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操类内容教学状况研究①

2015-02-26 08:25丛伟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辽阳市体操问卷

丛伟(大连大学 辽宁大连 116622)

中学生体操类内容教学状况研究①

丛伟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体操教学的现状、师资队伍和学生认知状况等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学体操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从客观的角度反映了中学体操课程的开展现状,具有借鉴意义。建议各个县市区的各级教育部门对体操教学应给予高度重视。开展各种体操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鼓励各学校的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同时应加强高水平高学历专业教师人才的引进,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关键词:体操教学中学体操学习障碍教学现状

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提出了“体育教育是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意识品质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1]体操运动项目以“健”和“美”为主要特征,深受青少年的广泛青睐,能迅速风靡全球,有其自身魅力特点。体操基本特点是自然优美的动作与美妙动听的音乐相结合。体操按照相应教学规律和美学尺度要求运用语言、动作、表情、音图组织、调控等教学方法,通过体操教学很好的诠释了体操的艺术特点,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中学体育教育重视和提高体操类内容的教学,具有实际作用与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的深入,中学的课程改革工作在全市推开,这为体操在学校的推广和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持。但资料显示,很多学校的体操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文章针对开展情况相对较好、在辽宁省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辽阳市中学体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找出中学体操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为中学体操课程教学提供一定借鉴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辽阳市第一中学、辽阳市第二中学中学、辽阳市新华路中学5所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其中体操教师3名,学生1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充分了解与课题有关的背景资料、进展情况;了解国内外体操课程教学的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体操课程教学的认识与看法。

1.2.2专家访谈法

访谈对象为辽阳市中学的相关负责人,对体操教学情况、实施情况、场地器材、授课教师等许多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访谈有关专家了解有关体操教学的改革设想,获取相关研究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全面了解辽阳市中学体操课程的开展现状,当场发放并回收的形式进行,其中发放教师问卷6份,发放学生问卷100份。

(1)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再测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随机对部分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其中,教师问卷6份、学生问卷50份。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9。

(2)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保证问卷设计有效,对问卷调查的体系和内容的确定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对9位专家老师进行了问卷效度的咨询检验,评价结果为“合适”。

1.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纳整理,运用Excel2003软件,对其中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

1.2.5逻辑方法

查阅有关资料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探讨,运用了多种逻辑形式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

2 调查结果与讨论分析

2.1中学体操教学开展现状

2.1.1中学体操课开设状况

通过对辽阳市中学5所小学体操课开设状况得调查显示:其中有2所学校开设了体操课程,占调查总数的43.8%。3所学校已开展过体操活动,主要局限于文艺晚会、校运会开幕式的展示等大型团体活动,并且开展时间较短。

在所开设体操课程的2所学校中,初1年级都没有开设体操课程。访谈了解到,学校主要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身体发育不成熟,对体操课程的理解还存在偏差,课程不好开展;初二年级以上学生在身体和心里上相对成熟,并且自控能力意识较好,有利于组织实施,因此已经开设了体操课程的学校基本设置在初二年级以上。

2.1.2中学体操教学状况

通过调查表明:辽阳市中学体操教学配备了基本的教学资料,从一定程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因而造成了教材的混乱和无序。比如,任体操教学的老师,没有统一的教材;大部分教师采用运动员培训教材,占总比例的60%。此外,教师利用网络选取教材,选取缺乏合理性和连贯性。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教学内容基本都局限在体操基本动作上,缺乏专业技术较轻的授课方式。在教学设施资源方面,辽阳市中小学室外场地和室内场地的建设情况较为理想,而健身馆和体育馆的建设相对滞后。在教学器材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具备音响设施,而体操垫子、镜子和把杆的比例相对缺少,镜子、把杆等基本教学设备更加缺乏。所以,为保障体操教学的普及和开展,学校应加大对基本教学设施的投入。

2.1.3中学体操课外活动开展现状

通过显示,辽阳市5所中学开展体操课外活动的学校有2所,占总比例的40%,且这5所学校均是开展体操课的学校,没有开展体操课外活动的学校有3所,占总比例的60%。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没有把体操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体操教师能力不足等。但对体操教学训练的调查显示:有1所学校开展了体操的课外训练,占调查总数的2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每年会有体操比赛,有些学校虽然没有开设体操课,但是会选择少数学生进行训练,目的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或升学考试。因此,大多数学生并未参与到体操的运动中。

2.2中学体操教师队伍现状

2.2.1辽阳市中学体操教师的性别和专业结构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6名体育教师中,正在从事体操教学的教师有3名,占总比例的50%,其中男性体育教师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6.7%,女教师占33.3%,体操教师中男教师占22.2%,女教师占77.8%。可以看出,女性体操教师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而男性体操教师很少。由此可见,善长体操教师的教师非常缺乏,这是导致学生学习体操兴趣比较低的只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体操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关键。学校应加大体操老师招聘工作,多倾向于男性教师,尽量降低男女体操教师的比例差距,使教学需要得到均衡发展。

2.2.2中学体操教师学历结构调查

有67%的体操教师为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占多数,一名教师为硕士学位。多数教师未经过专业学习,不能很好的从事体操教学,体操教学的总体趋势并不乐观。所以,应加强高学历教师人才的引进,不断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2.2.3中学开设体操内容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得知,辽阳市中学开设的体操课程均以基本体操动作为主,并没有开设高难度的动作,主要以跳箱、垫上简单动作为主,说明辽阳市体操类教学内容还有待深化,对于学生需求还有待了解,进一步发掘体操教学的精髓,使它适应初中体育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中学生对体操认知状况

2.3.1中学学生对体操的喜爱情况

调查统计表明,辽阳市中学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课内容中,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最多,这与球类运动多样的趣味性相符合。体操课位居第三位,占调查总数的18%,说明学生还是很愿意上体操课的,特别是女生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但从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体操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对体操的有关知识和作用更是不知道。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学生了解体操的主要途径是家长的教育,其次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由此可见,体操课在中学的开展需要学校进行有效的宣传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2中学学生体操兴趣原因调查

从表1放映的内容看,在对辽阳市中学100学生的调查中,喜欢体操的学生有50人,占调查总数50%,对喜欢体操运动原因的调查显示:选择体操能塑造身体形态的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50%,这部分学生又以女学生居多,这也比较符合体操运动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塑造个人身体形态。同时有16%的学生表示选择体操是因为该运动富有活力动感。

2.3.3中学学生学习体操障碍原因调查

调查得出,辽阳市中学生抵触体操教学的原因有多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体操动作相对于其他动作,表现为动作较难,学习时比较吃力,并且少数同学畏惧体操中的部分动作,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体操内容的授课。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表1 辽阳市中学学生喜欢体操原因统计

(1)辽阳市5所中学只有2所学校开设了体操课程,占调查总数的40%。为了方便教学管理,各开设体操课程的学校都将课程设置在初一年级以上开设。

(2)辽阳市中学体操教学配备了基本的教学资料,从一定程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健身馆和体育馆的建设相对滞后教学器材相对较少。

(3)辽阳市中学体操教师男女比例与体育教师男女比例成反比。且体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欠缺。

(4)辽阳市中学体操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占调查总数的67%,基本上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但缺少高学历体操教师。

(5)辽阳市中学学生对体操的兴趣比较浓厚,主要是因为体操可以塑造身体形态,并具有富有动感;不喜欢体操的原因主要是体操动过难,怕同学嘲笑以及部分学生有害怕心理。

3.2建议

(1)研究表明,辽阳市中学具有代表性的5所中学体操教学现状具有借鉴意义。建议各个县市区的各级教育部门对体操教学应给予高度重视。开展各种体操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鼓励各学校的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同时应加强高学历专业教师人才的引进,不断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2)提高体操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团体组织丰富多彩的体操班级赛和年级赛,用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种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同时还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加强中学体操场地设施的建设。为体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

(4)各个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对体操教材、教学内容、评价体系进行统一的整理和规划,教学内容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教学方法体现出合理性和灵活性。

(5)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能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Z].2002.

[2]潘前,王长琦.中美体育知识教学现状比较[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7-39.

[3]高鹏.我国体育核心期刊体操学术论文研究内容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张莹.在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1):273-274.

[5]鲍娟.浅谈体操的美感和健身价值[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 (10):77-78.

[6]吴卫军.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以甘肃省陇南成县城区为例[J].新余高专学报,2009,14(3):119-121.

[7]郭丽波.小议体操模块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 104.

[8]郭艳华.高校体操教学中羞怯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运动,2012 (3):122-123.

作者简介:①丛伟(1963—),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052-02

猜你喜欢
辽阳市体操问卷
辽阳市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卫士群英谱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大力发展辽阳市精细化工产业的对策
头脑体操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辽阳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