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体会

2015-01-23 09:12王秀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心功能

王秀娟

62例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体会

王秀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无明显毒副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 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治疗体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多由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所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是全身器官和组织血流灌注不足, 而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1]。慢性心力衰竭多数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最后归宿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见主要原因[2-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 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康[5-6]。为此, 本文回顾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经临床诊治的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62例, 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2例。治疗组中男34例, 女28例;年龄58~76岁, 平均年龄(61.52±8.45)岁;平均病程(24.6±6.0)个月;伴冠心病26例, 高血压心脏病28例, 扩张型心脏病8例;心功能分级[7]:Ⅱ级18例, Ⅲ级32例, Ⅳ级12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30例;年龄59~78岁, 平均年龄(62.42±6.26)岁;平均病程(26.8±4.6)个月;伴冠心病24例, 高血压心脏病32例, 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 Ⅲ级30例, Ⅳ级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文12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病因及对症治疗, 并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常规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房颤时给予洋地黄、硝酸酯来纠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50 m l加入5%葡萄糖250 m l或生理盐水250 m l中静脉点滴, 1次/d, 15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8]显效:心功能达到I级或改善Ⅱ级及以上, 水肿完全消失, 肝脏缩小3 cm, 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湿啰音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 水肿减轻, 肝脏缩小1.5 cm, 肝颈静脉回流征可疑, 双肺湿啰音减少。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显效32例(51.61%),有效26例(41.94%), 无效4例(6.45%), 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中显效24例(38.71%), 有效26例(41.94%), 无效12例(19.35%), 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无明显毒副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最终都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 而临床表现就是体循环淤血和肺循环淤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9]。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认识到,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由于心室重构和心室内负荷过大导致, 而引发心室重构和负荷增加的根本因素主要是神经内分泌变化及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和形成的恶性循环[10]。

本文中参麦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提纯制备而成, 由古代名方生脉散演变而来[11]。临床上参麦注射液具有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强化、调节免疫、抗炎和扩张肾血管的作用来增加肾血流量、利尿减轻心脏容量负荷[12]。本文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参麦注射液, 结果表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参麦注射液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基础药物上合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 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雷寒.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13-124.

[2]詹炎铭.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0(9):824.

[3]梁国钦.脑钠尿肽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现代医院, 2011,11(6):41-42.

[4]倪永梅,李新,周立仁.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09, 28(21):91.

[5]何权瀛,马艳良.脑钠尿肽测定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8):610-611.

[6]励伟芬,栾军,柳菌,等.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7):620-621.

[7]戴闺柱,顾复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30(1):7-21.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2):1076-1095.

[9]王敬民,金炜,孙秀笺.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衰患者血ET及TNF-α的影响.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4(1):425.

[10]陈海燕,吴焕林.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1):31.

[11]刘菊.参麦注射液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11):1547-1549.

[12]侯雅竹,毛静远,王贤良,等.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8):939-9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04

131100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心内呼吸一科

2015-03-13]

猜你喜欢
参麦注射液心功能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神威药业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入选MERS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