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大学校级公选课课程改革探索

2015-02-17 09:02杨洪琴欧中航
关键词:尔雅超星通识

杨洪琴,欧中航

(凯里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凯里一中,贵州 凯里 556000)

基于“慕课”的大学校级公选课课程改革探索

杨洪琴,欧中航

(凯里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凯里一中,贵州 凯里 556000)

网络媒介在变革信息传播方式,随之影响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学校级公选课课程作为传播大学生非专业知识的载体,需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变革课程建设来适应和满足大学生更广泛的涉猎知识和技能,激发其求知欲和拓展知识面,故在梳理校级公选课课程改革背景的基础上,探索慕课理念运用到公选课课程改革中,以引入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的课程为例,探寻慕课改革公选课的可行性,并通过调查、开设情况分析等了解运用超星尔雅通识课(慕课)改革公选课课程建设的优势及对师生的教与学的挑战,并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探讨。

慕课;公选课;课程改革;尔雅通识课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84

一、校级公选课课程改革背景

学生在选修校级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同下)过程中,存在课程资源不足,授课方式不灵活,学习方式较固定等,如在毕业实习时未修够学分的学生处在毕业和实习两难境地等诸多矛盾凸显,亟需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教与学的方式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可联通,各种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和可用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在获取知识时更加碎片化,催生了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慕课化”的需求,慕课(MOOC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学生的学习需求中孕育而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界近年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2013年“慕课”席卷了全球知名大学,推动着大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通过MOOCs建设加快内涵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来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是教育部推动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新举措。这一系列做法加速了国内外各大网站建设“慕课化”课程,

2014年,国内清华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的MOOCs建设及教学改革创新引领全国高校;国内最大的电子图书和视频课程开发运营商超星公司已具备MOOCs开发应用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全国500多所高校引进该平台课程资源,贵州省直7所本科高校引入其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省教育厅也在积极推动,并大力支持贵州大学和9所市州高校建立“9+1”贵课联盟。目前已经有14所学校引入网络通识课程应用到公选课建设中。

二、探索慕课改革公选课课程——以引入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为例

凯里学院正处在转型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探索公选课课程改革,深化公选课课程模块化设置,建设公选课课程群体系,优化公选课课程资源共享的便捷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超时空限制、便捷性等特征,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校公选课课程资源,实现优质网络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与共享,推进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弥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薄弱,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绩效,方便学习过程管理,并对学习过程生成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为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奠定基础。

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结合慕课的理念,发挥现有优质课程资源,探索翻转课堂的新模式。为此,凯星学院正式启动MOOCs建设,逐步引入超星尔雅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及“爱课程”课程资源服务我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

下面以我校引入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为例,阐述公选课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引入学习平台课程前期调研

1.可行性论证。以超星尔雅通识课、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的“中国大学MOOC”为代表的课程资源建设的不断丰富,拓展了学习者公选课学习面,学习的范围由学校课堂学习到随时随地的网络学习,学习方式由课堂学习到移动学习转变,学习内容由学校教师开设的公选课内容到全球教师开设的多元化学习内容,这一系列的优势弥补了原有公选课的局限性。

由于首次引入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中的课程作为校级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选修,在前期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做了调查研究,采用网络问卷“关于拟采用尔雅通识课在线学习系统选修公选课课程的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接受度和对课程的需求点,探知采用网络学习方式选修公选课的可行性。

2.调查结果分析。75.79%的学生想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系统选修公选课,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网络方式来选修公选课;在课程内容学习的需求方面,主要采用课程类型调查,分为(1)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类,(2)社会与文化类、(3)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4)自然、科学与技术类,(5)自我与人生类,(6)经济与管理思维类,(7)创新与创业教育类,(8)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类:

由表1可知,学生主要在以下类型课程上需求较大,特别是创新与创业教育类和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类,故学校结合调查结果和学校现有的师资开设的课程情况,首次选取超星尔雅学习平台的4门课程:大学生创业基础、心理、行为与文化、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魅力科学作为公选课开设,供全校学生选修学习。

表1 调查统计排在前十的课程

(二)学生运用尔雅通识课平台学习情况

在首次引用尔雅通识课平台课程学习中,全校共800名学生选修该类课程,要求凡是参与学习的学生,需登录学院尔雅通识课学习平台:学习所选课程视频、完成相应作业、提问、讨论、考试等。其中需完整观看视频(学习进度达到100%),课程成绩构成:综评成绩=视频观看(占30%)+网上平时作业(占10%)+网上期末考核(占50%)+提问问题(占5%)+参加讨论(占5%),成绩记载为百分制,60分及格,则可获得本课程学分。

由表2可知,共有4门总计达12.88%的学生未参与课程考试。相对课堂公选课而言,缺考比例较高,主要原因部分学生第一次选择网络方式选修公选课,没有教师的监控和管理,学生自主学习程度欠佳,故忘记或放弃考试。以“大学生创业基础”课为例,选课学生200人,5人未进入学习,13人未参加在线考试,其中187人中有177人获得学分,获得学分率达94.65%,这相对于课堂公选课来说,获得学分率稍高,总体来说采用尔雅通识课学习平台开设公选课利大于弊。

表2 学习结束各课程访问量、提交作业、发帖数据

此外据对学生深度访谈了解到:第一,由于学生在首次接触该平台选修公选课,学习方式和课堂类的公选课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在提问方面担心没有人回复,因而很少有学生提问,但发帖数较多,平均每人发帖近4条,在此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动讨论,生成性资源较多,有利于共享学习资源。第二,在接触慕课方式的大部分学生中,对这种网络在线选修的方式感到“兴奋”。

三、慕课改革公选课课程的优势及对师生的要求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以慕课方式改革公选课课程的优势

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注点,选取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作为慕课方式改革公选课课程,主要是基于以下优势:

1.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并以慕课方式呈现,为学生呈现出优质的通识课程。

2.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弥补公共选修课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有利于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的建设。推动大学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启动MOOCs建设,逐步引入超星尔雅通识教育课程资源服务我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

3.慕课2.0 时代到来,为促进校本慕课(SPOC)深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落地,学习平台聚焦到了学生关键期的身心成长课程上。它有严格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评测要求、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时间划分[1]。

4.有利于弥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的不足,引进与整合各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拓宽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途径,有效促进跨校、跨国高校课程共建与知识共享[2]。

5.方便教学管理部门实时跟踪管理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反馈学习的学习进度。考试结束后,可以提取与课程相关的学生所有学习活动轨迹生成性资源,以便后续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从中挖掘课程资源,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导向,有利于建立“服务型”的教学管理与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二)师生在慕课改革公选课课程中面临的挑战

基于慕课的公选课课程改革对师生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1.教师方面。此次启动“尔雅通识课学平台”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试点工作,旨在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顺应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角色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的身份的转变;通过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参与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在线学习,实现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新型的方式授课,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不仅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同时也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畏惧技术带来的挑战,勇于尝试从慕课方式授课调整自身教学理念,探寻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其实技术在辅助教学中,已越发趋向零基础、零操作技能,如慕课平台的技术只需将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成小知识块或知识单元,利用有摄像功能的器材拍摄,传至相关平台上,提供拓展资源,平台就会根据提供的课程资源构建成一门慕课。

2.学生方面。以尔雅通识课学习平台选修公选课,第一,打破原有的学习围墙,学生有了更多的选课机会和更大的选课空间;第二,搭建成自主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学生可以跨时空选修课程,不管是在校外实习还是找工作,均可以利用该平台自由支配时间,自主在线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方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可以自定学习步调,对于学习重点可以反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可以即时寻求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求助,这样大群体的多元化、多角度协作交互,共享优势资源,会创生大量生成性知识。第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 为学习者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四、基于慕课改革公选课课程探索的建议

从利用慕课改革公选课课程建设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对于教师,需加强媒介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为了公选课课程改革,学校在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方面,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师,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和请专家进校讲座等方式的同时,特此遴选超星尔雅通识课辅导教师,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慕课(MOOC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改革的认识,慕课推动着大学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学习通过MOOCs建设加快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来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也是教育部推动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新举措。

2.提升教师运用慕课改革教学方式。目前,国内清华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的慕课建设及教学改革创新引领全国高校,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结合慕课的理念,发挥现有优质课程资源,探索翻转课堂的新模式。学校每门课程提供2个名额参与学习,并要求遴选相关课程教师参与学习并负责辅导学生、监控学生的考核,在此过程以培养我校师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对学生的评价,需逐步从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存。课堂公选课课程考核评价一般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得出总评成绩,而网络公选课,因无法直接观察学习行为,故通过平台记录学习轨迹收集学习动态,从中挖掘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路径、学习提问、学习讨论等记录等心思,从这一系列的数据信息中综合评价学习状况。

4.加强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和持续的学习服务。这包括对学生学习轨迹的监控和学习问题的及时解答。但由于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具有自由性、随意性和非现场监督等特点[3],这不仅要求学生在使用慕课平台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自身网络学习方法,培养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也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和学习服务方面做出监控尝试,如不定期地进入平台教师管理系统中,查看学习者学习进度和学习轨迹,并导出学习数据资料分发至学生,提醒及时学习并与同伴学习的差距等。这也有效地减少中途放弃学习的情况。此外,根据参与度低的课程适当增加课堂辅导次数。以网络学习为主,课堂辅导为辅的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在面对慕课方式的挑战, 快速适应新型学习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也以不同形式的活动,增强运用媒介辅助学习能力。

5.学生应带着问题学习课程内容,增进网络互动实时交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利用群体智慧力量。如在慕课学习平台上,每一门课的学习对象的基数很大,“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在线提问、在线客服或辅导教师方式寻求答案,别人遇到问题,也可回答,这样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成长的循环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提高网络学习绩效。

[ 1 ] 新华网. 我国高校探索将“慕课”引入正规教育教学[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2/03/c_118400463.htm,2013-12-03.

[ 2 ] 陈丽娟. 论慕课视野下的通识教育——以公共选修课课程实施为例[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05-108.

[ 3 ] 魏志波. E-learning在当前国内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尔雅通识教育平台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143-144.

(编辑:刘伟霄)

2015-05-24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公选课程建设研究”(编号:14ZC270)研究成果之一;凯里学院规划课题立项一般课题:“基于行动研究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网络视频公选课建设——以凯里学院为例”(编号:S1305)研究成果之一。

杨洪琴(1984-),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应用。

G642.0

A

1008-6927(2015)03-0078-04

猜你喜欢
尔雅超星通识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