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5-01-22 19:44周亚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养心汤家兔养心

张 琪,周亚滨,孙 静

养心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张 琪1,2,周亚滨1,孙 静1

养心颗粒;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

养心颗粒系参照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中“养心汤”制备成的养心颗粒粉末,“养心汤”以重用补气活血药辅以养心安神药为其组方鲜明特点,主治心虚血少之惊惕不宁,原方组成有黄芪、茯神、白茯苓、半夏曲、当归、川芎各一钱半,远志、酸枣仁、辣桂、柏子仁、五味子、人参各一钱,炙甘草半钱。

方中人参性甘温,乃大补元气之要药。《本经》曰:“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黄芪性甘温,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别录》曰:“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参芪共为君药奏大补元气,以扶心气之效。当归性甘温,乃补血要药。《景岳全书·本草正》云:“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川芎性辛散温通,乃血中之气药,二药相伍则畅达血脉之功著。白茯苓味甘,《日华子本草》云之为“补五劳七伤……开心益智,止健忘”。茯神,归心经,主宁心安神。上之诸药为臣药。君臣相配则益气养血、养心安神力益彰。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运血无力化为瘀血;气虚则津液运化失司,聚湿生痰,故气虚多并见血瘀痰凝之象。半夏味辛苦性温,祛痰散结之要药,配伍补气养心之药,可使补中有通,补而勿壅。酸枣仁、远志、柏子仁共奏养心安神之效。五味子酸温敛耗散之心气以养心气,《用药法象》谓“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肉桂性热,补火助阳,温通血脉,与补虚药同用,补而不滞,与益气养血之品同用,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炙甘草味甘,补气和中,助参、芪补益之力持久,调和诸药,用以为使。纵观全方,益气养血、养心安神为主,佐以活血行气、化痰之品,对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兼有血瘀痰凝气滞而致心痛、惊悸病证,确有标本同治之功。

现代医家对养心颗粒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具有多角度多靶点的药理学效应,

现总结如下。

1 实验研究

1.1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动物模型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UA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斑块表面破裂、血小板聚集、炎性细胞聚集等因素关系密切。研究人员针对上述发病机制对养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杜俊敏等[1]采用球囊损伤家兔颈动脉结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将28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另取7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于10周末进行药物触发的方法复制成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观察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养心颗粒能显著降低近似不稳定心绞痛家兔模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抑制心肌细胞的损伤;养心颗粒能显著降低家兔外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抑制UA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起到防治UA的作用[2];养心颗粒显著降低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CRP是炎症反应的血清标志物之一,且CR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的血脂水平,从而减轻高脂血症损害动脉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4];养心颗粒可以明显降低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含量,从而减少斑块内部炎性细胞的聚集以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抑制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及稳定易损斑块,从而起到防治UA的作用[5];养心颗粒可以下调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不稳定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粥样斑块破裂[6];张继江等[7]以叶酸、维生素B12为对照药物,研究发现,经养心颗粒干预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大鼠模型血浆HCY下降显著,且较叶酸组、维生素B12组降低更为明显,养心颗粒可通过降低HCY水平,减缓内皮细胞损伤等作用,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刘影哲等采用以球囊损伤家兔颈总动脉结合高脂饮食喂养8周,8周末在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处转染重组人p53腺病毒载体制备易损斑块模型。养心颗粒通过降低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和IL-18的水平,达到其稳定斑块的作用[8,9];升高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载脂蛋白M和CYP7A1含量,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10,11]。

1.2 对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 冠心病极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病情变化迅速,可能发展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因此,心律失常的控制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家为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养心颗粒能够增加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家兔一氧化氮(NO)的合成和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进而改善内皮功能,达到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12];养心颗粒通过提高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的活性来增加Ca2+由肌浆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到纵管系统,从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以及调节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13];养心颗粒可以有效延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改善心肌 Na+-K+-ATP酶活性[14],下调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mRNA的表达,起到防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15];养心颗粒亦可降低模型家兔丙二醛(MDA)的含量,完成抗氧化作用[16]。

1.3 对心肌梗死模型的作用 近年来心肌梗死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逐步升高,对人类构成极大的危害。李晶洁等[17]采用手术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心室前侧壁心肌梗死的方法复制犬心肌梗死模型,将21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肌梗死组与养心颗粒组,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梗死区周边非梗死区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养心颗粒组神经密度虽高于对照组,但较心肌梗死组密度明显降低,说明养心颗粒能够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交感神经过度再生,起到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在心肌梗死后给予养心颗粒的犬引起波碎裂的SISI联律间期较心肌梗死组显著缩短,且最先出现波碎裂处心肌的有效不应期(ERP) 恢复曲线最大斜率较心肌梗死组变得平坦,表明养心颗粒很可能通过抑制心肌局部交感神经过度再生的机制增加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18]。

1.4 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作用 病毒性心肌炎与感染病毒及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对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枉前等[19]采用腹膜下注射柯萨奇病毒B3接种Balb/c小鼠复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研究发现,养心颗粒可在感染的初期显著上调心脏内干扰素-γ(IFN-γ)水平,但在感染进入慢性期后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IFN-γ的水平具有显著下调的作用,其中对TNF-α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说明养心颗粒可通过心脏内细胞因子的调节,在感染的急性期有效保护心肌避免病毒的直接损伤,并在感染的慢性阶段有效抑制促进心肌炎症和损伤的细胞因子水平,这一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养心颗粒抗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机制之一;养心颗粒能够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存活率、保护模型小鼠心肌组织、降低模型小鼠心肌酶活性及抗病毒作用[20]。

2 临床观察

刘影哲等[21]观察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养心汤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3.33%,优于常规治疗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发现,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40%;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70%,显效率为25%[22];且黄艺[23]研究结果显示,养心汤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养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显效率为47.9%,总有效率为93.7%[24]。李晶洁等[25]将10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 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汤,结果表明养心汤能有效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总有效率达到 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治疗组患者脑钠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比值(E/A)、E峰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等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养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3 结 语

近年来对养心颗粒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养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明显防治作用,包括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稳定斑块、抗氧化和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再生的等多靶点作用,这已突破了养心汤传统组方的治疗惊惕不宁之功效。目前对养心颗粒的研究多基于动物实验,随着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深入,养心颗粒的研究也将日趋完善。养心颗粒将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1] 杜俊敏,孙静,周亚滨.养心颗粒对不稳定心绞痛家兔血清IL-6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9,26(3):80-81.

[2] 王海涛,周亚滨,孙静.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外周血清MCP-1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298-299.

[3] 姜芊竹,孙静,周亚滨.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184-186.

[4] 刘炜丽,周亚滨,孙静.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297-298.

[5] 刘炜丽,周亚滨,孙静.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9,26(5):121-122.

[6] 张琪,周亚滨,孙静.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669-671.

[7] 张继江,赵黎明,范国杰.养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6):695-696.

[8] 王玉平,刘影哲,周亚滨,等.养心颗粒对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血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28(5):56-57.

[9] 初少光,刘影哲,周亚滨,等.养心颗粒对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血清IL-18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64-65.

[10] 黄玉晶,刘影哲,周亚滨,等.养心颗粒对 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载脂蛋白 M 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2):46-47.

[11] 潘祥宾,刘影哲,周亚滨.养心颗粒对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胆固醇7-α-羟化酶和MMP-9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2,29(4):60-62.

[12] 徐倩,周亚滨,吴桐菲,等.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兔血浆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40-41.

[13] 冯妍,周亚滨.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8,25(2):59-60.

[14] 周亚滨,赵艳茹,徐倩,等.养心颗粒对家兔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 Na+-K+-ATP 酶活性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989-991.

[15] 客蕊,周亚滨,孙静.养心颗粒对药物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心肌ATP敏感性钾通道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3):102-105.

[16] 吴桐菲,周亚滨,徐倩,等.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模型家兔丙二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63-164.

[17] 李晶洁,于彦伟,王召军.养心颗粒对犬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自主神经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1,28(6):98-100.

[18] 李晶洁,宋丽云,岳乐.养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电激动动态不稳定性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2,29(4):70-73.

[19] 枉前,樊莉,邢茂.养心颗粒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心脏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15):1345-1347.

[20] 范予劼,张恩娟,晋献春.养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5):336-338.

[21] 刘影哲,周亚滨,孙静.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9,37(4):40-41.

[22] 客蕊,周亚滨.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7,35(4):55.

[23] 周亚滨,于晓红,许蔚.养心汤对不稳定心绞痛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803-804.

[24] 黄艺.养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评价[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7):26-27.

[25] 李晶洁,于彦伟,王召军,等.养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1):63-65.

(本文编辑 郭怀印)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孙静,E-mail:absolutegigi@163.com

R541 R289.5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4.017

1672-1349(2015)14-1634-03

2015-03-22)

猜你喜欢
养心汤家兔养心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秋养家兔 配种要点需牢记
夏至养心喝“三茶”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夏季穴位养心
养心汤对心气虚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