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

2015-02-03 11:36关玉海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网络内涵

关玉海

摘 要:基于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物流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运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到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此,要求我国物流领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应深化自身对物流网络的认知,同时结合“价值增值”思想拓展其与其他竞争者间的合作,最终由此实现资源的合理拓展,并形成协同合作的物流网络构建形式。本文从物流网络特征表现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多角度下对物流网络内涵的认知,继而由此推进我国物流网络的逐步建成。

关键词:网络;物流网络;内涵

物流网络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如,石油工业在物流网络建构过程中物流费用即占据总费用的75%,约为210多元/吨油。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迎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要求我国物流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通过物流网络的构建实现对分散资源的集中式管理,提升整体资源管理水平。以下就是对物流网络内涵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物流产业市场竞争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物流网络特征表现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物流网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性,即在物流网络模式下可基于成本投入最低的条件下将物品发送至需求方指定位置,且以“按需送达、无间歇传送”的形式满足客户需求;第二,物流网络是基于网络平台构建而成,其可便于需求方利用网络平台查询物品物流信息。同时,基于此,物流管理部门亦可透过网络平台对物流业务进行处理,并与其他节点展开良好的沟通行为,且基于开放性网络环境下避免某一节点突发事故的凸显影响到其他节点的运行;第三,信息的先导性亦是物流网络凸显出的主要特征之一,即物流网络在运作过程中可基于业务请求信息接收的基础上对物流作业环境、路径进行规划,继而由此达成高效率物流操控状态。

二、物流网络发展趋势分析

1.产品流动层面的发展

当代网络物流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将“利益最大、成本最小”视为自身长远规划目标,且在产品流动调整过程中为了实现物流的统筹协调,以管理、信息技术等综合物流服务增设的形式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空间,且便于其通过对网络平台的操控随时掌控到产品运输、仓储状况,继而形成良好的产品购买行为。基于产品流动范围视角下,我国物流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以全国性、国际性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形式拓展了物流资源,同时由此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消费需求。此外,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为物流网络外部环境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物流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Web服务器的运用,且通过产品流动的合理规范来应对传统物流运作模式下凸显出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2.社会化分工层面的发展

在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规模、网络化是其发展关键,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物流领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自身网络经营规模进行拓展,同时以物流资源整合的形式来满足物流业分工条件。此外,在物流网络社会化分工过程中获取理论层面的支撑也是非常必要的,如,《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即对物流网络进行了界定,即朱道立教授认为网络物流是产品移动的流通渠道,而在产品由供应地向销售地移动过程中节点、线路的联系、配合影响着物流网络价值的发挥,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物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自身网络节点进行统筹规划,且以综合性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的形式对产品流动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计划,最终由此实现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基于多角度对物流网络内涵的理解

1.实体角度

基于物流网络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依据物流现状配置多个网络节点、联系节点,继而由此形成网状配置空间,实现良好的产品流动指挥。此外,在物流网络模式下,对用户商品、服务等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的网络节点参与到其中,即以相互补充的形式来满足用户服务需求。如,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网络等在建构过程中均涉及到了对物理连接方式的应用。为此,当代物流网络体系在建构过程中亦应强调各节点间物理化的连接,从而便于自身价值的有效发挥。另外,在物流网络研究过程中,我国国标《物流术语》以设施集合,即GB/T18354-2001对物流网络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信息网络在网络体系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为此,应在物流领域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其的深入认知。

2.信息技术角度

在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其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即认为物流网络是两个以上计算机通过HTTP网络协议的连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且便于其在对网络环境进行操控过程中可实现文件、程序、数据等资源间的交互,最终由此达到产品物流操控目的。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物流网络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LAN、WAN、MAN、Intranet、Extraner等网络的设计,同时在网络环境规划过程中基于对网络特征的分析要求物流网络参与者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应注重选择适宜的网络空间,最终由此实现高效率信息交互。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当代物流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强调对信息技术的优化有助于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因而在此基础上应强化对其有效落实。

3.经济角度

基于经济学角度对物流网络内涵的深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西方、日本在物流网络研究过程中,于20世纪80年代期间将“网络”内涵置入到企业环境中,继而通过对企业间网络的观察对物流网络内涵进行界定,且就此推进物流网络建设工作的逐步完善;第二,20世纪90年代,相关经济学家在对美国“网络”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知识经济”理论,且将网络知识置入到市场理论、组织理论环境下,继而由此整合物流服务经济形态;第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物流网络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在服务、协同层面的特征表现较为显著,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学者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服务与协同”,最终由此满足了物流网络实现条件。

四、物流网络的实现——以成品油为例

成品油物流网络在建构过程中为了深入分析“网络”,以的函数关系对物流网络展开了分析,同时通过竞争机制的构建实现了对自身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且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项目。此外,成品油物流企业在网络环境规划过程中逐渐由供应链向综合集成网络方向发展,同时凸显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特征,并将运输干线作为支撑条件推进自身物流领域的逐步发展。另外,当代成品油物流网络在建构过程中结合自身销售、供应特点实现了不同的合作形式。如,A、B成品油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即通过一次、二次物流领域间的合作及销售地、供应地资源的统一配置来增强自身整体经济收益,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除此之外,当代成品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着重强调将企业间联系作为自身发展的支撑条件亦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论

综上可知,当代物流产业在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影响到了其价值的发挥,因而在此基础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要求相关专家学者在物流领域研究过程中应从经济角度、信息技术角度、实体角度等途径出发对其内涵展开深入的分析行为,继而为物流网络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且就此推进物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的内涵与运作机制初探[J].生产力研究,2012,11(04):144-147.

[2]商丽媛,谭清美.基于网格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研究[J].情报杂志,2012,21(10):175-178+169.

[3]王敏功,王伟,蒋泓松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应急物流网络可靠性仿真研究[J].物流技术,2012,21(19):144-147.

[4]李国旗,金凤君,刘思婧.物流枢纽形成的驱动力与演化机理[J].经济地理,2015,13(04):84-89.

[5]杨海龙.基于区域协同视角的内蒙古区域物流网络构建[J].物流技术,2015,20(11):148-151+295.

[6]周凌云,张清,罗建锋.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协同运作机制[J].综合运输,2011,18(06):24-29.

猜你喜欢
网络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