当学校刚发布停课通知时,也有家长是反对的。那天晚上,杨振峰的手机一下子收到了14条短信,全部来自学生家长,内容无一例外地是对“职业体验生涯”活动的质疑。有家长忧心忡忡:“停课两周,学生的心都散掉了,之后怎么读得进书?”对此,校方和这些家长做了沟通,表示建平中学作为一所与国际接轨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并不只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学校从学生高一年级开始便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也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需要社会交际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而专业知识仅占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只会做题的学生恐怕很难适应未来社会。

另外,学校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在职业选择上“择我所爱,爱我所择”,而这份理想要在高中阶段就树立。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建立在对自己了解、对社会了解的基础上。

暂时解除了家长的疑虑,又有家长表达了担忧:“我们单位在体验期间有几天要旅游,那几天怎么办?”校方并不想让学生荒废这几天时间,而是在该单位休息时,安排学生去另一家单位体验,这样,这批学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职业体验,学生也觉得受益匪浅。因为首次推出“职业生涯体验”活动,所以学校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

学生职业生涯之初体验

在一个隐约透出了初冬寒意的清晨,建平中学500多位高二学生穿上统一的校服,带着自信的微笑,踏上了前往130多家工作单位进行职业体验的旅程,两周“职业生涯体验”活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早晨9点不到,高二年级各位分管老师的手机便开始响个不停:“老师,我们小组同学都到齐了,请您放心!”“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成员因为地铁临时停靠站台15分钟,会晚五分钟到,实在抱歉……”短信纷至沓来,老师着实深感安心。的确,对于这群还不满18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周一是与众不同的一天,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离开了学校这个小社会,走向了真正充满考验的大社会。他们开始感慨上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前往上海电信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7个大男孩在自己的体验日志中写道:“为了避开上班高峰,也为了第一天不迟到,我们做足了准备提前出门,却不料依旧迟到了4分钟,真可谓是还没到单位就被上了一课!”职业体验就从学生们的第一次挤公交、挤地铁上班开始,他们体会到了不同于往日父母开车接送的艰辛。

如果说准时上班成为第一个考验,那么接下来的各种培训则让学生们开始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体验单位细致周到的安排,这一个个培训活动才让孩子们对职业和岗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前往一些金融单位的小组感叹道,原来“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公司”是不同的概念,原来政治课上所说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化密不可分”是如此真实;前往一些服务型行业的小组体会到,原来与客户沟通时,不是光靠微笑服务就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大量信息知识的支撑,原来服务他人不光需要智慧,也需要体力;也有前往媒体传播行业的小组,他们感受到这些单位工作的严谨性,从会客的严密度到工作的细致度,都让同学们佩服不已;还有不少小组选择了前往教育类单位,于是小学课堂、初中课堂上多了这些学生的身影,他们感受到了老师们平日的艰辛,也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感。

一天的旅程还只是一个开头,但却让体验单位、老师、家长都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有学生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今天下班的那一刻,我几乎是以疲惫不堪,甚至腿都抬不起来的状态回到家的,但却很开心,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开始,满满都是收获。”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职业生涯体验”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某家IT单位要求学生在体验前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这正好给信息课上的活跃分子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与专业兴趣让单位里的工作人员眼前一亮,而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不少同学纷纷感叹课堂上学到的原来只是沧海一粟,这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一位学生在接触了大数据库和云应用的工作原理后,联想到了学校的FTP文件共享平台:如果能够通过云端实现其现有的功能那该多好!于是他提出通过云服务改造学校FTP文件共享平台的构想,单位的指导老师不仅肯定了他的想法,并为他提出了改进意见,也让该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探索方向。

前往某食品公司的体验小组也有着深切的感受。他们第一天就来到了公司的实验室,扮演了一次实验员的角色。他们的任务是检测生产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和菌落数,从试剂配制、食品采样、细菌检测到结果分析,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体验了整套流程,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科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这个过程不仅让他们接触了鲜活的学科知识,更能引导出他们主动质疑的意识。比如其中一位同学在日志中写道:“实验员给我们分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浓度为99%的酒精稀释成75%左右的消毒酒精,在配置的时候我们产生了疑问:难道更高浓度的酒精不能起到杀菌作用吗?一定要将浓度稀释到75%吗?事后我们向实验员提出了我们的困惑,她告诉我们,75%浓度的酒精能快速地渗透到病菌细胞内部,将蛋白质进行凝固,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而更高浓度的酒精会做到类似于‘钝化’的效果,将病菌细胞外部的蛋白质凝固,也就无法渗透到内部起到杀菌效果了。听完这些后我们恍然大悟,相视一笑。”

“职业生涯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把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搭建了一个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平台。

实践的德育意义

德育过程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师生的互动,要贴近社会生活。目前的德育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的现象,这主要受限于缺乏有效的德育素材,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亲身感受。“职业生涯体验”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走出校园、贴近生活的机会,活动中有大量体验场景,这对提高德育有效性至关重要。

建平中学还首次尝试了由各班学生共同组成小组前往体验单位的模式,这些同学前往的是塔塔信息技术(TCS)公司上海分公司。在TCS这样的跨国企业中,一个项目会由位于多个国家的分公司合作完成,因此,团队合作在TCS的日常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自14个班级的15名同学被分成了5个小组,公司为小组之间安排了一个团体竞赛项目——做一个10分钟以内的展示,主要内容是根据未来科技发展状况预测2030年TCS的服务项目、市场挑战与营销优势,这项任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一位同学说道:“接到任务之后,我们组长迅速分配了工作,我主要负责分析TCS在2030年的营销优势。我们每天都会为了这个展示工作到很晚。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第七天晚上,我在电脑前准备到11点多,突然想起来最新修改的PPT还在组长那里,没有那个PPT作为框架,我写演讲稿就如同闭门造车。已经将近12点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讨论组里给组长发了一条消息,没想到他正在电脑前反复修改PPT,我不禁笑了。结果刚发了一个表情,另外一个同学也冒泡了,原来小组三人都在开夜车……”这种团队意识的培养是无法用说教代替的,相信那个时刻的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会让他们铭记一生。

第二军医大学信号传导研究中心也是建平中学的一家体验单位,4位同学在体验过程中被浓浓的科学氛围感染着心灵,穿上白大褂的他们就像真正的研究人员一样,融入了工作的实验室。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实验动物,他们发现,科室对于实验动物的管理是极其严格而科学的。带教老师给学生演示了一次对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的实验,他在实验中操作准确,并且也实现了动物福利。“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感谢实验动物为科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动物房的门上就贴着这句话。这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即使对待实验动物,也要怀着一颗责任心和感恩的心。建平中学的BR生物社也养了几只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身为社员的这群孩子再次面对这些小生命时,无论是态度上,还是行动上,都有着不一般的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建平中学的“职业生涯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挥它独有的德育功能。

职业体验,坚定梦想

毕业于交大附中的陶宇超,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他说,正是高中的生涯规划指导课让他有机会进中职校进行职业体验,并最终帮助他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陶宇超说,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在高三时同时被复旦和交大预录取,但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她当时没有考虑过专业问题,最后进了复旦大学的技术科学试点班,C++和焊电路板是他们的必修课,但又偏偏是她最讨厌的课。

不同的是,陶宇超在高二上学期就通过学校的职业体验课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当时,我来到信息技术学校学习电子技术,通过6周的课程,我发现比起软件研发,自己还是对硬件改造更有兴趣。”陶宇超说,高一时自己还在钻研VB编程,如果没有这段职业体验经历,可能最后选择的会是软件方向。“后来我迷上了电子信息,课间十分钟还会争分夺秒地排电路,晚自习也几乎都泡在电工教室。”当其他人还在为大学学什么而犹豫不定时,陶宇超早早地选定了发展方向,并且朝着目标开始努力。

2013年2月,当时还是建平中学高一学生的陆一行跟着Me to We公益组织来到了肯尼亚。“当时Me to We在建平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领导力的讲座,鼓励青少年发现并培养自身的领袖才能,同时去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被这种社会关怀理念所折服的陆一行在寒假就加入了前往肯尼亚的队伍。

在肯尼亚的14天里,陆一行在建筑工地上帮忙搬砖、运水泥,同时前往当地的学校听课,和当地学生一起学习、玩游戏。陆一行说,非洲之行让自己意识到了作为一名世界公民的责任。就是因为这次结缘,陆一行在高二的“职业生涯体验”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Me to We,他在市场部门工作,负责一些活动的推广。在两周的体验中,陆一行还代表Me to We到世界外国语中学做了专题讲座,向九年级的学生讲述如何开发自己的领导力。

这么多的实际体验也让陆一行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我以后想读社会学方面的专业,比如公共关系、社会团体管理等。”他现在已经成为Me to We组织的青年代表,在改变世界的路上,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在确定生涯体验单位时,高二(3)班的俞清逸是为数不多的自己联系体验单位的同学。在选择单位岗位时,俞清逸的妈妈武建红本来有不少想法,她觉得不管是丈夫的房产公司还是自己朋友供职的单位,都挺适合高中生进行职业体验的,但是俞清逸有自己的想法。她婉拒了爸妈提供的单位,自己主动联系了一家文学杂志社,表示想去进行职业体验,因为她很喜欢媒体,喜欢杂志。

俞清逸也因此有了比其他同学更丰富的职业体验感受。她觉得,自己原来对媒体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职业体验的两周里,她和同学们不停地看杂志,找杂志定位,对杂志社甚至整个传媒行业都有了较多的认识,她的想法比原来更加坚定了:将来要去国外读传媒专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猜你喜欢
建平职业生涯中学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曼巴传奇 KOBE20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