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辞赋援引《诗经》语词祖述

2015-03-01 03:06张新伟史光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诗赋蔡邕青衣

张新伟 史光辉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蔡邕辞赋援引《诗经》语词祖述

张新伟 史光辉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诗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蔡邕赋作中援引了大量《诗经》的语词。蔡邕辞赋对《诗经》语词的祖述,分为忧愁类、典故类、美色类、植物类、气象类、专有名词类等,其辞赋深受《诗经》为代表的经学的影响。

蔡邕;辞赋;《诗经》;语词

一、汉赋与《诗经》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1](134)从刘勰的这个论断汉赋与《诗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恰恰印证了“两汉文赋之家,莫不洞穴经史,钻研六书”[2](738)和“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气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3](117)的经典论断。那么《诗经》影响了汉赋的哪些方面呢?第一,《诗经》四言形式。汉赋继承了《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的句式,“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本,比物属事,离辞连类”[4](26)。如邹阳的《几赋》,公孙乘的《月赋》,羊胜的《屏风赋》,刘安的《屏风赋》,孔臧的《鸮赋》、《蓼虫赋》,扬雄的《逐贫赋》,张衡的《冢赋》,赵壹的《穷鸟赋》,蔡邕的《青衣赋》等,皆用四言句式,其他诸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扬雄《羽猎赋》,张衡的《西京赋》、《东京赋》、《归田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等也有大量成熟的四言句式。“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1](67)正说明了四言洋溢着庄重典雅、从容不迫。第二,《诗经》的韵律美也影响到了汉赋。汉赋作为韵文,自然也讲究韵律美。如张衡的《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4](693)前五句押“耕”韵,后四句押“幽”韵。最后,汉赋继承了《诗经》的“美刺”观念。刘熙载说:“言情之赋本于风,陈义之赋本于雅,述德之赋本于颂。”[5](86)一方面对德政教化极尽渲染揄扬之情,另一方面又学习诗经的讽谏,然而往往流于“劝百讽一”之讥诮。所以扬雄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6](45)。

二、蔡邕辞赋援引《诗经》语词祖述

汉末文坛领袖蔡邕“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7](1980)“覃思典籍,韫椟《六经》”[7](1980),他的赋作援引了大量《诗经》的语词。为了更方便地论述,分为七类进行说明:

1.忧愁类

(1)忧心、殷殷

《<述行赋>并序》:“感忧心之殷殷。”《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8](33)“殷殷”在诗赋中均指忧愁,又与“忧心”连用,说明愁苦之深。

(2)不寐

《<述行赋>并序》:“宵不寐以极晨。”《诗经·小雅·小旻》:“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思之深也。”[8](183)心里忧愁深广,到天亮都睡不着。

(3)永怀、阴雨

《<述行赋>并序》:“终其永怀,窘阴雨兮。”《诗经·小雅·正月》:“终其永怀,又窘阴雨。”[8](172)此处是化用《诗经》中的语词,均指深长的忧伤。

(4)未央

《<述行赋>并序》:“邈悠悠之未央。”《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8](157)《诗经》中是夜未半的意思,赋中是未尽的意思,形容路途的遥远。

(5)虺隤、玄黄

《<述行赋>并序》:“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8](5)诗中“虺隤”指疲极而病;“玄黄”指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8](5),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赋中化用《卷耳》语词,形容旅途艰辛。

(6)信宿

《<述行赋>并序》:“弥信宿而后阕兮。”《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8](126)诗赋中均指连宿两夜。

(7)跋涉

《<述行赋>并序》:“跋涉遐路,艰以阻兮。”《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8](44)诗赋中均指旅途艰苦,跋山涉水。

(8)展转

《青衣赋》:“兼裳累镇,展转倒颓。”《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8](3)“展转”即是“辗转”。诗赋中均指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9)伊何

《青衣赋》:“伊何尓命,在此贱微。”《诗·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8](215)诗赋中均指为什么,写出了作者对青衣女子的同情之情。

(10)惄焉且饥

《青衣赋》:“思尓念尓,惄焉且饥。”《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8](8)郑玄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思食。”赋中化用《诗经》语词,写出了忧思伤痛之情。

(11)熏胥

《<释诲>并序》:“荣显未副,从而颠踣,下获熏胥之辜,高受灭家之诛。”《诗经·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勋胥以痡。”“勋,帅也。胥,相也。痡,病也。言此无罪之人,而使有罪者相帅而病之,是其大甚。”[7](1986)整体意思是“荣华和显贵还没有攀得,随后便出现跌落和仆倒;罪轻者遭到株连论罪,罪重者招致灭门之祸”。

(12)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释诲>并序》:“天高地厚,跼而蹐之。”《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8](171)这里化用《诗经》语句,说明做人要蜷身微步、警惧敬畏的道理。

(13)不我知者

《<释诲>并序》:“不我知者,将谓之迂。”《诗经·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8]55“不我知”即是“不知我”的倒装。不了解我的人,将会认为我迂腐。

有感于五侯擅权、民不聊生、正直之士惨遭迫害,蔡邕的心情是很“忧愁”的。加之自己徙朔方,亡命江海,远迹吴会的经历,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他借《诗经》语词,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2.典故类

(1)济济多士

《<释诲>并序》:“济济多士,端委缙綎。”《诗经·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8](234)“济济多士”借周文王身边众多士子,说明积极用世思想。

(2)振鹭

《<释诲>并序》:“鸿渐盈阶,振鹭充庭。”《诗经·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8](304)“庭”通“廷”。《诗经》以“振鹭”比兴,言我客来助祭者,容貌修整,如鹭之洁白。赋中喻指洁白之士。“鸿渐”指仕进,“振鹭”与之相对。“进取仕途的君子站满了丹墀,操行纯洁的贤人充满了朝堂。”借此阐述政治清明,人才济济,用世建功的思想。

(3)武功定、干戈戟

《<释诲>并序》:“武功定而干戈戟。”《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橐弓矢。”[8]302《诗经》歌颂武王克商,收起兵器和弓弩。蔡邕借武王平定战乱,战事止息,夸赞大汉圣明君主。

(4)猃狁攘、吉甫宴

《<释诲>并序》:“猃狁攘而吉甫宴。”《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8](152)“猃狁”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吉甫是尹吉甫,伐猃狁的大将。借猃狁被驱逐后,尹吉甫受到天子礼遇,进一步阐述积极用世思想。

《后汉书·蔡邕列传》载,“六世祖勋,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7](1979)蔡邕自述祖上时说:“臣十四世祖肥如侯,佐命高祖,以受爵赏,统嗣旷绝,除在匹庶。”[9](861)同时提及叔父蔡质时,“臣季父质,连见拔擢,位在上列。”[7](2002)由此可以知道蔡邕胸中始终涌动着济世安民的情怀。

3.美色类

(1)窈窕

《青衣赋》:“叹兹窈窕,产于卑微。”《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2诗赋中的“窈窕”均是美好的样子,用来指代美女。

(2)盼倩

《青衣赋》:“盼倩淑丽。”《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8](47)朱熹《诗集传》:“倩,口辅之美也;盼,白黑分明也。”[8](47)化用《诗经》语句而来,形容女子顾盼生姿。

(3)领如螬蛴

《青衣赋》:“玄发光润,领如螬蛴。”《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8](47)(此“螬”当为“蝤”,形似而误)诗赋中均用来比喻女子颈部的白嫩。

(4)硕人其颀

《青衣赋》:“修长冉冉,硕人其颀。”《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8](47)诗赋中均指美人修长的样子。

(5)和畅

《青衣赋》:“和畅善笑,动扬朱唇。”《韩诗外传》卷第一“向子之言,穆如清风,不悖我语,和畅我心。”诗中是使舒畅的意思,赋中是和顺爽朗的意思。

(6)小心

《青衣赋》:“精慧小心,趋事如飞。”《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8]237诗赋中均指谨慎的意思,写出了青衣女子谨慎的性格。

(7)鸡鸣

《青衣赋》:“昒昕将曙,鸡鸣相催。”《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8](66)《诗经·国风·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8](69)诗赋中均指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青衣,汉以后多为地位低下的人所穿的衣服。这里指婢女,在蔡邕的笔下,青衣虽然出身卑微,却妩媚动人,精明能干。在当时,如此歌颂婢女,实为石破天惊的言论。因为此赋一出,同时代的张超马上作《诮青衣赋》,讥刺嘲笑蔡邕,由此更见《青衣赋》的弥足珍贵。此后,同情妇女、歌颂妇女的赋篇大量出现,不能说和蔡邕的开创之功没有关系。

4.植物类

(1)棫朴、榛楛

《<述行赋>并序》:“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诗·大雅·文王之什·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8](241)《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诗赋均指灌木名。

(2)猗猗

《伤胡栗赋》:“形猗猗以艳茂兮。”《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8](45)“猗猗”均指美盛的样子,写出了胡栗的美姿。

(3)萼不韡韡

《弹棋赋》:“萼不韡韡。”《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8](133)“鄂”通“萼”。“韡韡”是光明华美的样子,赋中形容花色鲜艳美盛。

植物类或者描写植物类的语词无疑是《诗经》中的一大特色,蔡邕的援引显示了汉赋“博物”的特点。

5.气象类

(1)懆懆

《<述行赋>并序》:“气懆懆而厉凉。”《诗经·小雅·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8](229)“懆懆,忧貌。”[8](229)赋中“懆懆”同“惨惨”,形容天气黯淡无光。

(2)曀曀

《<述行赋>并序》:“阴曀曀而不阳。”《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8](25)“噎噎,阴貌。”[8](25)赋中也是形容天气阴暗的样子。

(3)零雨、溱溱

《<述行赋>并序》:“集零雨之溱溱。”《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8]123《诗经·小雅·无羊》:“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8]167“零雨”指慢而细的小雨。“溱溱”一词,诗中指盛多貌;赋中意思稍有变化,指雨水众多。

(4)蒹葭苍、白露凝

《<释诲>并序》:“蒹葭苍而白露凝。”《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8](97)此处属于化用《诗经》语句,表明此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一切景语皆情语”[7](225)蔡邕援引的这些描写气象的语词多数是属于灰色调的,写出了旅途的艰辛等,恰恰也印证了蔡邕彼时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6.专有名词类

(1)仆夫

《<述行赋>并序》:“命仆夫其就驾兮。”《诗经·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8](139)诗赋中均指驾驭车马之人。

(2)周道

《<述行赋>并序》:“周道鞠为茂草兮。”《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8](131)周道,大路的意思。周王畿的大道上杂草丛生,暗示了汉家天下一天天坏下去。

(3)衡门

《<述行赋>并序》:“甘衡门以宁神兮。”《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8]106“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8](106)指代简陋的房子。说明自己安贫乐道的心境。

(4)邦族

《<述行赋>并序》:“复邦族以自绥。”《诗经·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8]163诗中指邦国宗族,赋中指代家乡,政治黑暗,不如独善其身。

(5)天汉

《汉津赋》:“配名位乎天汉。”《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8](195)天河的意思。汉津配得上银河的名誉和地位,蔡邕这样写,实为抬高汉水的地位,使她带上神秘色彩。

(6)邦畿

《青衣赋》:“故因锡国,历尓邦畿。”《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8](327)诗赋中“邦畿”指王城及其所属周围千里的地域。

(7)戎狄

《短人赋》:“出自外域,戎狄别种。”《诗经·大雅·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8](322)戎狄”,古代少数民族名,西方称戎,北方称狄,后来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写出了中原王朝的一种自足心理。

(8)中国

《短人赋》:“遂在中国,形貌有部。”《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8](265)诗中指京师,赋中指中原。

(9)武夫

《<释诲>并序》:“武夫奋略。”《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8](7)武夫”指有勇力的人,勇士。

(10)先生

《<释诲>并序》:“瞳蒙不稽谋于先生。”《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8](254)始生子,犹言头生。赋中指年长有学问的人,侍童不必向阅历练达的老人请教疑难。

(11)暬御

《<释诲>并序》:“暬御之族。”《诗经·小雅·雨无正》:“曾我暬御,惨惨日瘁。”[8](177)“暬御”指侍御。

专有名词,诸如“周道”暗示了政治氛围,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戎狄”和“中国”写出了中原人的优越感,流露出对短人的鄙视;“天汉”抬高了汉水的地位,为她增添了神圣的色彩。

7.其他

(1)悠悠

《<述行赋>并序》:“邈悠悠之未央。”《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8]176《诗经·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8]187诗中多指忧伤,赋中指长久、遥远,形容旅途。

(2)昭昭

《青衣赋》:“明月昭昭。”《诗经·鲁颂·泮水》:“其马蹻蹻,其音昭昭。”[8](319)《诗经》中的意思是明快爽朗,赋中意思是明亮的样子。昭昭的明月,引起作者对青衣的无限思念。

(3)河上逍摇

《青衣赋》:“河上逍摇。”“逍摇”又作“消摇”、“逍遥”。《诗经·国风·郑风·清人》:“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8](64)诗赋中“逍遥”的意思均是缓行的样子,作者想象着青衣曼妙缓行的样子。

(4)清明

《伤胡栗赋》:“似碧玉之清明。”《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8]238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赋中是清澈明朗的意思,写出了胡栗的美态,为后文的夭折做铺垫。

(5)辑熙

《<释诲>并序》:“三代之隆,亦有辑熙。”《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8](234)“辑熙”也作“缉熙”,指光明。作者追忆三代及传说时期政治的清明,隐含对当下的担忧之情。

(6)煌煌

《<释诲>并序》:“粲乎煌煌,莫非华荣。”《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8](107)“煌煌”是光彩夺目的意思。

(7)瞻仰

《<释诲>并序》:“贪夫狥财,夸者死权;瞻仰此事,体躁心烦。”《诗经·大雅·云汉》:“瞻卬音仰昊天,云如何里。”[8]282《诗经》中是仰望的意思,这里是观览的意思。

(8)战战兢兢

《<释诲>并序》:“战战兢兢,必慎厥尤。”《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8](182)“战战兢兢”都是小心谨慎的样子。

(9)踊跃

《<释诲>并序》:“踊跃草莱,祗见其愚。”《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8]25诗中指欢欣鼓舞的样子,赋中指出没。暗含对正直之士遭到“雾露”一般小人愚弄的痛恨。

(10)百岁之后,归乎其居

《<释诲>并序》:“百岁之后,归乎其居。”《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8](93)“居”指坟墓,写出了作者恬憺守高的心境。

诸如“悠悠”道出了旅途的悠长,暗示行程艰辛;“昭昭”、“河上逍摇”写出了对青衣女子的依恋和不舍;“清明”写出了胡栗的美姿,为其不幸夭折叹息,其实应当是对当时政治氛围的一种评判,当有所寄托。

三、结语

蔡邕赋作援引了大量《诗经》里的语词,共有50处之多。这恰恰印证了汉代自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以来,五经对士人的影响逐渐加深。虽然“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7](2547)以及“至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7](2547),表明了经学的式微。但是蔡邕胸中济世安民思想一直在涌动(上文已说,兹不赘述)。“熹平四年,乃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北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7](1990)就是《诗经》等经典对他有深刻影响的一个很好佐证。

刘勰氏曾评曰:“至于崔班张蔡,遂捃摭经史,华实布濩,因书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1](615)“崔班张蔡”即崔骃、班固、张衡与蔡邕,他们四人在继承西汉以来散体大赋的基础上,可谓将赋的铺陈发挥到极致,蔡邕虽说没有大赋传世。但他作为汉赋的殿军,在语词援引上,为后世赋家树立了一个典范。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阮元.揅经室四集:卷二.四六丛话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王重民.校雠通义通解:卷三.汉志诗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龚克昌,苏瑞隆等.两汉赋评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5]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汪荣宝.法言校注.吾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朱熹注,赵长征点校.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The Analysis of Cai Yong's Fu quoted from“the Book of Songs”

ZHANG Xin-wei SHI Guang-hui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The Book of Songs”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literature,Cai Yong's Fu quoted a large number phraseology of“the Book of Songs”.This pape mainly discusses Cai Yong's quoted from“the Book of Songs”,divided into sorrow, allusions, beauty,plants, weather, proper nouns and so on.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Cai Yong's?Fu was influenced by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fucian .

Cai Yong;Ci Fu;The Book of Songs;phraseology

1009—0673(2015)01—0058—06

I206.2

A

2015—01—26

张新伟(1989— ),男,安徽临泉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文献学。史光辉(1974— ),男,贵州道真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古汉语词汇、训诂学。

责任编辑:雷励

猜你喜欢
诗赋蔡邕青衣
青衣覆雪
蔡邕听琴
熊亨瀚:用忠诚血写信仰的诗赋
青衣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辨琴
论江淹作品所体现的儒家倾向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
游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