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2015-01-23 09:12姚春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脑水肿肢体出血量

姚春娟

53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姚春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5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 然后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53例脑出血患者在以药物治疗为主, 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下, 20例完全康复, 15例基本康复、生活能自理, 10例有脑梗死病史遗有肢体瘫者较前有改善, 8例有合并症的改善不明显。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病情,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减少并发症,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具有重要意义。

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同时存在,仅有少数其他原因所致, 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病等。高血压占59%左右, 属于高血压病中最危险的并发症的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在50~60岁群体中较为多发, 且北方的发病率高于南方, 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1]。当用力或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劳累、使劲排便或脑力紧张活动时发病, 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晕、呕吐、肢体瘫痪、失语、头痛, 血压多增高。出血量<30 m l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30 m l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为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作用, 选择5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3例脑出血患者中, 男36例, 女17例, 年龄45~78岁。20例出血量<10 ml;15例出血量在10~20 ml;10例有脑梗死病史, 遗有肢体瘫, 出血量<10 ml;8例出血量在20~30 m l。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

1.2 健康教育

1.2.1 入院时心理健康指导 急性期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 家属十分着急, 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出血疾病的相关知识, 告之诊断明确, 治疗中的经验, 临床治愈病例, 消除其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1.2.2 休息指导 急性期应绝对安静卧床休息4~6周, 避免大的搬动, 翻身时应注意保护头部, 动作轻柔, 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头15~30°, 减少脑的血流量, 减轻脑水肿。减少探视, 保持病房安静, 光线柔和。

1.2.3 治疗用药指导 内科治疗主要是防止再出血, 予吸氧、冰帽亚低温脑保护, 血压增高者根据病情选择降压药控制血压, 预防并发症及水电解质紊乱, 给患者使用脑细胞营养保护剂, 甘露醇是防治脑水肿的重要手段[2]。

1.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脑缺氧, 头部抬高15~30°并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内容物, 吸氧, 痰多及时吸痰, 痰稠予气道湿化, 通过翻身、叩背、负压吸引排痰。昏迷者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 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准备。

1.2.3.2 调控血压, 治疗中, 发现患者血压达到180 mm H/12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 应当使用高压氧加硫酸镁肌内注射降压, 收缩压应维持在140 mm Hg左右, 舒张压维持在 90~100 mm Hg[3]。

1.2.3.3 为保证营养, 起病后第3天如无呕吐及胃出血者神志仍不清楚, 应鼻饲流食, 消化道出血者可经胃管注入冰盐水及云南白药止血, 并禁食。待胃出血好转后可继续鼻饲营养。

1.2.3.4 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是紧急处理的主要环节。如患者意识障碍加重, 呕吐频繁, 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提示有脑水肿加重。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可引起脑疝, 危及生命, 应用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快速静脉滴注

1.2.3.5 预防感染, 防止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一般情况下脑出血第2天起患者有发热过程, 予抗生素治疗中枢性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指导家属保持床铺、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叩背、排痰, 按摩长期受压部位, 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每日早晚清洗会阴, 排便后及时清洗, 预防泌尿系感染。床上被动活动下肢, 防静脉血栓形成。

1.2.4 饮食指导 急性期患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2300~2800 kJ/d),高维生素饮食。控制钠盐摄入(<3 g/d), 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能进食者进食时不可过急。遇呕吐、反呛应立即停止, 防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昏迷者急性期3 d内禁食, 静脉补充营养。若无消化道出血者,3 d后可鼻饲提供营养, 可给予牛奶、果汁、米粥、蛋白质粉等,一日总量≤2000 ml, 每次≤300 ml, 每次间隔时间为2 h。恢复期患者因人而宜, 以低盐、低脂、低糖、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多食高纤维、高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酒, 少吃辛辣食物。

1.2.5 康复锻炼指导 脑出血病情稳定后, 肢体功能锻炼要尽早进行。指导患者在床上、床边、下床主动训练, 时间从每次5~10 min开始, 渐至每次30~45 min,如无不适, 可2~3次/d, 不可过度用力或憋气。指导家属给患者偏瘫的肢体摆放处于良肢位, 被动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失语者进行语言训练, 先从简单字、词开始练, 可以用笔、手势、图片交流其需要, 要有耐心鼓励患者大胆去说。

1.2.6 安全教育 防坠床、跌倒, 防烫伤, 防误吸, 防冻伤,注意用氧安全。

1.2.7 出院指导 正确服用降压药, 监测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酒, 饮食清淡, 多食蔬菜和水果, 多食芹菜、豆制品、大蒜、洋葱、黑木耳等降脂食品;坚持康复锻炼, 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有信心、耐心;避免重体力劳动, 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大便通畅, 勿用力排便, 不适随诊。

2 结果

53例脑出血患者在以药物治疗为主, 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下, 20例完全康复;15例基本康复, 生活能自理;10例有脑梗死病史遗有肢体瘫者较前有改善;8例有合并症的改善不明显。总体治疗效果较好。

3 小结

脑出血是脑实质出血, 是构成我国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在以药物治疗同时, 护士在疾病不同时期给予个体化、系统化、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及家属对该病有正确、全面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是减少死亡、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防再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作者体会到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有着更积极意义。

[1]刘晓林, 陈侣林, 宋俊梅, 等.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建立肠内营养最佳时机的临床研究.华西医学, 2013, 3(5):7-9.

[2]闫俊杰, 曹丽华, 崔志堂, 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0(3):5-8.

[3]张春华, 于瑾, 王炳莲, 等.半常规量甘露醇和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现代临床医学, 2009, 1(2):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21

136000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2015-02-09]

猜你喜欢
脑水肿肢体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肢体语言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