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2015-03-07 05:52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育花路小学0660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评价语文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育花路小学066000)

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张大坤(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育花路小学066000)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极大地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和展示平台。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小组活动“形似而神不似”,课堂学习缺乏效率,教师为自己定位不准确等等。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摒弃在这种学习方式上存在的盲目性和模仿性,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小组创建要合理,齐心聚力是关键

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下,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安排4——6人为一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每人都要安排适合的任务。起组名如:“飞跃组”“梦想组”等,并为本组起响亮的口号,要求每人会大声喊出,看似简单的安排,实则会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凝聚组力,为今后的小组活动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为创造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的氛围,可以把课堂空间组织形式改换成“会议型”组合或“半圆型”组合等形式,学生面对而坐,为“对学”和“小组学”提供便利。由于在学习组织形式上发生了改变,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小组竞争意识增强,为小组争光,使小组领先的想法油然而生,为此更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及各方面都比原来会有所约束,为开展好学习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难易程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还要考虑到任务的完成时间要恰当把握,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交流更充分,给予大量的讨论时间,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谈得不深不透,时间也白白浪费。也有刚刚发出任务,学生们还没有交流到位,教师为了下一环节,草草收场,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在时间的设计上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灵活把握时间的长短,使小组合作学习紧凑有效。

三、评价机制恰当运用,激发小组竞争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基本用于区别胜利者和失败者,而不是作为一种转变性的协调发展过程。在语文课堂中的小组评价则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使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增强自信心,增加自豪感。在学习中,评价的主体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学习者、学习伙伴、教师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主动的探索者本身是最重要的评价者。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学习中,亲身体验贯穿探索的始终,评价致力于促进经验的转变,但任何人的评价都必须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当然,合作小组中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促进有效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只有评价机制使用得当,才会激发内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学习形成良性的积极进取的势态,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外,全面实施效果佳

课堂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对于课堂而言,应延伸到课外时间进行合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为了落实这一指导思想,目标首先从阅读上入手,“海量阅读”是我们语文改革中出现的新名词,要求在小学阶段就要让学生大量的去读课外书、读好书,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并加强背诵的要求。根据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就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堂中搬到课外去。可让学生组成临时小组,去阅读共同感兴趣的文章;也可让学生在小组的监督下,完成一些背诵上的要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如,绘制阅读记录表,记清每天读书的内容、时间长短,读到的美文佳句也可以摘记下来,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样的体会,比比哪个小组读书最多,交流最棒,那个小组就可得到嘉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也可以提高各个小组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的角色转变,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有人说,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的任务就变得简单了,其实不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时而是一个指导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当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当旁观者,应当好指导者,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合作。

首先,要倾听组内学生的发言,及时引导点拨,如有时学生可能对表面问题争论不休,忽视实质性的,有时可能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教师应加以指导,指点迷津。要了解学习情况,学生已经完成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疑惑和困难,通过了解反馈,教师心中有数。教师还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激励者。在小组汇报时,教师需要观察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对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思维火花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促进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以便促进学生的深层次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优化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因,开阔学习思维,使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把学习者、同伴、全班及教师等所有的学习相关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思想相互碰撞,小组之间合作、竞争,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在语文课改的过程中,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掌握并科学地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高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