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5-02-20 18:21李厚建
关键词:自治区毕业生新疆

李厚建

(新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多民族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好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大力推进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对于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抵御和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颠覆、渗透和破坏,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一、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总体状况

(一)基层的概念

要研究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总体情况,首先要明确基层的概念。“基层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广大的农村,也包括城市的社区;既涵盖了县级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更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1]”。

(二)新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

目前,自治区共有高等院校32所。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对自治区高校毕业学生的统计数据,2008年8月自治区高校毕业学生(非师范类)为39 505人,就业毕业生为28 150人,就业率达71.26%。其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占12.06%,具体情况是: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为538人;参与“三支一扶”的毕业生为500人;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毕业生为282人;通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就业的毕业生为3 361人;自主创业83人。截止2013年8月30日,自治区高校毕业学生(含师范类)为73 772人,就业毕业生为53 426人,就业率达72.46%。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占17.2%,各类企业就业占67.33%,基层服务项目、参军、升学等占8.34%,其他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占2.94%。

以新疆大学为例,从个体高校看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新疆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毕业生人数居自治区各高校之首,毕业生涵盖文、理、工科,选取新疆大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新疆大学历年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2012年毕业生人数4 345,基层就业毕业生814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8.73%;2013年毕业生人数4 265,基层就业毕业生746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7.4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不足毕业生总人数的20%。大部分毕业生依然把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大城市作为他们的就业首选。

二、影响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因素

影响我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新疆基层经济欠发达,对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中东部地区落后,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更为滞后。地方政府财政增长能力有限,政府对基层的投入相对较少。“基层就业环境艰苦,工资福利待遇问题一直是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2]。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新疆基层单位普遍待遇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二)基层就业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06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政策》。201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试行)》等。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州并没有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配套措施,导致这些政策出现落实不到位、“挂空挡”等现象。另外,“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基层项目普遍存在生活补助低、发放不及时的现象”[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毕业生在服务期满后,还面临着重新择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三)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守旧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不少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心态趋于。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及家长存在着“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一次就业定终身”、“非城市不去”、“非待遇不高不去”等传统就业观念,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以2013年新疆大学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为例,在90名被调查学生中,尽管有56.6%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到西部或基层就业,但在回答“您毕业后最愿意到哪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就业”这一问题时,31.1%的学生最愿意到国有企业工作,30%的学生最愿意到政府部门工作,21.1%的学生最愿意到事业单位工作。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仍然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单位工作,而不愿意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工作。此外,一些学生还担心到基层就业“下去了,上不来”。

(四)基层就业的社会环境缺乏吸引力

在新疆,基层一般都处在农牧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资收入水平较低,部分地区在体制、观念还比较落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交际圈狭窄,个人恋爱、结婚、子女的教育等现实问题。此外,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毕业生在基层工作还面临着语言、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适应问题。另外,近年来,新疆暴力恐怖活动频发,基层维稳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三、促进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人才资源优化配制工作,是实现“稳疆兴疆、固边富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及家长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一)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不能靠简单的动员和短期的利益诱惑,更需要有理性和长期的制度支持”[4]。在自治区层面,将国家就业政策与新疆实际相结合,加大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例如,2011年自治区对公务员招录政策做出调整,自治区厅局机关新进公务员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录,而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招录。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公务员上升通道,对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地州层面,要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配套措施,将国家和自治区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对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要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关心、生活上体贴。

(二)大力改善地方用人环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须有必要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像新疆这样一个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国家和自治区要加大此项工作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门人才开发基金,列入专项财政预算,用于保障基层工作毕业生的工资福利,确保他们在基层呆得住、留得下。要完善对已在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管理机制,留住用好人才。地方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设立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市场,积极开展基层就业推介活动,并主动为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切实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新疆高校应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作为毕业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年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大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值。邀请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回校举办报告会、讲座等,带动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增强学生职业认识,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举办毕业生创业培训班,培养毕业生创业意识,掌握必要的创业技能,为创业毕业生提供项目、政策、咨询等服务。

(四)广大学生应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就业思想,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摒弃“一次就业定终身”、“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了解社会需求,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理性的就业心态,避免选择职业时出现迷茫和困惑。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要注重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在新疆,广大学生还应加强民汉双语的学习。

(五)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深挖拓展潜力

自主创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新疆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更有现实意义。因此,要制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加强舆论宣传,提供经费支持、税收优惠,为毕业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支持基金”、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大赛”,每年对自主创业、成效显著的毕业生典型进行表彰,对优秀的创业计划予以资助,引导广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另外,可在条件成熟的县市试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带有操作性强的创业项目的毕业生提供创业基本保障,确保其创业成功,用成功范例影响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更多的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基层,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为新疆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自治区毕业生新疆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最“叛逆”的毕业生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