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2P看信用建设

2015-01-30 18:53施镇海
浙江经济 2015年23期
关键词:网贷市场化信用

施镇海

从P2P看信用建设

施镇海

说到P2P,相信很多人已不再陌生。或许是因为参与购买了P2P产品而对其有所了解,或许更多的了解是来源于互联网等媒体对于P2P行业屡屡发生的倒逼、跑路潮的报道。且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得以了解,不可置否的是P2P已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成为了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俗称“网贷”,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最先由国外传入,不到10年时间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快速成长,但国内的P2P行业发展模式与国外是有一定的区别。究其原因,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从P2P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征信数据的普及性和全面性不充分。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仅仅针对拥有贷款类服务的,即对有信用卡、房贷、车贷等负债的客户才能在贷款卡系统中进行监控,而就线下收单、电子购物等其他各类基础数据则分散在不同的机构,相对碎片化。

二是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并不完全开放。虽然个人每年有2次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机会,但对于P2P行业主体而言,要获取和应用个人信用信息非常有难度,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很多P2P网贷企业不得不摒弃只依靠纯线上审批的机制,而要结合线下进行实地考察征信,分辨材料真假、判断经营情况。

三是市场化征信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建设多以市场化征信机构参与为主,相对较为完善,能有效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用产品的需求,而在我国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发展才刚刚起步。今年人民银行批准同意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标志着市场化征信机构发展的正式起航,其中包含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公司。可以说,市场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市场化征信领域的巨大商机。

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阻碍了部分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样从P2P行业的角度来看信用体系建设,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将信用信息作为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从P2P近年的发展可以看到,行业准入门槛非常低,无论信用好差,只要搭个平台建个网站就能做P2P。很多人甚至抱着进来捞一把的心态来做P2P,全然没有为客户服务的思想,这也是导致跑路、倒闭潮出现的重要原因。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在设定行业准入条件的时候应将信用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信用等级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不予准入,这在一定程度能有效遏制住P2P行业欺客、骗投等现象,为行业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快培育市场化征信机构的发展。市场化的手段往往比行政手段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因为市场最清楚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市场化征信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首先在部分领域推动信用产品的使用,进而刺激信用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延伸,带动其他行业推行使用信用报告和信用产品。同时政府需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征信的管理制度,为行业的发展做好制度保障。

三是加大信用信息公开力度。目前,政府在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部分信用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的应用,要解决这方面问题,就必须做好信用信息的公开,在保证隐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社会公开信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育社会使用信用信息的良好氛围,有助刺激市场需求的产生。

可以说,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信用体系的完善建立不仅能让p2p网贷行业受益,对整个中国金融体系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网贷市场化信用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