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5-02-20 15:49卢绍蓉
云南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血糖值抗结核肺结核

卢绍蓉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一科,云南 昆明 650041)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发作肺结核,是肺结核的高危发病人群[2]。据WHO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已高达36.8%[3],且其治疗难度较大。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 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 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另外50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基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肺结核,其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胸部X线拍片显示患者肺部有结核性病变,且有糖尿病史,其各时段血糖值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男女比例为1.08∶1,年龄为60~84 岁,平均年龄为(67.17±6.9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为61~81 岁,平均年龄为(65.94±4.21)岁。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平均年龄,P值大于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

二、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适当的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还可视患者情况加用维生素E,适当进行维生素A的补充。根据患者的肺结核情况,将抗结核治疗时间进行调整,避免在患者血糖值不够稳定的时间段进行抗肺结核治疗。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肺结核治疗效果。

三、疗效判定:血糖控制的正常范围为,患者空腹血糖值在7mmol/L以下,餐后2h的血糖值在10mmol/L 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6.5%。治疗的6个月内,如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总天数超过60d,即为优;如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总天数不足60d,但超过20d,即为良;如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总天数不足20d,即为差。

肺结核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为,显效,即患者在治疗后,其病变范围基本消失或缩小范围超过50%,病变区的空洞消失或部分闭合,痰菌培养结果转为阴性,无纤维化的情况出现;有效,即患者在治疗后,其病变范围缩小,病变区的空洞部分闭合,痰菌培养结果部分转为阴性,部分区域内出现纤维化;无效,即患者在治疗后,其病变范围未缩小,甚至扩大,病变区的空洞仍然存在,痰菌培养结果仍为阳性,出现纤维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s)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认为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当P值大于0.05时,则认为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结 果

一、血糖控制情况: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84%,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加显著(P<0.05)。详情见表1。

二、肺结核治疗情况:对照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类疾病,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使患者的肺结核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同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更加严重,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有关研究[5]表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要比单纯性的肺结核患者严重,其病变处发生空洞较多。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较高,高血糖对结核杆菌的增殖起到促进作用,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减弱,从而使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代谢发生紊乱,其免疫机制功能出现障碍,免疫力降低,巨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能力减弱,肺结核病菌清除不彻底[6]。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A,其呼吸道的黏膜对病菌的屏障作用减弱,导致患者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容易出现复发[7]。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环境不够稳定,血管出现异常,血氧出现失衡,容易滋生肺结核杆菌,使肺结核的进程加快。在血糖不稳定时间段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会使患者机体内的糖脂质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进一步导致肺结核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8]。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和血糖控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量维生素A、维生素E的补充,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少患者肺结核的复发;通过使用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对病菌进行吞噬,有效清除肺结核杆菌;对患者抗结核药物使用时间进行调整,尽量选择在患者血糖维持稳定的时间段进行抗结核治疗,能够避免恶性循环的形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加显著(P<0.05),其肺结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较为一致。

表1 血糖控制情况对比[n(%)]

表2 肺结核治疗效果对比[n(%)]

[1]成会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8例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56-58.

[2]姜杰,朱纯儒.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疗效对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59-860.

[3]郭茹,杜亚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16-2217.

[4]曹丽.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13,16.

[5]李林忠,李娜,陆兆文,等.106 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7):1755-1757.

[6]KUMAR N P,SRIDHAR R,BANUREKHA V V.et al.Expansion of pathogen-specific T-helper 1 and T-helper 17 cells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co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3,208(5):739-748.

[7]麦洪珍,杨智,徐齐峰,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62-63.

[8]WANG Q,HAN X,MA A,et al.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poverty zones in China:Rationale and study design[J].Diabetes Research Clinical Practice,2012,96(3):385-391.

猜你喜欢
血糖值抗结核肺结核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的影响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