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人员阶段式培养规划的探讨

2015-01-31 03:29黄和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整体阶段护理人员

杨 涓 黄和玲 李 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 40001 6)

整体护理人员阶段式培养规划的探讨

杨 涓 黄和玲 李 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 40001 6)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人员阶段式培养的规划。方法 通过对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内科护理工作的调研,和对护士长及护理专业授课讲师的访谈,就整体护理人才的阶段式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 整体护理人才的培养包括在校教育及医疗机构继续教育两个阶段,在校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提升,两个阶段定位不同,应各有侧重。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护理实施的结果。护理教育机构及医疗机构能否实现各自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

整体护理;阶段式;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仅注重防病、治病,也更加注重卫生保健。因此,要求护理服务的内涵必须不断丰富、范围必须不断拓宽、质量必须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了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多元化护理模式,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

整体护理模式是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为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新要求,全面培养护理人员的整体观念与综合技能,是护理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与医学人才培养相同,护理人员培养也分为两个阶段:1)在校教育,包括护理专科、护理本科及研究生阶段,主要形式为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2)继续教育,指护理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目的的培训,主要形式包括专题培训、网络课程、护理专家直接指导等。总之,在校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提升,两个阶段定位不同,但都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在校教育中树立整体护理观念 继续教育中强化整体护理综合技能

以往的护理教学强调熟练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及正确执行医嘱,较少涉及对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等的观察及应对措施。但随着整体护理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不断拓展,多数护生就业后都面临承担整体护理工作的可能。因此,在校教育阶段应该有意识地联系关于整体护理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就接触到整体护理,例如在健康评估课程上可向护生强调对患者评估的整体性,增强护生整体护理意识。并且可以通过见习方式让护生了解整体护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体会整体护理与传统护理的区别,从而早期培养他们“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进入工作阶段后,整体护理工作成为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此时医疗机构必须对整体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包括整体护理的发展情况及思想内涵、整体护理的内容及实施方法等。进一步激发并强化整体护理人员的职业意识,使其尽早转变为合格的整体护理人员。对于合格的整体护理人员,实施整体护理时应做到整体护理工作流程清单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护理评估:应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具有持续性、动态性,在评估的过程当中要求整体护理人员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其内容包括一下三方面。患者基本情况: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诊疗经过、治疗、主要阳性体征及检查检验结果;患者的基本生理:如生命体征、疼痛、意识、饮食、睡眠、排泄、自理能力等;患者的基本心理:如精神和心理状态;风险评估:如跌倒、压疮、走失、自杀、病情突然加重等方面。2)护理诊断: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评估,综合分析患者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患者最关切的问题,从而得出准确的护理诊断。3)护理措施:针对以上的护理诊断,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4)护理评价:护理人员自身随时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带教老师组织教学查房,1)主管护士汇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内容,2)询问患者对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康复锻炼知识、饮食知识等知晓情况,检查患者的“六洁”、导管等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落实情况,3)其他同事针对案例进行讨论,最后带教老师对其整体护理工作进行点评。也可以通过查看护理文书记录,评价新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从而指导其工作方法,增强其整体护理工作能力。

2 在校教学中注重护理技能的训练 继续教育中加强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

整体护理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观察病情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目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是先理论教学,同时配以少量见习,而后至实习阶段才真正进行实际操作。其弊端在于:1)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在时间上脱节,理论学习期间学生体会不深,而实习阶段理论知识又有所遗忘,学习效率低下;2)临床实习阶段由各级医院、各科室分别带教和考核,导致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难以进行教学质量控制。实际上,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应在教学阶段就规范掌握,而实习阶段主要是增加其熟练程度。因此,在校教育阶段应该大力开展标准化实践训练,一个阶段的知识点教授结束后应紧接见习,之后立刻进行操作训练,训练必须遵循“正确、准确、标准化”的原则,反复标准化训练。学生进入实习时已能正确进行基本操作,再通过多次的实际操作,至实习完毕时必能熟练进行各项基本的技能操作。

工作阶段,整体护理人员除了完成护理操作,还需要将操作的结果转化为治疗结果,促进患者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能够善于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师反馈,协助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3个途径完成:1)护理人员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临床问题出发,不断实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技术,促进患者的康复;2)上级教师定期对典型病历、疑难病例组织教学查房,也可进行个别指导,教会新进护理人员学会评估和应用护理技术;3)医疗机构定期组织与临床工作相关的专题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

3 在校教学中注重沟通技巧的理论知识 继续教育中强化沟通能力的训练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处理好护-患、护-护、医-护及与后勤之间的诸多关系。并且在多种关系中,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居于首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护患有效沟通包括三大部分:1)沟通的时机,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尽量选择患者入院时、病情变化时、各种检查检验前、各种诊疗前、护理操作过程中、出院前等,及时进行相关内容的沟通,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整个诊疗、护理过程,知晓需要与医护配合的事项,知晓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出院后如何进一步诊疗等。2)沟通的内容,沟通的内容包括疾病的特点、诊疗方案、大致费用、预后、康复锻炼的方法、治疗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等。3)沟通的技巧,一是语言性沟通,要求护理人员注意沟通的语气、语速、语调,语言清晰,通俗易懂,同时注意换位思考。例如,当患者忧虑、烦躁、痛苦时,护士应站在患者角度上感受患者的痛苦,此时,责任护士使用安慰性语言,以表达同情和理解,给予关怀和温暖。二是非语言性沟通,运用恰当的表情、眼神、仪表、姿势、动作等进行交流,学会倾听。非语言性沟通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2]。因此,它对语言性沟通起着形容和强化的作用。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在沟通全程,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诚意”。具体是指护理人员进行沟通的初衷应该是有利于病患康复及长久健康,而非仅仅为了规避医疗风险。在这样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必然会主动了解患者病情、主动拓展理论知识、主动衡量各种护理方案的利弊,主动体会患者及家属的感受。

沟通能力属于个人基本素质的范畴,如何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成为医疗教育机构面对的一大挑战。我们的观点是护生在校教育期间注重沟通技巧理论知识的培养,并学以致用,及时运用于实践,在实习前再进行强化。1)护生在学习基本护理技能操作时,不管是模拟人还是角色扮演都应该将沟通做到位;2)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参加集团活动、社会活动,为护生创造沟通能力提高的机会;3)可以通过见习让护生接触医院、临床、患者,让护生感受患者的痛苦与需求,体会医护人员的辛劳。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社区、敬老院、孤残机构进行力所能及的医疗帮扶,为其提供早期医患沟通训练机会[3]。

进入工作岗位后,医疗机构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的训练,原则是“正确、准确、专业”。如入职前教育设沟通技巧专题讲座,让新进护士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科室开展沟通交流的案例分析,讨论案例中沟通不足和沟通成功的地方,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在各项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中,提高沟通能力评分权重,考核新进人员实际的沟通能力。

4 在校教学中注重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化训练 继续教育中加强文书书写的内涵培训

整体护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其中包括护理计划的制定、表格书写及质量控制;此外,护理人员还扮演着研究者的角色,需要撰写专业性论文。因此,整体护理人员需要较好的文书书写能力。在校教育期间,应强化医学专业术语及表达方式的培训,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简单医疗文书或论文的书写训练的机会。

进入工作阶段,医疗机构应强化专业的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做到及时、规范、准确。护理文书的书写对象包括护理措施实施记录,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记录、评价记录表,护理操作动态记录,morse跌倒评分、braden评分表、疼痛评分等。这些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使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在语言表达准确性、逻辑性、条理性方面获得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主转向以“促进健康”为主;护理的工作方式从被动执行医嘱转向主动地为护理对象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在这样的变革下,护理教育的模式及重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护理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应加强联系,共同完成护理人才培养的任务。

[1]姜凤红.浅谈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的关系[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 (3):32.

[2]赵学梅.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有效尝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6):46.

[3]王丽丽,张双玲.在校护士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河北医药,2012(20):37.

Explore to Staff Training By Stages of Holistic Nursing

YANGJuan, HUANGHeling, LI Xia
(The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16,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o staff training by stages of holistic nursing.Method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in three-levelclass a hospital,and the head nurse and nursing professional instructor interviews,phase type of holistic nursing talents are discussed.Results The cultured whole nursing talents including school education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continue education in two stages,the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continuing education is promoted,two stage positioning is different,should have different emphases.Conclus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is a kind of advanced nursing mode,nursing staff's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Nurs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can achieve their stage of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holistic nursing;stage;talentcultiv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4.069

1672-2779(2015)-04-0130-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4-12-26)

猜你喜欢
整体阶段护理人员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