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2015-02-10 04:33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22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预见性内膜下肢

孙 燕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222000

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孙燕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4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术后30例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3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经过预见性护理后29例出院,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3%。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子宫内膜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持续性疼痛,蹲位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等症状,且有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采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增加了患者治疗费用,加大患者痛苦。本文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2014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术后30例患者,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3.7±6.4)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5例,糖尿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10例,高血脂患者3例,有两种合并症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使用镇痛药、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手术时间1.5~5.5h。

1.2预见性护理

1.2.1术前评估,控制高危因素。患者术前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及肿瘤相关抗原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DVT史,综合评估患者发生LEDVT的可能性及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血液黏滞度高等),给予有效处理。

1.2.2加强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讲述DVT发生的可能性、原因,强调其危害性,引起患者的重视。术前1d晚餐流质饮食,足量饮水。手术当日术前适量补充晶体溶液,避免术中出汗过多[3]。

1.2.3肢体锻炼。手术时间较长且术后6h内活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2h帮助患者翻身及被动屈伸下肢和按摩下肢腓肠肌。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术后6h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适当活动下肢及足踝,以保证足踝与下肢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麻醉作用消除后或腰麻后6h,指导患者行足踝主动运动,抬高床头20°~30°,抬高床尾6°,可使股动脉平均最高血流增加33%,有利于静脉回流[4]。鼓励患者术后使用循环减压弹力袜。

1.2.4饮食指导。术后患者需低脂、低糖、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及高热量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便秘等增加腹腔压力的症状,影响下肢静脉回流[5]。术后患者禁食肥腻高脂肪食物,避免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不能进食患者,及时给予鼻饲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1.2.5保护下肢静脉。选择合理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尽可能采取上肢静脉输液,保护血管内壁的完整性。输液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避免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多次反复穿刺,在输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液时应稀释后慢慢滴注,并且输液前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通路。

1.2.6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的变化,每日定时测量下肢皮温及周径并记录,做横向(双侧下肢)比较和纵向(同侧新旧数值)比较,以判断肢体有无肿胀[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应立即排查肺栓塞的可能。如果患者主诉下肢胀痛感,应考虑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2.7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有并发DVT的高危人群及有DVT病史患者,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液的高凝性,我科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多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凝药,降低DVT的发生率。

2结果

3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均进行预见性护理,29例患者术后1周左右出院,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3%,显著少于李谨[2]等报告的6.78%。该患者46岁,术后第2天出现右下肢肿胀、胀痛、下肢有压痛,无浅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卧床休息,无肺栓塞发生,15d治愈出院。

3讨论

DVT多发生于手术后或长期卧床者,其发病主要与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成分改变、血管内皮损伤有关[6]。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1)患者术前多禁食水6h以上,术前进行清洁灌肠而未及时补足体液造成患者体内脱水,血液浓缩,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2)有研究显示,患者术后绝对卧床6h即存在着DVT的隐患,常发生于术后的2~5d[7]。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需卧床休息6h以上,腹部放置沙袋6~8h,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减慢;(3)手术器械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高凝。术后机体启动所有凝血机制,加上止血药的作用,也易造成血液高凝;(4)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时间多在1.5h以上,麻醉时间长,麻醉药使患者肌肉松弛,血管静脉扩张,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减慢[8,9];(5)患者术后因恐惧、疼痛、担心伤口裂开等原因不愿下床活动,也使得下肢静脉血液淤滞。另外,高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均是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容易发生LEDVT[10]。

针对上述各种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预见性护理,合理控制危险因素,可有效减少LEDVT的发生,达到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发生DVT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董纪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J〕.中华临床医护月刊,2009,6(10):46.

[2]李谨,卢青.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236例近远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53-54.

[3]张莉.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山东医药,2010,50(37):39.

[4]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7(5):399-341.

[5]李玉芝.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106-107.

[6]石吴鑫,熊汝成,李鸿儒,等.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48-949.

[7]梁晓宁,郭瑞君,许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624-1627.

[8]谢惠英.子宫全切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4-35.

[9]宋芳,刘朝霞.综合性护理在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68-69.

[10]李秋月,增群下肢静脉栓塞再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16-17.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5-03-0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850-02

猜你喜欢
预见性内膜下肢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