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对策探讨

2015-01-23 13:29董宁函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29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语法教学高职院校

董宁函

摘 要 语法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存在教材的针对性和引导性较弱、语法意识淡化等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置情境,丰富语言交际活动,加强学生的语法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

关键词 英语;语法教学;高职院校;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9-0042-03

语法是英语的基本内容,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内容才能进行写作、阅读、听说等方面的练习和提升,掌握语法规则也有助于学生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理解,从而熟练地掌握语言的精髓,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法能力的掌握以及熟练应用是英语学习效率不断提升的基础。

一、高职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前已基本完成英语语法内容的学习,包括名词、动词、数词等词汇,虚拟语气、主谓一致、倒装等句式的用法等,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展开,多数学生高中阶段所掌握的各种语法知识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导致英语的实践应用水平较低。

(一)英语教材的影响

高职英语教材中关于语法内容的编写,针对性和系统性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语法项目时,教师往往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教学,各种语法的讲授也是东拼西凑,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二)英语语法意识淡化

主要表现是教师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意识和学生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在新课程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认识也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在交际双方都能明白互相沟通的情况下,语言形式上的规则以及应用可以进行变通,可以不考虑语言形式以及语法规则。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而导致学生语法知识比较贫乏,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降低的现象。

(三)语法知识运用能力弱

高职英语教师普遍认为语法结构的掌握是语法教学的目标,因此在进行语法讲解时按照“先词汇后句式”的逻辑,采用演绎法来进行语法教学[1],即先给学生介绍语法的规则,然后举例说明。在讲解语法内容时往往脱离语境,枯燥的内容以及讲解方式,使得学生渐渐失去兴趣,最终被动学习语法内容,尽管可以对一些语法内容进行熟记和背诵,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词汇以及句式错误,主要是由于语法基础不扎实造成的。

(四)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如采用语法翻译法、填鸭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上易形成枯燥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创造能力,对语法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五)语法教学的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考核是促进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加强语法教学的测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教师更多地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当前的语法教学考核过程中,仍然是以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为主,利用机械的语法题型对学生的语法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测试,使得学生对于语法知识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和变通。各种语法形式是为日常的交流以及表达服务的,语法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在实践中应用,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应对其实际应用进行讲解,并将语法教学与语境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灵活运用。

二、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缺乏相应语言环境的前提下,想要获得语感,必须对语法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性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运用英语交际的准确性。

(一)激发兴趣,营造贴近生活的语法教学活动

高职学生对外界的好奇心比较强,可塑性较高,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语法教学的设计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如对表示“许可”的情态动词的应用,有“can,could,may,might”等,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用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不同的情景,每个分组中应用不同的动词,通过在情境中的表演学习,使得学生加深对各个动词的用法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对语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发挥作用,使学生的感知理解更加清晰、记忆更加牢固、思维更加深刻。

(二)注重实际,激发学生的认知水平

传统的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使学生对语法教学感到枯燥乏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进行教学的方法和理念受到教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认知水平,构成新的认知结构。用于激发学生认知的话题主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谈。这种形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感,促进语法知识应用能力的逐渐提升。

(三)丰富语言交际活动,加深学生对语法意识的体验

语言交际活动是加深学生对语法意识体验的重要载体,交际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这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情境越多,学生对语法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就越会得到提升。比如英语教师在讲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和应用时,除了对这两种语法的定义进行讲解,还要对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区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间接引语一般是构成宾语从句,直接引语的前后一般需要加引号,间接引语则不用。将两种语法的区别进行界定,有助于学生准确区分和应用。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情景,开展简单的对话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设置简单的对话场景,通过实际例证的引用,增强学生对各种问题的直观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问题的理解。

(四)加强英汉对比,提升语法应用能力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词形变化、句子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汉语没有词形的变化,而英语则会根据名词的数产生词形的变化,英语的词形变化十分复杂,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句式结构中都会产生词形变化,容易导致混乱。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对比,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比如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动词“是”,在汉语中表现这个动词的只有一种形式,但是英语中却会根据人称、数、时态等诸多变化而形成不同的词形变化。如“I am a student”,“She is a doctor”,“They are my friends”。这几句话中,由于主语不同,所以“是”也会有不同用法,与我对应的是“am”,与他和她对应的是“is”,和他们对应的是“are”。在教学中要加强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比较,可以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更多不同情况中的语法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设置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是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有些语法知识只有在情境和上下文中才能表现出其典型特点。教师不仅在语法教学中需要创设情境,在所有英语内容的教学中都需要创造相应的环境,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的最好载体。教师在讲解英语的时态变化时,可以积极利用情境加深学生对各种时态表述的印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把动作和活动的实际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清,然后再进行时态的运用。例如,对于过去完成时的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室的情况进行情境创设,教师指着黑板,可以说:“Who has cleaned the blackboard?”(谁擦了黑板?)然后再用英语问学生:“What did I ask you?”(我刚才问你们什么了?)学生用英语回答:“You asked us who had cleaned the blackboard.”(你刚才问我们谁擦了黑板。)学生对教师所说过的话进行重复叙述以及教师的二次提问,都是过去时态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过去时态的语法进行归纳,学生通过情境中的学习加深对过去时态的理解,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最终可以对语法进行灵活的运用。

(六)在文章中进行语法教学

对简单句子中的语法教学只能使学生语法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应该将语法教学运用到文章及整本教材中,而不只是对简单句子的运用。例如对单元学习后面的Speaking 部分的话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分组对话训练,训练的形式可以是讨论也可以是辩论,使得学生在实际讨论中加深对语法知识的巩固,提升语法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继青,李萍.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2):60-61.

[2]卢虹.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案例浅析[J].才智,2013(17):126.

[3]吴文权.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宿州学院学报,2010(7):118-120.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语法教学高职院校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