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管理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经费指标分配
——以大连交通大学为例

2015-02-17 09:02赵志鹏张寿通唐可月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研经费分配

赵志鹏,张寿通,唐可月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8)

二级管理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经费指标分配
——以大连交通大学为例

赵志鹏,张寿通,唐可月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8)

在校院二级管理背景下,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工作指标分配和考核中,如何做到科学公正合理、激发学院工作积极性,关系到学校年度科研工作完成的绩效,亦反映了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具有典型的行业特色、多学科并存的大连交通大学为例,对其科研经费指标分配中的做法进行分析,给出了可以借鉴的兼顾效率与公平、投入与产出的指标分配模型。

二级管理;科研经费指标;科研管理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76

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校院职能,规范管理行为,激发二级学院活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1]。在此背景下,作为主导学校整体发展方向的一方,如何正确界定、发挥其调控、管理职能,成为二级管理成败的关键[2,3]。

科技处作为代表学校行使科研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科研目标和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4]。科技处需要在初期将学校制定通过的年度科研工作指标(包括科研总经费、国家级项目以及论文、专利、科研奖励等)参考多种因素后量化分解,并分配到各二级学院。同时与学院签订目标任务书,并在期末予以评价考核。因此,学校科技处在工作指标分配和考核中,如何既能够做到科学公正合理,获得二级学院的普遍认可,又能尽量激发各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发掘其工作潜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学校既定目标,关系到学校年度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绩效,亦反映了学校科技处管理工作的水平。

科研经费毫无疑问是二级管理模式下考核指标中的重要一项。由于校内各二级院系学科的多样性和科研水平的差异化,如果没有一套对二级院系科研经费分配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不仅无法全面客观的反映和掌握二级院系的科研状况,也无法发挥学校科研政策对整体科研发展的导向作用。因此,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合理的分配科研经费指标模型。然而,在进入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模式。薛福冰引用经济管理里面的HU理论设计的指标分配办法[5],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客观资源考虑不足。张加亮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6],同样主观意愿的因素较多,并未从数据上客观的体现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加之高校类型和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大环境与高校自身情况更是多种多样,且管理工作本身要考虑诸多因素,因此,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科研经费指标分配面临较多的问题。本文以行业特色性较强的多学科省属本科高校——大连交通大学为例,尝试对其二级管理模式下科研经费指标的分配办法进行分析讨论,希望为类似高等学校的二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指标分配的指导原则

大连交通大学是一所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理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高校。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立足辽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铁路市场,积极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和“轨道交通、产学研合作、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学校学科和科研工作现状的主要特点是学科设置较为齐全,学科发展水平不均衡。由于学校财力限制等多种原因,特色学科获得各类支持的机会多、优势突出,其他学科从各方面获得的支持有限。同时,学校的科技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基础较好,与包括南北车集团多家主机厂在内的众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和辽宁省内的各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科研工作发展潜力较大。

为了使建立的数学模型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二级学院的科研实力,确保模型的公正性和实用性,在制定科研经费指标分配的模型时,需要遵守如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模型的建立既要符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又要服务于现阶段的任务,充分体现出政策的导向作用;(2)实用性原则。既要遵循二级学院科研工作的基本发展规律,与之相契合,又要考虑到二级学院的差异性,使模型做到最大程度的“接地气”;(3)完整性原则。即模型要尽可能全面的反映二级学院的科研能力,避免以偏概全的情况;(4)可操作性原则。即通过模型分配科研经费时要做到简单易懂,便于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的理解和操作;(5)可比性原则。即要选择统计口径一致,且有说明力、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计算依据,保证模型的客观公正[7]。

科技处综合以上各方面考虑,认为学校对二级学院设定经费指标的基本依据务必要既符合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定位,也要符合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在此指导思想之下,制定科研经费指标分配模型时,科技处结合校情还坚持了以下指导思想:(1)遵循科研工作的基本发展规律;(2)尊重学校的历史和现状;(3)兼顾效率与公平;(4)考虑二级学院对资源的占有量;(5)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同时,尊重各二级学院的不同特点,对主要承担基础教学任务的学院如外国语学院、理学院、思政和体育工作部等免去指标要求或单列指标(即由学院自行提出完成指标,由学校酌情审核批准)。

二、指标分配模型与办法

对学校下达给各学院的科研经费指标总量Q,可用下面模型表示:

Q=f(a,b,c,…n)

(2-1)

式中,

Q——各学院科研经费指标总量;

a,b,c,…n——进行指标分配所应考虑的各个影响因素。

为完成各学院科研经费指标的分配,首先需要找到尽可能充分的影响因素(a,b,c,…n),其次,需要找到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指标总量Q之间关联的逻辑关系,最后完成计算。

影响高校和其二级学院科研绩效的因素非常多[8],试图将其全部纳入到所建立的模型中,显然无法实现。且选择的影响因素太多,将导致方案和模型过于繁琐;选择太少则易致以偏概全。在此,对于管理工作者需要明确的几点是:(1)管理工作存在平衡和弹性;(2)要发挥政策的调节作用;(3)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4)要剔除交叉因素避免重复计算。因此,根据大连交通大学实际情况,学校科技处主要考虑和采用了学院师资结构数量、科研基础、学科支持强度、科研平台、科研资源占有量和学校对各学院学科科研投入等因素,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得出了以基本指标和投入产出指标作为科研经费指标计算依据的结论。

1.基本指标。在进行科研经费指标分配时,单纯按照师资指标,即按学院师资结构和数量,对相同学科同一职称的教师赋予相同的经费任务后求和来进行分配。虽然与学校教师额定科研工作量和岗位聘任细则等相关规定挂钩,区分了职称、学科等的差异,但没有尊重基本的发展规律。且单纯按照发展指标,即学院历年(主要是近几年)科研经费的完成情况,对各学院设定相同或不同的增长系数进行指标分配,会造成完成情况较好的学院负担不断加重,显然不够公平。

因此,应将师资指标和发展指标结合起来,定义为基本指标。在此,采用下式计算基本指标:

P1=aA+bB

(2-2)

式中,

P1——基本指标;

A——师资指标,考虑二级学院师资结构和数量因素;

B——发展指标,考虑二级学院科研经费发展历史情况;

a,b——兼顾公平与效率,人为赋予的权重。

作者认为,由于公平原则高于效率原则,所以a应该大于b(例如,赋值a=0.6,b=0.4)。同时,考虑到学校发展特色和学科发展的支持强度不同(例如,学校层面主导和整合的各类战略合作、大课题申报等,显然部分重点特色学科受益更多),以及发挥政策的调节作用,创造性地引入了一个用以反映学校对学科支持强度差异的调节系数和一个用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的调节系数,对上式进行优化。优化之后的基本指标计算模型为:

P1=K1K2(aA+bB)

(2-3)

式中,

K1——学科调节系数,考虑学校学科的支持强度,0

K2——政策调节系数,由于某种特殊条件存在所需进行政策调节,K2>0。

因此,基本指标是考虑了学院师资结构数量、学院科研基础、学科支持强度和政策调节的指标。实践表明,学科调节系数K1的引入(在无特殊情况,不需政策调节时可使K2=1),使指标计算更趋合理,将指标下放至学院时也更容易被接受。

2. 投入产出指标。虽然对高校“投入产出比”的绩效评价存在异议,但高校绩效评价可以为高校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9]。在学校科研经费指标分配工作中,笔者也部分引入了“投入产出”的概念,建立了人力、资金、平台等资源的占有量与科研产出的关系,以求指标分配更加合理。

学校对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方面的投入有很多,结合学校实际,经过分析归纳,笔者选取了科研平台、重点学科支持(立项建设学科)、学科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生导师岗位、特聘教授岗位等显著获得学校资金和政策支持且应该有所产出的因素,并分别定义其投入产出比,然后求和得到投入产出指标。

(2-4)

式中,

P2——投入产出指标;

ri——第i个因素投入产出比;

fi——学院获得第i个支持因素强度,包括二级学院科研平台、学科立项建设投入、学科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导、特聘教授岗位数量和支持经费等。

(2-5)

三、完成情况与分析

2013年,在充分征求各学院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将包括经费指标在内的科研工作指标制定完毕并顺利下达至各学院,试行一年来效果良好。表1是2013年末学校对各二级学院科研经费指标完成情况统计,经年终考核评价,除指标单列的学院全部完成科研经费指标外,以本模型所计算的数据作为标准参与考核的10个学院中,有6个学院超出或接近完成所下达的指标。

表1 2013年各二级学院科研经费指标完成情况

我校目前的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立足于培养应用技术的高层次开发人才,因此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承担着较重的基础课教学任务。笔者将参与考核的10个二级学院中,这类教师所在的学院标示为偏重教学型学院,将教学任务相对较少的学院标示为科教兼顾型学院。

经过具体分析可知,各二级学院的完成情况与基本指标(P1)权重和投入产出指标(P2)权重并无线性关系,但科教兼顾型学院的科研经费完成情况要明显优于偏重教学型学院,所以主要与二级学院的定位和教师的投入程度有关,同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4个差距较大的学院情况各有不同,有因科研骨干教师身体原因造成项目经费减少的,有由于“大小年”原因造成项目经费波动较大的,有因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缺少从事科研工作的精力,还有因政策导向的原因造成科研经费并未进入学校账户。如何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于科研经费指标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经费指标分配模型,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四、结束语

实施二级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需要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注意的是,在科研指标分配中,第一,指标无法包罗方方面面,第二,量化指标不能尽善尽美。因此在科研指标分配和科研业绩评价工作中,学校科技处应该抓住关键指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指标分配不是目的,更不是限制学院自主发展。学院可结合指标任务和本学院实际,制定更加合理的学院自身发展目标。

[ 1 ] 张敬.完善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5):6-8.

[ 2 ] 卢欣杰.规范二级管理推进地方高校科学协调发展[J].世纪桥,2010(5):87-88.

[ 3 ] 马巍.对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科技成果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09(28):148.

[ 4 ] 周文胜,姜川.试论研究型大学的校院二级科研管理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68.

[ 5 ] 薛福冰.高校科研目标测定与管理研究[J].江淮论坛,2012(3):190-192.

[ 6 ] 张加亮.基于模糊数学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绩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4):91-94.

[ 7 ] 郑瑞琨,刘卫,陶瑞,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科研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4,28(5):340-346.

[ 8 ] 王炎坤,张金隆,孟新光.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计划的定量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45-48.

[ 9 ]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EB/OL].http://www.nies.net.cn/cb/bg/201203/t20120329_303296.html.

(编辑:刘伟霄)

2014-10-24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创新研究”(编号:W2013076)。

赵志鹏(1980-),男,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G647

A

1008-6927(2015)03-0047-03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研经费分配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