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附中重建管理机制保障分层走班教学

2015-01-16 01:20任学宝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
新校长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班任课教师导师

文 / 任学宝(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

我们把原先高一年级的12个班全都“打散”,学生分成人文、科学两大学习部;每门必修课程分别开出4至12个教学班,460多名学生按自己的意愿与学习成绩,进入ABC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其中,A层教学强调知识的落实,C层教学关注思维的提升,B层则两者兼而有之。学生如果对所在层次不适应,可以在开学第二周提出换层申请。这学期,共有131人次提交了必修课的换层申请,经过笔试与面试考核,最终有51人次成功换层。其中,有6名学生自愿“降层”到更适合自己的班级。

分层走班教学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相关“分层走班制”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我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学中照搬来的金字塔结构的管理模式,校长处在塔尖,普通教师处于塔底,中间隔了好多,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忽略很多有效的决策和指令。学校设立人文部和科学部,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繁杂层次变为校长、部级和教师三个层次,形成一种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完善“全员导师制”。今年2月21日,学校首次实行让学生在网上“抢导师”,抢心仪导师,真正可以用“秒杀”来形容。深化课改背景下的分层走班教学,行政班与教学班同时存在,教学管理难度增加。为促进分层走班教学有效开展,保证走班教学管理无漏洞,我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这就解决了传统行政班教学及分层走班教学实施中“一人对多人,工作难到位”的工作难点,促进改革的有序高效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教师双岗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前提下,对学生实行双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同管理。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教学班学生管理的责任;

二是学生自主管理。教学班设一位班长,管理本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卫生监督等工作;教学班设多个科代表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

三是成长导师指导。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十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导师将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进行跟踪,帮助学生选择与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课程,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

制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因此,为A、B、C三类教学班配备任课教师以及综合考虑对他们的评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能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制定相关措施,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多样化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铺设更多的教师培训路径,聚焦“课程研发”和“教学执行”两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借助校外的合作型力量,进一步发展教师的执教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引导教师自我定位,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公平安排合适的教学班级。给予教师空间,给老师选择,让每一个老师朝着自己的梦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走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成立学校“课程研究所”,建立学校“课程网”,加强导师的梯队化培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职业道德、工作量、教学常规、专业发展、教学业绩等方面全方位评价,覆盖教育教学各方面。同时,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主管领导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评价。此外,教学成绩不再与教师的个人评价挂钩,改为学科团队整体评价。

建立家校互动的学情反馈机制。学校构建必修走班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平台中,任课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导师辅导情况,学生有问题也可以给老师留言,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猜你喜欢
教学班任课教师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V eraW an g
导师榜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