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5-03-08 12:12谢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乌司有机磷

谢勇

乌司他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谢勇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措施, 观察组同时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7 d后的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的胆碱酯酶活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 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值得借鉴。

有机磷农药中毒;乌司他丁;炎症反应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农药中毒形式,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影响到患者体内胆碱酯酶活性, 导致胆碱酯酶活性丧失而使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大量堆积, 激动胆碱受体效应增强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机磷农药中毒生理病理改变过程中, 有炎症反应参与其中。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观察乌司他丁对此类患者炎症反应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病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1例, 女19例;平均年龄(38.6±2.9)岁;入院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为(266±21)IU/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为(18.3±2.1)分。对照组中男1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为(37.1±3.5)岁;入院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为(269±15)IU/L;APACHE-Ⅱ评分为(18.6±1.9)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措施(洗胃、导泻、彻底清理毒物等), 给予胆碱受体阻断药物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血液灌流,实施机械通气等。对照组采用上述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133, 批号:110824)治疗, 每次剂量为20万U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在120 min内滴注完毕,2次/d, 连续应用7 d。

1.3 检测指标 抽取患者入院时和治疗7 d后的肘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具体测定步骤根据试剂盒提示步骤严格进行。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具体测定步骤依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严格进行。

1.4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7 d后, M样或N样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没有并发脏器损伤, 胆碱酯酶活性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为治愈;治疗7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 甚至恶化, 治疗过程中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胆碱酯酶活性低于正常水平30%以下, 患者死亡,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7 d后的胆碱酯酶活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和对照组治疗7 d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结果比较(±s)

注:两组治疗7 d后各指标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血胆碱酯酶活性(IU/L) 细胞间粘附分子-1(μg/L) 肿瘤坏死因子-α(μg/L)入院时 治疗7 d后 入院时 治疗7 d后 入院时 治疗7 d后对照组 30 403±32 3421±102 1008±147 824±61 2.671±0.117 2.141±0.078观察组 30 406±28 4069±175 1010±162 541±36 2.661±0.104 1.014±0.069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治愈28例, 无效2例,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中, 治愈20例, 无效10例, 治愈率为66.7%;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 其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研究认为, 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过程中, 除了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外, 炎症反应过程也参与其中。研究表明, 肿瘤坏死因子在内毒素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介导效应, 除了作用于器官上的相应受体诱导加重损伤外, 同时还可以引起白介素等因子产生增多, 进一步加重损伤效应[1]。再者, 有机磷农药中毒中, 内毒素血症等因素可引起内皮功能发生改变,从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升高, 上述因子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进一步导致相应的细胞因子系统反应效应增加,从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所以, 抑制上述因子作用,对控制和改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对人体内的多种蛋白酶(如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纤溶酶等)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 乌司他丁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对炎症介质释放产生抑制作用, 对免疫功能起到改善作用[2];再者, 乌司他丁能够降低粘附分子的表达;能够降低肺组织内的炎症反应损伤作用[3,4]。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后, 观察组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上述因子水平, 说明乌司他丁能够抑制上述因子产生并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炎症反应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所以, 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能够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 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值得借鉴。

[1]刘建国, 孙德金, 相焕龙.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心肌损伤23例.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3):53-54.

[2]王萌炜, 朱杰.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行血液灌流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影响研究. 中国医学工程,2012,6(8):82-83.

[3]张文忠, 张雪梅, 吴楠, 等. 早期血液灌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 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4(1):20-22.

[4]陈武农, 彭鹏.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2011,11(10):148-1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13

2015-01-07]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南石医院急诊内科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乌司有机磷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体外筛选中药胆碱酯酶抑制剂
气相色谱法检测采摘园中草莓有机磷农药残留
重症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的救治体会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血清胆碱酯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蔬菜中13种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研究
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