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馈机制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2015-01-31 08:35胡新崔卫华安志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机制考核教学模式

胡新 崔卫华 安志洁

教学反馈机制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胡新 崔卫华 安志洁

目的 探究分析教学反馈机制在护理临床带教实践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共10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采取反馈机制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临床带教质量,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基础知识、专科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护患沟通意识、护理技能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临床带教中,采取反馈机制教学模式可以规范临床护理带教行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教学反馈机制;临床护理;带教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护生获得成为专业护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因此采取有效的带教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2]。反馈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加入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对教学信息的反馈规范临床护理带教行为,进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将其与临床护理带教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临床护生带教质量[3-4]。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共100名护生实施教学反馈机制前后为样本,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以此评价教学反馈机制的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4年11月实习的50名护生为观察组。两组护生均为女性,实习时间为4周。对照组护生年龄20~22岁,其中中专生5名,大专生41名,本科生4名;观察组护生年龄20~22岁,其中中专生3名,大专生43名,本科生4名。两组实习人员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带教方法。入科后分配给各位带教老师,跟随带教老师担任临床护理工作。老师在工作中指导实习生进行护理实践,对其不足进行纠正,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讲课。

1.2.2 观察组护生则引进反馈教学模式。(1)根据本科室专业知识特点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护生带教计划表,内容包括护士职责及核心制度、专科知识、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给予新入科护生每人一张计划表。(2)根据护理部要求选拔出N 2级以上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为带教老师。护生入科后将其分配给各位带教老师,每位老师则根据表中内容逐一完成带教内容。其中基本技能部分由一位带教老师按最新版护理操作标准进行集中授课,护生按标准操作进行护理工作,带教老师针对操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指正并指导护生进行练习;专科知识及各项制度部分由护生自学,带教老师采用讲解、提问的方式了解护生掌握情况,考核学生合格后在带教计划表中的相应栏中签名。带教组长随时根据表中签字情况抽查护生对理论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如抽查中发现老师已签字而护生考核不达标的内容,应及时反馈给其带教老师,加强针对性指导,直至护生考核合格。(3)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讲课。(4)护生出科前带教组长听取学生意见并了解各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定期召开护理教学经验交流会,通过学生考核的反馈来督促带教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比较

自制同一份考卷进行理论考试,对照组理论考核的基础部分平均分数(85.3±6.2)分,专科知识部分平均分数(82.2±6.3)分;观察组理论考核的基础部分平均分数为(96.6±2.3)分,专科知识部分平均分数(96.3±2.3)分。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比较

采用第五版技术操作考核标准对护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对照组护理技能考核平均分84.6分,观察组护理技能考核平均分97.8分。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护生护理能力提升时间比较

对照组护理能力提升时间平均(22.6±2.3)天,观察组护理能力提升时间平均为(13.6±8.5)天。观察组护理能力提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提高护理质量是必然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医护模式已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变。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实习护生优质护理理念的培养,并鼓励和促使护生将其应用在临床工作中,是维护患者权益,保障医疗安全、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关键[5]。

3.2 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

临床实践能力的本质是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同时也是检验护理教育质量和临床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缺乏对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导致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3 反馈式教学模式够充分调动学习者和教学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护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反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动态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带教老师有的放矢的去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带教老师因为带教计划执行力度不够或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而造成临床教学效果差的情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6-7]。反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和教学者的积极性,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护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反馈式教学的观察组护生,其各项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知反馈式教学较传统临床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8]。

综上所述,采取反馈式教学模式进行护理临床带教,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1]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2-43.

[2]刘航,赵芹,邓力,等.赏识教育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94-95.

[3]罗淑娴,王倩如.对护理教学满意度调查的分析与教学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135-136.

[4]王秋琴,徐桂华,柏亚妹,等.反馈性教学在中医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8 B):2532-2534.

[5]夏彩金,刘英,徐燕.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分析现代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03-104.

[6]左婷婷.基于问题菜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护理礼仪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62-63.

[7]毕秀娟,武宏丽,陈曙霞,等.产科护理实习的教学实践探索[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4):524-525.

[8]谢幼珊,孙霞.“一帮一”临床带教方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170-171.

Application Analysis the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HU Xin CUI Weihua AN Zhijie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is the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practice valu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gist. Methods Selected 100 nursing students who studi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2013 to November 2014 year,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the comm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d the work of related data record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nursing skill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can standard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behavior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G424

A

1674-9308(2015)16-000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04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安志洁,E-mail:anzhijie@sina.com

猜你喜欢
机制考核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内部考核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