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2015-01-22 09:42高伟超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南阳473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前壁内酯小剂量

高伟超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南阳 473000)

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高伟超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南阳 473000)

目的:探究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 34例.对照组采用β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ACEI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上再加20 mg螺内酯,观察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血清脑利钠肽浓度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其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降低和左室重构的抑制临床效果优于其他常规的治疗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小剂量螺内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左室重构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持续性急剧缺氧缺血所造成的心肌坏死,表现为心绞痛或心绞痛加重、心力衰竭、休克和心律失常等症状[1].研究表明,小剂量螺内酯可以降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并抑制左室的纤维化与扩张.因此,笔者以本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例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013-01/2014-01收治的6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4例.排除严重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及心源性休克者.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5±12.8)岁,平均体质量(57.2±9.6)kg;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1±11.4)岁,平均体质量(54.6±4.8)kg.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68例患者均对药物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给予治疗组常规的处理,例如镇痛、吸氧与建立静脉通道等,并加上药物处理.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其注射 β受体阻滞剂,以美多心安为例,静脉注射总量为15 mg,15 min后改为50 mg,6 h/次,共48 h,注射后每天口服3次,10 mg/次;肝素采用小剂量静脉或皮下注射,1 500 U/h静脉注射,4 h/次,连续3 d;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服用150~300 mg,感觉有效果后慢慢降低药量至 50~100 mg,可以联合ACEI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先口服0.3~0.6 mg,然后用静脉点滴先从5~10 g/min慢慢降低10%,但不能低于80 mmHg;外加螺内酯1次/d,一次不超过20 mg.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药物处理,如 β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ACEI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其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血清脑利钠肽浓度水平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脑利钠肽水平(BNP)进行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的变化情况,利用 GE vivid7型彩色超声多普勒仪对左室射 血 分数 (LVEF)和 左心室 舒 张 末 期 内径(LVEDD)进行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 SPSS17.0软件,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比较组间,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上,聚集在血小板破裂的斑块表面,形成的血栓阻塞了管腔,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而发生坏死.除

R542.2+2

A

2095-6894(2015)01-088-02

2014-10-11;接受日期:2014-10-25

高伟超.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系统.Tel:0377-63310006 E-mail:1798785556@qq.com此之外,急剧缺氧、过于疲劳、激动、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吸烟等均可引发此病.急性心肌梗死危害力极大,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小剂量螺内酯,可以降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并抑制左室的纤维化与扩张,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是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它是ACEI和 β阻滞剂后的第三个具有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功效的药物,可以降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并抑制左室的纤维化与扩张,减少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其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前壁内酯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穿心莲内酯滴丸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