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27 05:48王金磊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监护针对性病房

王金磊

(济源市人民医院ICU科 河南 济源 459000)

随着各种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心理护理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患者的不良心理对治疗依从性具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对于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因为疾病本身和治疗均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一旦患者不良情绪加重还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直接影响康复效果[2]。因此,必须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不良心理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本文以46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为例,探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ICU重症监护的46例清醒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3~76岁,平均(62.1±3.5)岁。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首次护理实施常规护理,在调查分析患者临床不良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实施第二次针对性护理,两次护理间隔时间为14 d,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强化护患沟通 和患者强化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防备,稳定患者情绪。详细讲解病情,积极引导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以及焦虑情绪。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热情,引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 每个患者的信仰和文化程度均不相同,且对于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具有差异。对患者实际心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实施针对性护理,以提高心理护理效果,消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1.2.3 合理改善探视条件 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可以依照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其探视条件进行合理改善。可以准让患者家属到ICU病房中陪伴患者,并积极指导家属学会和语言能力丧失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安慰,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和孤独感。

1.2.4 改善病房环境 确保患者病房清洁、干爽,并将病房内的各项物品摆放整齐,合理控制室温,确保光照舒适,避免灯光直射患者眼睛。为患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患者的心理归属感。

1.3 观察指标 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不良心理(焦躁、恐惧、抑郁、绝望、不安全感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实施分析,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护理模式护理下患者不良心理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ICU患者不良心理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疾病因素,ICU患者大多数是多发病或者是意外事故入院,容易因压力而出现焦躁不安情绪,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神经官能症[3-4];②自身因素,因每个患者所处环境和自身条件不同,再加上ICU病房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心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良情绪发生率较低[5];③环境因素,ICU病房的紧张氛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紧张以及失眠等各种不良问题。

在本研究中,针对临床不良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患者不良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情况强化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合理改善患者探视条件,并且改善患者的病房环境,对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总之,对于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1]王国艳,魏娜,马冬梅,等.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4,(5):399.

[2]王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215 -216.

[3]陈思思.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4,(7):378.

[4]王明芳.心理护理应用于重症ICU病房的临床价值以及效果评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10):394 -394.

[5]刘莹.重症ICU病房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药与保健,2015,(2):123.

猜你喜欢
监护针对性病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