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延长成长日记的临床应用探索与思考

2015-01-26 17:15莫兰,傅育红,韦旭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骨延长成长日记的临床应用探索与思考

莫兰1,傅育红1,韦旭明2,郭玲2

(1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无锡214062,107443060@qq.com;2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无锡214062)

摘要〔〕简述了Ilizarov技术的发展史,引出了骨延长成长日记的设计与应用,并具体论述了骨延长成长日记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对骨延长成长日记临床应用的伦理学思考进行了以下探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骨延长;成长日记;医学伦理学;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052〔

收稿日期〔2015-03-0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one Lengthening Growth Diary

MOLan1,FUYuhong1 ,WEIXuming2,GUOLing2

(1NursingDepartmentofWuxiNo.9Hospital,Wuxi214062,China,E-mail: 107443060@qq.com;

2OrthopedicDepartmentofWuxiNo.9Hospital,Wuxi21406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Ilizarov technology,led to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Bone Lengthening Growth Diary,and describ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effect.On this basis,to think about Bone Lengthening Growth Diary’clincial application:constantly improve the nurses’ professional level;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edical ethics;strengthen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humanstic care.

Key words:Bone Lengthening; Growth Diary;Medical Ethics;Humanistic Care

1Ilizarov技术的简介

1.1发展史概述

20世纪50年代,Ilizarov于偶然中发现了牵张成骨这一自然重建现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Ilizarov技术日臻完善,在世界各国传播和发展。传入中国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秦泗河受“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启示,提出并诠释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1]这与中医骨科尊崇“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尊重人体自然一脉相承,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2生物学原理

骨延长技术被称为“20世纪骨科三大里程碑技术”。Ilizarov发现了牵张成骨一个生命自然定律,提出了张力—应力法则,即缓慢牵伸活组织产生一种应力,可刺激某些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能够调动和促进机体自身修复和再生的潜能。延长速度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再生骨段的质量。[2]实验证明,[3]肢体牵拉速度应小于1.5mm/d,有利于骨与软组织延长并生长,软组织是再生而不是被拉长。临床治疗中,每天分4~6次延长1mm~1.5mm较为适宜,生物组织对患者牵伸延长有相当大的适应性,缓慢牵伸形成的低张力能刺激骨膜、神经与血管等组织同步增殖生长,从而使这些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避免了损害。

1.3引发的哲学思考

Ilizarov技术因增加了时间这个可调节的变量,被认为是一种哲学思维的四维相本质学说,其中富含隐喻思维、意向认识及辩证论治的整体观、方法论、注意调动医患双方生命潜能的医学理念。人体需要缓慢的愈合和修复,不仅骨需要缓慢的力量才能生长,我们的肌腱、神经、血管和皮肤在缓慢的力量下,也能更好地修复自己。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是静态的,只有放在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中才能保持连续性,才是完整的和有生命力的。这种缓慢的力量是与茫茫时空相比,每天1mm的速度已经是很快了。[4]肢体延长速度对局部血流量的影响体现了量变与质变。[5]延长速度是肢体延长术的基本问题之一。

2骨延长成长日记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根据骨延长过程中患者对于疾病知识、功能锻炼、饮食配合的各方面需求,图文并茂地展示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将成长日记册应用于骨延长术的整个过程,记录患者“再生长”的各个阶段,体现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供客观的数据及图片的保存。

2.1成长日记的版式及内容

骨延长成长日记采用铜版纸彩色印刷,纸张大小为B5,日记册前三部分固定装订,第四部分采用活页装订。四部分包括:① Ilizarov技术概述;②康复护理,包括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Ilizarov外固定支架的构成和调节的方法、饮食指导、全程康复锻炼计划;③成长画册(放置患者延长各阶段的图片);④骨延长调节记录表,患者外支架调节以及并发症观察、功能锻炼执行情况的记录。

2.2骨延长成长日记的临床应用

“骨延长成长日记”配有详细的康复计划表及动作训练图示。住院期间,患者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参照计划及图示进行锻炼,记录每天锻炼动作、次数、频率、时间,并由医护人员进行评价其掌握程度及效果,逐步过渡到自我管理,出院后坚持锻炼并实时记录。同时结合推荐的食谱合理安排饮食。经过指导及配合日记本的使用,住院期间患者已对护理观察、调节方法、功能锻炼、合理饮食能自我执行并完成记录。出院后,患者继续进行自我管理、详细记录、定期复诊。复诊时患者携带病历卡、X光片、“骨延长成长日记”,便于医生对病情的追踪及调节方案的调整。

3骨延长成长日记的应用效果

3.1记录成长的脚步

骨延长成长日记记录了患者成长的每一天,见证了“再生的”奇迹,回顾了成长的过程。每一天的记录避免了患者的疏漏,数据的累积及图片资料的保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资料,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2坚定患者的决心

术后患者实行自我管理,既充当了被治疗者,也是自己医疗的主角,与医护人员及时沟通交流,体验到“成长的快乐”。骨延长成长日记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是有效的,通过自我反馈、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暗示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对降低骨延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3.2同心协力,共同成长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作为治疗者、方案决策者;患者作为协作者、自我管理者;护士充当了照顾者、教育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同时也是研究者、创新者。在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将创新的理念及思维模式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最大限度满足各类患者病理、生理、心理需求,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的特长,设计并制作了“骨延长成长日记”。日记册融宣教、记录、保存于一体,患者在骨延长治疗过程中配合日记册的使用,回顾点滴的累积,见证成长的轨迹,更坚定了患者的步伐。

4骨延长成长日记临床应用的伦理学思考与探索

4.1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Ilizarov技术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术后护理要点,护理人员设计并临床应用了“骨延长成长日记”,体现了人文关怀 ,是对医疗服务的一种补充,在使用过程中仍将不断探索与创新,在临床推广。在专业的背景下,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更能有的放矢,更能体现价值。

4.2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护理伦理原则包括“尊重、关爱、不伤害、公正”。[6]我们需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利,以病人为中心,保护患者的隐私。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有利于术后的长期康复。骨延长过程中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异常症状,较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术后并发症的损伤降到最低。我科为每一位骨延长术患者赠送一本“成长日记”,结合日记册内容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与指导,将护理工作落实到细处,延伸到出院,患者感受到了关爱,对患者一视同仁,公正对待。

4.3加强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护士要承担护理者、决策者、管理者、沟通者的角色。加强医护沟通、护患沟通,使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有利于术后的长期康复。骨延长术后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处理好实际中的伦理问题,做到真正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经历一场缓慢但坚定的成长历程。

当代医学发展为解决肢体骨缺损患者的疾苦带来了希望,用一种“自然重建”理念应用于骨缺损的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同时也给护患带来新的伦理问题。并发症的出现、医学的瓶颈、患者的信任、无效的沟通等,都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不良因素,护士要主动关注护理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利,做好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守住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

参考文献〔〕

[1]曲龙.骨搬移-治疗骨缺损与骨不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10.

[2]曾炳芳,康庆林.四肢骨不连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73-174.

[3]Ilizarov G A.Transosseous Osteosynthesis: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re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tissues[M].Berlin:Springer Verlag,1992.

[4]朱跃良,徐永清.缓慢的力量—Ilizarov技术在中国微言[J].医学与哲学,2014,35(10B):8-10.

[5]王斌,杨漪舸.骨搬移重建微循环的哲学启示[J]. 医学与哲学,2014,35(10B):13-14.

[6]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全国护理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护士伦理准则[J].中医学伦理学,2014,27(4):467.

〔修回日期2015-06-23〕

〔编辑商丹〕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