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无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2015-01-23 09:12刘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胸腔胸腔镜肺部

刘蕊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无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刘蕊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要点, 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注重术前准备、术中精确止血、术后科学护理等措施, 总结临床效果。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无一例转开胸手术, 术后恢复周期短, 术后并发症少, 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结论 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 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较大创伤, 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通过科学的护理, 并无不良效果, 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患者机体创伤的同时,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荐。

胸腔镜;纵隔肿瘤;无胸腔引流;护理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大多为良性肿瘤,较小者无明显不适症状, 往往为体检时被发现;因病变部位较特殊, 较大的肿瘤可引起呼吸不畅、气喘、胸闷等不适症状,一般治疗方法为开胸手术肿瘤切除[1]。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电视胸腔镜也在胸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病例, 因其手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只要术中精细止血, 术后可不用留置胸腔引流管。传统开胸手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 以便引流胸腔内多余气体及渗出液,避免胸腔感染, 但胸腔留置管终归是异物, 在留置胸腔导管的同时又增加了一系列的风险[2]。本科在2014年7月以来,应用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术的39例患者, 术后均未留置胸腔引流管, 经过科学护理, 3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 康复周期明显较短, 得到临床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现将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本科进行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 女17例;年龄17~62岁, 平均年龄41岁;纵隔囊肿15例, 食管囊肿10例, 胸腺瘤8例, 脂肪瘤6例;肿瘤最大直径7.9 cm, 最小1.1 cm;术前均进行相应的胸部扫描检查, 无合并其他疾病, 符合手术指证。

1.2 护理措施

1.2.1 心理准备 由于患者及家属一般对肿瘤的概念比较模糊, 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另外胸腔镜应用于纵隔肿瘤切除术, 对于患者而言是一项新技术, 其害怕术中有危险或对手术治疗效果存在怀疑, 而对于常规开胸治疗方法,又害怕手术创伤大, 患者身体不能承受等问题, 易出现焦虑、无助等心理反应。此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包括胸腔镜的特点及治疗其疾病的优点, 同时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术后放置胸管的作用,置与不置胸腔引流管的好处以及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2.2 呼吸道准备 术前应嘱咐患者戒烟1周, 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有效预防术后引起肺不张及严重的肺部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已有咳嗽、咳痰或肺部并发症的患者, 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痰液较多且黏稠者, 可给予雾化吸入, 尽快促进肺部健康, 为实施手术做好必要的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训练及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使其完全掌握要点和注意事项, 为术后呼吸道护理打下基础。

1.2.3 术后出血量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出血的量和速度直接关系着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止血或者转为开胸止血, 并且是一项严重危机生命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 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结合患者的皮肤颜色、黏膜颜色、意识清醒程度、呼吸深浅等临床表现来间接观察术后出血量;同时还应观察伤口处敷料或创可贴处有无渗血, 并及时对渗血量进行评估, 报告医师, 由手术医师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本组患者通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 发现2例胸腔内出血患者, 经过胸腔镜查找止血, 效果良好, 未转为开胸止血;1例腔镜口渗血, 经过医生应用止血药物保守止血。

1.2.4 气胸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纵隔的特殊生理位置, 与肺组织相邻, 术中胸腔镜视野有一定的盲区,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操作或用力牵拉, 都可导致肺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甚至造成漏气导致气胸。术后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表现,可有效判断是否并发气胸[3]。

1.2.5 呼吸道的护理 因患者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可适时协助患者翻身, 给予拍背, 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鼓励患者做腹式呼吸、吹气球等活动, 甚至鼓励患者早日进行小范围的下床活动, 以促进肺组织的扩张, 避免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1.2.6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充分的营养支持对术后康复十分重要。术后第1天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必要者给予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以纠正机体的负氮平衡, 全面补充水和电解质;当胃肠通气后, 可通过胃管鼻饲营养液, 鼻饲应缓慢小剂量多次进行, 避免一次快速大剂量打入营养液, 防止胃负担过重,造成消化不良、腹胀。在拔除胃管前应先经口进食实验, 进食从温开水到流质再到半流质软食, 进食无不适后方可拔除胃管, 给予清单、易消化的高热量、低脂肪、低钠、低糖饮食,以保证机体正常营养需求。

2 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无1例转开胸手术, 术后恢复周期短, 术后并发症少, 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

3 小结

应用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本来就具有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周期短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技术[4]。而术后不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 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的劳动量, 并且有效避免的胸腔引流管逆行感染的风险, 把微创技术达到极致, 受到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一致认可。但是对护工作者的责任心及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 能够训练一批业务能力更强、专业技术更全面的护理队伍, 对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李海鹏.张保平, 王军岐.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58-60.

[2]黄刚.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工程, 2013, 8(8):21-24.

[3]朱雪娟.胸腔镜肺部良性疾病术后不置胸管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2(17):2326.

[4]夏俊.陈勇兵, 杨文涛, 等.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江苏医药, 2011, 5(9):1106-11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26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2015-01-26]

猜你喜欢
胸腔胸腔镜肺部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