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为媒介的慕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31 13:17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彭胡战宋文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实验班章节病理学

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喻 嵘,彭胡战,宋文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以网络为媒介的慕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喻 嵘,彭胡战,宋文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文章以病理学“炎症”章节为例,采取慕课教学模式。通过对照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均有所提高。

慕课;网络媒介;病理学;教学设计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针对目前国内病理教学存在的问题,采用网络化数字教学技术——慕课,它正逐渐改变教师和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慕课具有高水平、高互动和高开放的特征,它已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教学风暴。随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几所名校的知名课程传入国内[1],中国高校积极参与其中。慕课对大学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稍纵即逝,还是发展潮流。本文把慕课与大学医学课程中的病理学教学联系起来进行初步分析,概述传统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对慕课的发生发展进行描述,并论述慕课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最后阐述慕课对开放性学习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慕课的优势

面对慕课的迅猛来袭以及国内高校的积极响应,有学者认为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是颠覆性的创新。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等有明显的优势[2],主要有以下几点:(1)前置学习:学生在课外完成信息传递,课内则在老师的指导下侧重深入探讨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3]。(2)学习与教学效果更为显著:慕课课程中的视频为10分钟左右,学习者利用短时间可进行高效学习,课后的在线测试可反馈参与者的学习情况,打破了传统教师一人在讲台授课的方式,提高课程质量[4]。(3)学习个性化:学生在移动互联、智能手持终端的访问服务帮助下,通过慕课自主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无形中扩大了知识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巩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慕课教学模型构建和设计

针对慕课课程来源广泛,基础和学习目的差异大等特点,结合慕课建设要求,对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知识点、知识点体系、群落结构进行描述,为学生提供灵活、便捷的在线式学习模式是慕课的重要内容[5]。一般慕课教学模型分为三部分:(1)课前:知名老师提前录制好大约10分钟的视频,学生课前看视频,自主学习并思考问题;(2)课时:老师开展面授并讨论课程,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学生,所有选课的学生被分为多个讨论组,进行集中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后独立思考,并在课堂发言;(3)课后: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候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几名学生评分,再取平均分。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担任不一样的责任,改变以往的说教模式。学生在课前有自由的思考空间,老师在课前也要做好大量的准备来应对学生的问题,这充分调动了老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

三、慕课应用在病理学的教学应用

我们以病理学“炎症”这一章节课程为例,探讨慕课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本次实验采用对照实验,分别对人数相当且成绩平均分相当的两个班级进行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一班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授课方式,另一班采用慕课授课方式。实验对象是湖南中医药大学12级针推七年制1班和2班,两个班人数均35人,且两个班在之前的专业课平均分相当,学生们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12级针推1班为对照班,12级针推2班为实验班。

1.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

选择“炎症”作为教学章节,是因为其总伴随着疾病的发生,因此掌握这个章节对医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探索一种新的慕课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在课前,教师积极为这章节的学习做好准备,录制视频,上网搜大量资料,并做好课程网络共享资料库。教师向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分配任务:每个班均分为7组,每组5人。对照班学生在课前须像预习书本,根据所看知识作出自己的思考。实验班学生须注册一个校园局域网MOOCs,在课前观看“炎症”的视频,并完成相关小测验。课堂上老师用PPT讲课后,每班学生以自己所在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对这章节的疑惑和认识,并进行发言讨论。两个班的授课时间相等,这一章节教完后,将对两个班进行相同的测验,最后分析测验结果。

2.课堂效果分析。

学习完这一章节后,我们明显发现,在课前已预习的对照班学生,在教师授课时积极性仍不高,对某些已预习过的概念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组员间没有很多的沟通,课堂气氛相对枯燥乏味。而参加过慕课课堂的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向老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时,学生们就自己在课前所看的视频和做过的小测验提出自己的看法。随后,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进行测验,发现2个班的成绩有一定差距。对照班平均分为79.29分,而实验班平均分是82.71分,两个班平均分相差3.42分,相差较悬殊。将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划为四个分数段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实验班的学生在这四个成绩段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7.14%、48.57%、31.42%、2.86%,对照班的学生在这四个成绩段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1.43%、42.86%、34.29%、11.43%。90分以上的优秀率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5.71%。实验班得分为80-89分之间的比率比对照班同样高出5.71%,而低于70分的比例比对照班少8.57%。可见,在这次学习中实验班同学比对照班同学的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3.教学效果回访。

我们把两份实验结果在课堂上向学生分析,在对照班1班,很多学生反映即使在课前预习、课时学习、课后复习的状态下学习病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还是显而易见,学生们并不能十分深刻地理解冗杂的课程内容,以致在小组讨论里讲不出见解,整体的学习气氛不高涨。学生们渴望老师能换一种生动深刻的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当学生们听到慕课,都表示愿意去试一下,找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实验班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慕课的看法,觉得是新鲜事物,应用到病理学习中的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较为新颖和吸引,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慕课能引导他们思考,这是能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动力,很多学生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想继续借用。

慕课作为近年掀起的教育风暴,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由于慕课尚未完全成型,在我国教育领域难以推行,并存在几个现实条件的约束:第一,网络条件,虽然我国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在短时间内仍不能实现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MOOCs;第二,极低的完成率,网上资料显示,MOOCs完成率普遍不到10%,远低于在校课程的完成率[6];第三,教师条件,慕课在线视频是有各地名师共同努力制作,这也要求在校老师要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准;第四,体系尚未完整,虽然目前慕课平台提供内容丰富的课程,看似庞大,但未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在没有学校的合理安排下,学生很难从众多课程中挑选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课程。不是所有学科都能适应MOOCs形式,如文学、逻辑、数学等,这类学习在教师面授情况下教学效率则较高;第五,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何正当使用慕课,且能得到“免费”的资源等等。

对于慕课在大学课程应用的设想,我们敢于尝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果,但要深入探究慕课在医学专业课程的应用及影响,仍要做更全面更详细的研究,得出更多数据,进行对比[6-7]。慕课年代的今天,我们不会停止对慕课的探索,因为慕课在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用实践去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一种新型的适合师生的学习方法[8]。

[1]余宗林.高职医学病理学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B):155-156.

[2]焦建利.说说慕课的来龙[EB/OL].[2013-12-16].http://jiao.blogbus.com/logs/220800776.htm.

[3]张卫娜,乔涛涛.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14(8):201-202.

[4]管丽红.微课与慕课[J].科学大观园,2014(2):42-44.

[5]邓宏钟,李孟军,迟 妍,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5-7.

[6]莱瑞·约翰逊,萨曼莎·亚当斯贝克尔,白晓晶,等.对于慕课的疑——在线学习变革引发的社会反响[J].北京广播大学学报,2013(6):18-23.

[7]马书杰.慕课的发展与挑战[J].电子世界,2014(8):292.

[8]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EB/OL].[2013-07-15].http://www.cutech.edu.cn/cn/tupianxinwen/webinfo/2013/07/1373827353012781.htm.

Using web-based MOOCs to teach pathology

Liu Huiping,Gu Xuyu,Zhang Guomin,et 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Hunan,China)

This study uses MOOCs to teach the chapter inflammatory.Experiment was conducted.Questionnaire resul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approach.The results indicate student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and they become better learners.

MOOCs;Network media;Pathology;Teaching design

G642.0

A

1002-1701(2015)08-0011-02

2014-08

刘慧萍,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No:2014-232,215);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No:XJK013CGD040,XJK015AGD008,XJK013BGD052);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课题(NO:2014-5);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教改课题(No:2014-6);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资助;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资助。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06

猜你喜欢
实验班章节病理学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