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M模型的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2015-02-25 03:18林丽钦
关键词:厦门集群产业链

林丽钦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商贸系,福建 厦门 361008)

基于GEM模型的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林丽钦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商贸系,福建 厦门 361008)

近几年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发展良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竞争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等外在因素,但在一些内在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弱势,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要提高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需要在政策、制度、文化、创新、产业链一体化等因素方面,努力营造产业集群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光电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

厦门毗邻台湾,台湾光电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过程中,往往把投资地点选择在厦门,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与台资企业的投资密切相关,厦门外资光电企业85%来自台湾。在一批台资和本地企业带动下,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上下游环节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总体而言,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发展良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竞争优势不是特别明显,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集群发展。因此,笔者基于 “GEM” 模型对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该集群在对接台湾光电产业转移方面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GEM模型的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

GEM 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 和Hervey Gibson在波特 “钻石模型” 基础上提出,主要用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该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三大因素: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和市场(Markets),三大因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具有互补作用的6个因素[1]。GEM 得分越高表明该产业的集群竞争力越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可将 GEM 模型所涉及的 6 个因素进一步细化为与该集群相关性较强的29 个因素,构建厦门光电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和三级指标层,见表 1。

(二)资料的收集及统计

为测定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笔者根据上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调查问卷,对厦门市20家光电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20 份,收回有效问卷 15 份。本研究的指标分值取每份问卷相同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各层次指标权重和得分见表2。

(三)GEM 模型的得分

根据表2的指标得分,应用 GEM 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的 GEM 模型得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GEM =2.5 {ΠI=1,3(2Bi)}2/3=2.5× {8×B1×B2×B3}2/3=2.5×{8×6.76×6.17×6.34}2/3=411.98

该模型得分为411.98分,而且6个二级指标层的平均得分为6.42分,说明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

表1 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争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竞争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其中资源因素得分为7分,说明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外部市场、企业的结构与战略三个方面得分较低,只有5.96分、6.17分和6.38分,说明这三个方面因素是该集群发展的弱项。

二、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劣势

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在对接台湾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在笔者回收的15份“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中,有40%提出厦门光电产业集群要“从研发和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改善”,有20%的企业认为目前存在“供应链和原材料配套”问题。

(一)竞争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台湾地区光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在承接台湾光电产业转移过程中,厦门表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表2的29个三级指标层中,“地理区位条件”指标得分最高,为7.73分,是唯一一个超过7分的指标。这是因为厦门与台湾地区具有“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五缘”联系,台商无论在语言、生活习惯和文化方面,还是在商业标准、经商脉络等方面都比较熟悉。由于厦门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潜力,目前已成为台湾光电企业投资大陆的首选之地。

表2 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各层次指标得分

资料来源:根据回收的调研问卷整理。

2.政府扶持力度大

表2中的“政府对光电产业扶持的相关政策”的指标得分较高,为6.87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厦门地方政府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厦门对接台湾光电产业。国家科技部将用5年时间,在厦门建设光电等5个两岸新兴科技产业对接基地,还将在厦门构建两岸科技产业“四大平台”[2]。厦门制定了光电子、LED、太阳能光伏等光电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了国家级LED检测与认证中心、光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扶持光电产业的平台机构;设立了对台科技合作交流专项资金、“双百”人才计划等;成立厦门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给予财政资金的扶持,支持光电企业建立国家、省、市级企业及工程技术中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友达光电、宸鸿科技、天马微、冠捷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厦门光电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集聚。目前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已形成了平板显示、光照明(包括节能照明电器和LED照明)、太阳能光伏、光通讯、现代光学元器件等五大板块。其中LED已形成从原材料蓝宝石晶棒、衬底生产到上游的外延片、芯片制造,到中游的封装,再到下游的灯具、显示屏、背光模组等应用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平板显示板块已拥有从上游的基板玻璃、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和背光模组装等六大主要原材料,中游显示屏制造、显示模块组装到下游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较完整的产业链。

(二)竞争劣势

1.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研发能力薄弱

光电产业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产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虽然由于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吸引了一些台湾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但厦门光电产业发展仍面临光电专业技术人才偏少的问题,尚未形成支持光电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群体。厦门普通高校偏少,工科较薄弱,而且职业教育又以文秘、财会、计算机和管理等专业为主,没有重点培养有技能的技术人才,因而光电研发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

2.主要原材料的本地采购率较低

在表2的29个三级指标层中,“主要原材料在厦门本地的供应程度”指标的得分为5.6分,是所有指标中最低的,二级指标中的“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指标中的其他三个指标也偏低,说明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主要原材料在厦门本地的供应程度较低,而且相关的配套辅助行业也不够完善。目前厦门光电企业只有300多家,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台商到厦门投资多表现为自带原材料、设备等,台资光电企业零部件的本地采购率仅为40%左右。

3.产业链较短,以低端环节为主

厦门光电产业主要以下游模组和整机品为主,缺乏产业链中游核心产品面板和上游产品的研发、生产,产业链较短。目前拥有以天马微电子为代表的5.5代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和彩色滤光片生产商;以友达光电、京东方、达运、迎辉、京嘉为主的背光模组和模组组装厂家;以冠捷、景智、安台为主的液晶电视生产厂家;以宸鸿科技为主的触控屏生产企业。但面板制造、关键配套原材料、关键设备制造等核心技术仍主要掌握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大企业的手中[3]。

4.投资环境对台资的吸引力下降

据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TEEMA)2007年发布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2007年厦门的综合排名跌出10名以外,在15项单项指标的十优城市排名中,只有“最适合从事内销市场”这项指标排名第9。厦门投资环境排名下降的主要理由是由于土地取得成本节节上升,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另外由于发展快速,更吸引了台资之外的大批跨国企业投资者,基于“抓大放小”原则,对台商的关心度就会有所下降。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GEM模型和竞争优劣势的分析,发现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等外在因素,但在一些内在因素如研发能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专业技术人才、集群内企业的关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弱势,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要提高厦门光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在政策、制度、文化、创新、产业链一体化等因素方面,努力营造产业集群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一)引进和培养光电产业紧缺性人才

厦门市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各种人才优惠政策,特别是人才的住房优惠政策,发挥厦门宜居的生活环境优势,积极引进海内外光电人才到厦门创业和工作,特别是引进台湾、日本及韩国等境外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市政府可以出资赞助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开设光电产业制造的相关紧缺专业或相关课程供理工科系的应届毕业生选修;依托厦门现有的中高职教育体系,加强光电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培训的方式,培养一大批适应光电产业化需求的实用型高级产业技术工人。

(二)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层次

在扩大引进外资光电企业时,考虑光电产业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拉动产业链整体转移,既要引进加工制造环节,更要引进主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重点引进目前较缺乏的中游核心产品面板的生产,延长产业链。鼓励外资光电企业在厦门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特别是对外资与本地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在厦门设立技术研发机构的项目予以扶持。制定产业关联政策和产业提升计划,鼓励外资企业提高本地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关联,带动本地企业的发展。

(三)继续完善投资环境

延续产品生命周期、选找最优生产要素分别是台商投资大陆的内、外驱动力,台湾科技产业在大陆投资多以寻求市场型和寻求效率型为主,其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台商偏好的区位投资环境[4]。因此,厦门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为投资者提供足够的建设用地,改善翔安火炬高新技术园区的交通运输和生活居住条件,完善供电、供水、仓储等方面的产业配套设施和辅助机构的建设,为投资企业提供单一窗口的完善服务和有效率的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以吸引更多的台商和外资企业在厦门投资、创业。

(四)优化公共创新投入与服务体系,激励企业创新行为

政府应制定区域创新政策,加大公共科研资金投入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科研院校和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定期召开由企业家、科研院校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良性互动。制定光电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政策,激励光电产业龙头企业以技术联盟等方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对主导性产品的生产线进行技术创新。在光电产业园区内,开展创新论坛、科技论坛、创业指导等活动,鼓励企业实现创新知识共享。促进光电企业间的研发合作,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五)继续促进海峡两岸光电产业的交流合作

多年来,厦门光电子行业协会与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光电协进会、台湾照明输出同业公会、台湾工研院等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对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水平,深化与台湾光电产业的对接,行业协会应继续发挥交流前沿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两岸各生产要素、各领域的直接流通和交流交往,吸引更多的台湾光电企业到厦门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和营运中心。

(六)促进光电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交流与协作

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开展产业链项目对接、行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促进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和沟通交流,促进实现本地就近协同配套,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光电产业集群创新文化的形成,促使跨国公司把更多的产业链环节特别是研发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布置在厦门;加强行业内企业的有效沟通,制定行业发展公约、诚信公约等,建立共同的合作规范,促进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机制的建立,形成产业集群内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

[1]Tim Padmore,Hervey Gibson.Modeling system of innovation:Ⅱ.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J].Research Policy,1998(23).

[2]海峡两岸光通信产业联盟在厦成立[EB/OL].http://www.stroe.org/news/guangtongxun/2011/0718/990.html.

[3]日本液晶基板玻璃巨头落户厦门[EB/OL].http://www.taihainet.com 2014/1/25 7:37:11.

[4]蔡金树,李非,林坚.台湾科技企业投资大陆的动因和环境需求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0(1).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ompetitiveness of Xiamen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Cluster Based on GEM Model

LinLiqin

(TheDepartmentofBusiness,XiamenCityUniversity,Xiamen361008)

During the last decade,Xiamen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cluster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with abov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However,there is no spec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The competitiveness of Xiamen optoelectronic industry cluster mainly come from the external factors for a perfect geographic location,the government support policies and so on,but with significant weakness in some internal factors,which restrict its further development.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of Xiamen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cluster,it should strive to creat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good industrial clusters in the aspects of policy,system,culture,innovation,integration of industry chain and other factors.

photoelectric industry;industrial cluster;competitiveness

2014-12-26

福建省委宣传部社科项目(2014B032)

林丽钦(1971-),女,福建莆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跨国公司投资、产业集群研究。

F290

A

1673-1395 (2015)02-0068-05

猜你喜欢
厦门集群产业链
厦门正新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偶”遇厦门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厦门猫街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