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2015-01-23 09:12张建华王莹赵华王景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喜炎利巴韦口病

张建华 王莹 赵华 王景慧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张建华 王莹 赵华 王景慧

目的 分析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 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大于对照组(81.0%)(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喜炎平;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 少数可合并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以3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最高[1]。当前在治疗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院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效果满意, 现整理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4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手足口病诊断指南》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全部患儿排除了慢性肝炎、先天性心脏病、肾炎以及血流系统疾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2例。治疗组患儿男26例, 女16例, 2例患儿年龄<1岁, 24例患儿1~3岁, 16例患儿年龄>3岁, 平均年龄(2.8±0.7)岁, 16例例患儿体温>39℃;对照组男24例, 女18例, 3例患儿年龄<1岁, 25例患儿1~3岁, 14例例患儿年龄>3岁, 平均年龄(2.7±0.5)岁,14例患儿体温>39℃,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 包括补充维生素、退热、保心等治疗[2], 对照组患儿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10~15 mg/(kg·d)利巴韦林+1 mg/ml 0.9% NS治疗,1次/d, 静脉滴注100 ml 5% GS+10 ml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增加0.2~0.4 mg/kg喜炎平+100 m l 5% GS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7 d为1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3 d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4 d内皮疹完全消失、疱疹全部结痂, 且无新皮疹和疱疹出现;有效:治疗3 d后体温基本稳定、皮疹部分消退、疱疹结痂、口腔黏膜溃疡减轻但未完全愈合, 仍有散在皮疹出现;无效:治疗3 d后仍有发热、皮疹未消退, 无减少或增多, 口腔溃疡明显或患儿出现新的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中32例患儿治疗显效,8例患儿治疗有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中12例患儿治疗显效, 22例患儿治疗有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大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2.64±0.29)d, 平均皮疹消退时间(3.64±0.21)d, 对照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4.21±0.68)d, 平均皮疹消退时间(5.23±0.52)d,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儿在治疗中有1例患儿出现皮肤瘙痒和荨麻疹等, 停药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4], 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部位孢疹等, 一般情况下1周时间能够自行缓解, 个别严重患儿病情发展非常快,甚至导致死亡。在我国, 卫计委将手足口病归类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5]。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 是一种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 当前广泛使用在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中, 是一种前体药物, 类似嘌呤RNA的核苷酸时能够干扰RNA的代谢,具体影响病毒复制的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论点。在使用中发现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有很强的依赖性, 容易出现耐药性, 在治疗中可能因为患儿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中也可以看出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总有效率为81.0%, 明显低于观察组95.2%的总有效率(P<0.05)。在采用利巴韦林治疗中, 为降低患儿的耐药性, 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喜炎平药物是一种中成药制剂, 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 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能够广泛的抑制病毒的增殖, 在抑制病毒的复制中, 主要是通过占据病毒复制的DNA或者RNA与蛋白质的结合来杀灭病毒, 除了抑制病毒的功效之外, 喜炎平还能够抑制水肿、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减轻急性炎症后毛细血管的渗出, 增强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应激能力。现代药理学研究也也亦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6]。此外它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提高脾内T、B淋巴细胞密度, 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 提高血清中溶菌素的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7]。在本研究中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喜炎平, 与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相比, 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患儿症状改善十分显著, 治疗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联合使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 与单纯采用利巴韦林相比,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不良反应少, 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1]郭洪新.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4):48-49,52.

[2]李碧清.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7):113-114.

[3]马金霞.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中国处方药, 2014, 12(7):67-68.

[4]魏萍.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25 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4):334-335.

[5]孙祖红.热毒宁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46例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17):42.

[6]林昌锋, 邢诒雄.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17):1846-1847.

[7]张秀春.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8):813-8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71

163461 大庆市第二医院药剂科

2015-01-19]

猜你喜欢
喜炎利巴韦口病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儿童支气管肺炎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喜炎平治疗的效果研究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