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美的物理实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2015-02-23 05:58宋净霖
物理之友 2015年7期
关键词:双缝名师物理

史上最美的物理实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宋净霖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克劳斯·约恩松(Claus Jönsson, 1930— )德国物理学家.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德布罗意根据对称性思考,认为实物粒子也应有波相随,即现在所说的“德布罗意波”.杨氏双缝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性,那么,德布罗意波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也应来自实物粒子的双缝干涉.

1961年约恩松创新地使用双缝实验来检验电子的物理行为(如图1),验证了电子也会发生干涉现象(如图2),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效应.他利用长50μm、宽0.3μm、间距为1μm的狭缝,进行了电子的双缝实验,最终得到了与光经过杨氏双缝的干涉条纹相似的电子双缝衍射图样.电子的双缝干涉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理论,并进一步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图1

图2

《物理之友》主要栏目简介

1. 名师论坛:名师视点成长之路

2. 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学案设计

3. 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实验创新

4.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DIS物理实验

5. 试题研究:解题指导中考、高考、奥赛、自主招生命题研究

6.STS研究:物理学史物理·生活·社会

7. 学生园地:学生创新学生论文

·封面说明·

猜你喜欢
双缝名师物理
只因是物理
双缝实验,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之思辨
名师简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狭缝宽度对双缝后光场分布的影响
双缝干涉实验探讨光波的相干性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