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片合并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躯体化障碍对照研究

2015-03-08 12:12夏立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氨磺文拉法躯体

夏立坚

氨磺必利片合并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躯体化障碍对照研究

夏立坚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合并氨磺必利片对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治疗组予以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合并氨磺必利片治疗, 对照组仅予以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 均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HAMA 评分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合并氨磺必利片较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加快了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的消失, 并能提高疗效, 而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文拉法辛;氨磺必利;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常病于30岁以前, 病程≥2年;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 常导致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和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1]。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常出现在躯体形式障碍中, 药物治疗以抗焦虑和抗抑郁药治疗为主, 但药物常常较慢且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2]。作者以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合并氨磺必利片治疗, 效果尚好, 并与单独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对比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 入组条件如下: 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②病程≥24个月, 年龄18~60岁;③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药物过敏史和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60例患者中男26例, 女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治疗组中男11例, 女19例,平均年龄(36.34±12.34)岁, 平均病程(33.10±14.48)个月;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35.20±11.75) 岁, 平均病程(35.70±14.6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经2周清洗期后纳入试验。治疗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起始剂量75 mg/d,2周内根据病情调整至75~225 mg/d, 合并氨磺必利固定剂量200 mg/d。对照组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225 mg/d。两组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疗程均为8周。采用HAMD、HAMA量表评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HAMD、HAMA减分率判定疗效,75%为痊愈,50%~74%为显效,25%~49%为进步, <25%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 各评定1次。同时测TES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以HAMD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8周末评定治疗组痊愈7例, 显效15 例, 进步5例, 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4例, 显效16例, 进步6例, 无效4例;治疗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HAMA减分率治疗组痊愈8例, 显效15例,进步5例, 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5例, 显效16例, 进步4例, 无效5例。治疗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 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HAMAD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HAMAD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 治疗8周治疗组 30 24.15±5.81 15.19±6.46ab 14.15±4.83ab 11.35±4.35ab 8.52±3.83ab对照组 30 23.65±6.83 19.15±5.80a 17.42±4.24a 15.37±4.78a 12.65±4.25a

表2 两组HAMA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HAMA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 治疗8周治疗组 30 22.24±4.24 16.34±3.83ab 13.42±4.35ab 12.55±4.43ab 8.68±3.81ab对照组 30 23.15±5.12 19.15±4.25a 16.15±4.81a 15.47±4.32a 13.25±4.2a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分别为(3.31±1.50)分、(3.42±1.82)分,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分别为(3.61±1.61)分、(3.65±1.55)分, 治疗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分别为(3.88±1.42)分、(3.85±1.30)分, 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分别为(3.71±1.50)分、(3.81±1.50)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 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 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 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的治疗均使用选择抗焦虑、抗抑郁药, 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及新型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缓释片为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 通过抑制5-HT和NE重吸收而发挥抗抑郁, 抗焦虑作用[3], 陈庆学报道文拉法辛治疗躯体障碍的有效率为93.3%[4]。有人在用文拉法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基础上用奥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增效剂, 可以加快药物的起效速度、提高药物的疗效[5,6]。氨磺必利片属苯酰胺类衍生物, 其选择性作用于多巴胺D2和D3受体亚型, 其对边缘系统D2/D3受体有高选择性和对突触前D2/D3受体有特异性阻断作用, 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都是有明确的疗效。

综上所述, 合并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 比单用文拉法辛见效快, 提高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然, 本文所研究样本量不大, 且观察时间较短, 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76.

[2]张朝辉, 张亚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研究进展.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6):469-471.

[3]张继志, 吉中孚.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89.

[4]陈庆学, 孙国峰, 何呈刚, 等.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4):227.

[5]钱建军, 钱磊, 刘广华, 等. 奥氮平对躯体化障碍的增效作用.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2(1):386.

[6]陈红生, 刘志美, 王泉英.文拉法辛合并利培酮治疗躯体化障碍对照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11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66

2015-01-12]

110168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猜你喜欢
氨磺文拉法躯体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现在干什么?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认识进展(下)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文拉法辛联合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