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党报编辑的社会责任

2015-01-30 17:58张飞凤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党性原则舆论导向党报

□ 张飞凤

(伊犁日报社,新疆 伊宁 835000)

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作为地市党报编辑,要讲政治、严把关、守纪律,正确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导向

坚持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是责任担当的核心。我们常说,新闻工作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最后的落脚点在于责任意识。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要高举旗帜、把握方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新闻工作的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这是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即要对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大计、工作大局承担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的责任。我们从事的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技术工作,而是政治含量很高的工作,必须遵循党对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必须讲政治。讲政治是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在要求。作为地市党报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新闻工作的责任是一种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在履行岗位责任时,应该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新闻实践中,发生导向错误,往往是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而错误导向造成的社会影响,个人是承担不起的,也弥补不了给党的新闻事业造成的损害,消除不了社会影响,挽回不了对整体形象的损失。因此,编辑在履行岗位责任时,要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用高雅的思想、内涵丰富的好内容去正确引导受众,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

严格把好“三关”,审稿坚持“三要”

作为新闻人,既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要替老百姓发出声音,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具体而言,地市党报编辑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把关,防止错误发生。

严于把关,正确引导舆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最根本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地市党报编辑首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办报中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要严格把关,绝不能出现有偏离方向、偏离中心的思想和言论。

一要把好政治关、导向关,做到守土有责。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求编辑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理论根底和足够的驾驭水平,在导向上绝不能失误,否则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难以估量的。近年来,有极少数媒体忽视了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有些不恰当的新闻报道对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热衷于所谓“群体效应”而进行炒作;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所谓“吸引眼球”、“扩大卖点”而追逐低俗。这些现象,背离了新闻的党性原则,贻害了公众,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因为政治导向问题,有些报刊被问责、整顿或停刊,教训十分惨痛。因此,作为编辑,不仅要有新闻敏感,更要有政治敏感。这种政治敏感就是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

二要慎重选稿,把好维护稳定关。社会责任是什么?当前最重要的莫过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具体到编辑身上,就是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编辑每天面对大量的稿件,哪些稿件报道后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哪些稿件报道后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这是需要慎重选择的。如,民族、宗教问题的报道,要符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内部正在研究的问题未经批准不得抢先发稿;对社会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性事件更要十分慎重、认真对待、严格把关。

三要减少差错,把好报纸整体质量关。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差错乃办报之大忌。一张党报的整体质量,除了导向正确、文章可读性强、版面编排美观大方外,减少差错也是提高报纸整体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一篇稿件的问世,都离不开编辑对原作的加工、修改、整理、提升,由于不同的作者在学识水平、文化修养、见解和观点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来稿中难免会出现语言文字方面的疏漏、差错以及不规范现象。因此,编辑在处理任何一篇稿件的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阅读,仔细把好语言文字关,消灭错别字,润饰提高。如果编辑责任心不强,其差错将无法避免。一旦出错,就会给报社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坚持审稿制度,保证导向正确——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报上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万一出偏差,那责任是谁也负不起的。所以,一切公开见报的稿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审稿不仅是采、编、发新闻稿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而且是必须着重强调的一项制度。这是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之一,也是保证政治家办报的一条谁也不能违背的铁的纪律。

一要掌握主动权,杜绝不良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编辑应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把关,掌握主动,防止稿件见报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同时,对诸如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法制、军事以及涉外活动的稿件和图片,要认真甄别,在查看当事单位是否审稿时,还要与相关部门联系,尽量避免工作被动。对社会热点问题,宜“导”不宜“炒”,在组织报道和舆论引导中,应坚持慎之又慎、帮忙不添乱、就事论事和正面引导的原则。对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得好,可以推动全局工作,反之就会产生负效应,影响社会稳定。

二要预防失实,保证报道准确。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这是大家公认的。新闻失实,不仅影响党报声誉,更重要的是损害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编辑在编发稿件时,不仅要注意新闻事实是否客观、公正,而且应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声势上把握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看其是否有利于全局工作的开展。

稿件失实往往与写稿人急于见报有关。所以,编辑时时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一些片面的或失实的报道。对待一些涉及敏感内容的稿件,更要谨慎小心。

三要防止泄密,维护国家利益。新闻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极强的保密意识。编辑在把握审稿制度时,对一些尚处在保密阶段的科研成果以及军事、商业等机密是否泄密必须特别关注。

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在办报过程中,伊犁日报社注重培养编辑的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培训,实施多项规章制度,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基调、统一宣传重点、统一宣传纪律,严格程序和职责,坚持“三审三校”,对热点、敏感问题准确把握、正确引导,不抢、不炒、不渲染;对政策宣传准确到位,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和重大案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报道;不刊发有偿新闻,不在微博、微信、互联网上发布、转发有害信息和未见报的新闻,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当好新闻把关人,确保了办报安全。近年来,《伊犁日报》从未发生政治性差错和导向性错误,为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舆论导向党报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思政课教师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