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围手术期寒颤的护理干预

2015-01-23 09:1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寒颤体温低温

许 敏

患者围手术期寒颤的护理干预

许 敏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以预防和减少寒颤的发生。方法 100例手术患者, 采用心理护理、调整手术室温、湿度, 加温给液, 减少暴露, 做好保暖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00例手术患者中, 5例发生低体温, 无一例发生寒颤。结论 许多因素可造成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寒颤, 手术室护士对每一个潜在的因素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患者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寒颤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手术;寒颤;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寒颤是指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的不随意的有节律的骨骼肌强直振挛性收缩[1], 是机体抵抗体温过低的保护性应急反应。寒颤因素包括患者紧张情绪、麻醉、低温环境、体表散热、术中输入的液体血制品及体腔冲洗液温度过低等。一旦发生寒颤不仅增加患者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而且影响术中的精细操作, 使麻醉苏醒迟缓, 从而增加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麻醉并发症, 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 影响恢复,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因此, 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在本院行手术的患者共100例,其中全身麻醉52例, 硬膜外麻醉48例;年龄55~75岁, 平均年龄(62.4±8.9)岁;体重45~76 kg, 平均体重(57.6±10.7)kg;手术时间65~135 min, 平均时间(82.5±16.0)min, 无严重的心、脑、肾等疾病, 患者均在术前1 d即采取预防围手术期低温、寒颤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术中严密监测鼻咽温。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 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室的环境、设备、麻醉及手术过程, 介绍时态度要和蔼可亲, 通过交谈, 取得患者信任, 缓解消除其紧张心理。术中减少患者在手术间等候手术时间, 尽可能将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将患者送至手术间内, 并让其在短时间内进入麻醉状态。术中减少不良刺激, 避免患者看到带血的物品及标本, 如不要将吸引器固定在靠近患者头部的地方, 避免让患者看到吸出的血液, 将手术巾遮挡患者视野, 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心理。术后患者清醒后尽早告知手术顺利, 消除其不安心理。

1.2.2 调整手术室温、湿度 根据各地气候变化, 在初春、初冬温度低而未供暖前, 提前控制好手术室的温度, 保持在22~25℃, 湿度40%~60%[2], 减少体表蒸发散热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不应以自我感觉来判断患者是否舒适, 因为患者术中覆盖少, 体腔暴露等, 故散热比普通人大的多。

1.2.3 术中输血、输液、冲洗体腔时一定要加温给液 库存血制品都是在低温下保存, 液体也是在常温下保存, 需要快速大量输血补液时, 由于冷稀释作用, 可导致机体温度下降, 引起患者寒颤发生。成人每输注1000 ml环境温度下液体或1单位( 200 ml)冷藏血可降0.25℃[3]。输入液体越多,体温下降越明显。故术中应给患者输入接近体温的液体、血制品, 一般加温在35~38℃, 可将输液器通过40~42℃的水中,有条件的可将液体提前放至恒温箱加温。输入液、冲洗液通过加温, 减少机体因不必要的热交换引起的热量丢失, 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1.2.4 减少暴露, 做好保暖 在推患者进手术室的途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麻醉前要给患者盖好被子, 消毒时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 手术切口暴露的皮肤用3M手术巾粘贴, 以保护皮肤减少散热, 对于非手术部位, 由于躯体暴露热量容易散失, 而且体表温度比中心温度下降速度更快,因此, 实施麻醉及手术时应尽可能减少身体暴露面积, 注意肢体的保暖, 用保暖被服将四肢覆盖, 避免暴露在外。

1.2.5 术前、术中用药 麻醉过量可使体温明显下降, 如硬膜外麻醉可使交感神经阻滞导致血管扩张引起体温再分布, 中心温度可降低1~2℃;全身麻醉时中枢抑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系统失衡, 对体温调节的敏感性下降[4], 导致体温降低。当中心温度下降幅度接近0.5℃时, 则开始发生寒颤。故合理使用麻醉药物, 缩短麻醉时间可以减少寒颤发生。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镇静催眠药, 术中配合麻醉师给予哌替啶、安定、芬太尼、曲马多等。

2 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 本组100例手术患者中, 5例发生低体温, 无一例发生寒颤。

3 讨论

围手术期寒颤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和恐惧感, 还可引起代谢率降低, 使心房至心室的传导变慢, PR和QT间隔延长, 心律不规则;低温可增加机体耗氧量, 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低温可使血小板功能降低, 凝聚功能受损, 诱发血小板释放肝素样因子, 发挥抗凝作用, 引起血小板减少、凝血症和广泛性内凝血等, 增加术中、术后出血, 使伤口愈合减慢或开线, 切口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围手术期对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机体保温和预防体温下降等, 有效地防止和抑制寒颤的发生。目前手术室医护人员都普遍意识到预防寒颤的重要性。但患者围手术期寒颤常常是多方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因此, 单一的护理措施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科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 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的预防了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林月红, 张伟英.手术后病人麻醉期寒战的相关因素分析.护理研究, 2002, 16(9):530.

[2] 潘鑫.现代化手术室护理实用全书.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6.

[3] 王少华, 蒋丽.围手术期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 2012:1225-1227.

[4] 苏纯燕, 刘琳, 翟勇华.综合护理措施防治围手术期低温及寒战观察.山东医药, 2009, 49(2):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49

2015-02-13]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寒颤体温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村庄
村庄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新突破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高热大鼠不同程度寒颤模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